-
儀表內部:儀表振鏡可以併聯一些不同的電阻器(儀表修改),當完全偏差時,通過儀表頭的電流沒有變化,但電路中的電流發生了變化。
換檔:儀表與表頭併聯電阻值的大小發生變化,儀表頭電流不變,但幹迴路電流發生變化,電動勢不變,幹線電流發生變化,因此內阻發生了變化。
測量時,刻度不均勻,因為 ix=e (r+rx) 和 ix 與 rx 不成正比。
直流電壓和電流錶是根據磁場對電流的力旋轉線圈製成的,因此刻度均勻。
交流電壓和電流錶的稀疏性在小刻度值中是不同的。
-
內阻是變化的,但換檔後,調整的是中間螺桿,螺桿調節不影響電壓和電阻,但電流可以通過螺桿完全抵消。
問題1已經解決了,內阻在變化,所以電流會不同。
電壓表和電流錶是底部的數字,萬用表有很多行讀數。 你沒有注意它。
-
1.當內阻發生變化時,總電阻變大,電流變小。
2.呵呵,這個邏輯我不明白,角度不同,但是全偏差也不同,尺度也不同,所以不能直接判斷現在的差。 1 是它,2 是可以的。
內 r)這應該被理解。
每個人都是學生,我們個人理解,我們可以相互交流。
-
1、多用表的原理 萬用表是一種多用途儀表,一般可用於測量直流和交流電流、直流和交流電壓和電阻等,每次測量都有幾個量程。 (1)測量直流電流和直流電壓的原理與直流電流牽引表和直流電壓表相同。 (2)測量電阻:
內部電路的原理如右圖所示省略所示,原理根據歐姆閉環定律測量,即。公式中,都是定值電阻,不同的rx對應不同的電流i(當然,電流i與測得的電阻rx的關係不成正比,所以電阻值的尺度是不均勻的)。如果直接在刻度盤上標註電流i對應的電阻rx值,則可直接從刻度盤上讀取被測電阻的電阻鍵的滑移值。
3)“歸零”原理:當兩表接觸時,rx=0,電流調整到全偏移值(最大值),對應的電阻值為零。(4)中位阻力:
它是萬用表電阻檔的內阻,當測得電阻rx=rg+r+r時,通過表頭的電流,即通過表頭的電流是全部分電流的一半,此時,指標指向刻度盤的**,所以電阻檔的內阻一般稱為中位電阻。 2.萬用表的使用方法 (1)測量電流時,像電流錶一樣,萬用表應串聯在被測電路中,對於直流電,電流必須從紅色錶筆流入萬用表,然後從黑色錶筆流出。 (2)測量電壓時,像電壓表一樣,萬用表應在被測電路的兩端併聯,對於直流電,紅色電表筆必須連線到電位較高的點,黑色電表筆必須連線到電位較低的點。
3)測量電阻時,選檔後,兩支台筆應接觸,調整電阻檔的零位旋鈕,使指標指向電阻刻度的零位,然後將兩支儀表筆與待測電阻的兩端連線。需要注意的是,當切換到另乙個以歐姆為單位的範圍時,需要重新調整電阻電平的歸零旋鈕才能進行測量。
在測量電阻器之前,必須將待測電阻器與電源斷開,否則相當於在歐姆檔中加乙個電源,不僅會影響測量結果,還可能損壞表頭。
-
首先,很明顯歐姆檔位是零位的,即沒有外界電阻 A和B短路時,電流表示最大量程,此時測得的電阻顯示為0
1.那麼刻度盤電阻刻度的中位數是15000歐姆,這意味著當外部電阻為15000歐姆時,電流是沒有外部電阻的一半(指標是指電流錶的中間),那麼很容易得到總內阻=外部電阻=15000歐姆。
2.外接電壓表電阻值為3萬歐姆,即電壓表內阻為6V,串聯總內阻為1.5萬歐姆,部分電壓為3V,電源電動勢為9V
電流錶的量程,即無外阻的電流值,9V 15000歐姆=
3.電源電動勢變為6V(內阻上公升到2,相對於15000歐姆的總內阻可以忽略不計),首先找出3萬歐姆的原始測量值,電流錶指標的位置為9V(15+30)=即指標處對應的電阻刻度為3萬歐姆。
現在電動勢6V先調到零,短AB電流錶,滿量程,總內阻,要降低到1萬歐姆。
當插入待測電阻器時,它顯示 30 kohms,即電流很容易達到 6 kohms。
-
因為他本質上是乙個靈敏的電流錶,加上乙個可以調節的電阻器,所以測得電阻的計算公式如下:
電壓(內阻+測量電阻)=顯示電流。
從上面可以看出,測得的電阻顯然不是與所顯示電流的簡單線性關係。
-
首先,電壓表的讀數是,讀數電阻為30k,此時電路中的電流:i1=你是=6 30k=
i = e r 的量。
i1 = e (r in +30k) = e (in 3 r) = i 量 3 解: i 量 = 3 mA
e=9V,電池組電動勢下降到6V,i=3的量不變,r“介質=e”的i=10k的量
當測得某個電阻為30k時,其刻度對應的電流仍為量程的1 3,因此有:i 3=e“ (r”in+rx )rx=3e“ i=r”=20 k in “r”!
-
1:一節乾電池的電壓,4片串聯應為6V,因此選擇10V範圍。 b
2:紅桌筆連線A,D3:C
-
我們先來看看刻度盤,歐姆檔的左端是,右端是零,而電流錶和電壓表正好相反,左端是零,右端是最大量程,測量前,指標指向最左邊的一端,測量時偏角非常大, (這時候,當然,電流很小)應該改成高速率塊。使指標點靠近**位置,使測量更準確。
-
當指標位於中間、左側或右側位置時,它更準確。 如果發現指標的偏轉角小,則說明電阻較大,應切換到放大倍率較大的塊。
-
可以看一下萬用表的內部電路圖,測量電阻時內部提供電源,偏轉角的大小反映了電路中電流的強度,偏轉角大於被測電阻,所以應該換成放大倍率更高的檔案
-
由於電阻的刻度不均勻,所以先密集後稀疏。 前面的尺度之間的間隔比較小,尺度所表示的值也比較大。 因此不精確。 當指標位於中間、左側或右側位置時,它更準確。
-
已知:全部分電流 i=5mA,電動勢 e=,然後是內阻。
r=e/i=300ω
如果指標在滿量程上轉到 3 4,則表示此時電流為 3i 4,待測電阻為 r,則有。
e=3i/4(r+r)
同時解為 r=100
-
歐姆表麵條的電流為5mA(全度電流),它連線著乾電池和電動勢,表頭的內阻可知為:
接好電阻後,指標達到滿量程3 4,此時表中的電流為:
總電阻 r 外部電阻 400 300 100
-
我忘了怎麼做這道題,對不起高中老師!
-
是選擇A樓上說的沒錯。
解釋如下:當紅黑電表筆短路時,全偏置電流為3mA,應先找到歐姆表的內阻R0(包括電流錶的內阻、歸零電阻和蓄電池的內阻)。 所以 r0=e (3*10 -3)。
因為在測量500歐姆時,刻度盤是正**,所以ro+500=e(連續兩列可以得到r0=500歐姆。
當指標為1mA時,r0+rx=e(1*10 -3),然後從上面找乙個隨機公式得到rx=1000歐姆。
-
“高放大倍率歐姆”是指“高範圍”。 (它可以是“1k”或“10k”檔案)。
在這一點上,指標被大大偏轉,這是正確的。 如果您選擇較低的範圍(例如“1”或“10”),則指標偏轉會更小。
或者指標幾乎不動。
因為,此時,二極體處於“帆聲譽反轉”偏置狀態。
筆的黑端是表中電山池的正端,現在接二極體的負端)。
在圓盤上,從邊緣到圓心的線(如ao),即從刷A到圓盤上圓O心的直線視為一根線,然後用右手定則判斷電流方向是從A到O(相當於電源), 並繼續朝這個方向走:外電路的電流方向是從圓O的中心到電刷B,然後到電流錶,再到電刷A。
樓上不要想當然,你覺得教科書上的字經不起推敲嗎? 波之所以能傳播,是因為介質是相干的,它有自己的分子力,這是每種物質的固有特性,所以傳播速度只與介質有關。 搖晃繩索的力的大小只能改變頻率,而不能改變速度。 >>>More
分析:為什麼絲線可以與垂直方向成45°角? 此時球的狀態如何? 根據問題給出的條件,可以知道球A處於平衡狀態,球A的力分析mg: >>>More
這實際上是乙個定義問題。 在普通物理學中,某一點的電勢被理解為外力在某一點所做的功,其中正電荷單位從無窮遠處拉下來(電勢定義為零),當乙個正電荷單位從無窮遠處拉下來時,外力必須做正功(電勢定義為零), 所以正電荷周圍的點的電位是“正”的,比較“高”;如果從負電荷附近的無窮遠處拉出乙個單位的正電荷,外力必須做負功,因此負電荷周圍的點的電位是“負”的,相對“低”。 電勢不像溫度,有乙個最低點(絕對零度),電勢是空間中某個點的屬性,有正負,所謂正電位高,負電勢低,只是正負號的問題。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