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徵地補償如何分配,直接關係到被徵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能否得到保障,關係到被徵地農民的切身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
(一)土地補償費屬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地上附著物和幼苗的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和幼苗的所有者所有。
(二)被徵用土地的安置補貼必須指定用途,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應當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付安置補貼,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 由其他單位安置的,應當向安置單位支付安置補助金; 不需要統一安置的,應當在徵得安置人同意後,向個人支付安置補助金或者用於支付安置人的保險費用。
(三)市、縣、鄉(鎮)人民應當加強對安置補貼使用情況的監管。
-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被徵用土地的,按照被徵用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用耕地的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移民安置補貼費、土地附著物和苗木補償費。 被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應當按照徵用前三年耕地年平均產值的6倍至10倍計算。 耕地安置補貼,按照擬安置農業人口數計算。
擬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應當以徵用耕地量除以徵地單位平均占用的耕地數計算。 每安置農業人口的安置補貼標準為徵用前三年耕地年均產值的4至6倍。 但每公頃被徵用耕地的移民安置補貼不得超過被徵用前三年年均產值的15倍。
徵用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補貼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用耕地土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補貼標準規定。
被徵用土地上的附著物、苗木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徵用本市郊區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支付新菜地開發建設費用。
根據本條第二款的規定,繳納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貼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維持原來的生活水平,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貼。 但土地補償費和移民安置補貼之和不得超過徵用前三年土地年均產值的30倍。
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耕地土地補償和安置補貼標準。
-
徵地安置費的分配是營業執照、戶籍人口的分配,沒有證的不能得到補償。
-
法律分析:土地安置補貼是土地使用單位在農民集體擁有的土地需要徵用國家建設時,為妥善安置農民的生產生活而向被徵地單位支付的款項。 其實質是國家對農民失去土地後的生產和生計的補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 國家徵用土地的,應當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依照法定程式批准後公布和組織。
縣級以上地方居民申請徵地的,應當對被徵地現狀進行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並公布徵用範圍、土地現狀、徵用目的、補償標準等。 徵地不限30日以鄉(鎮)和村、村民團體為單位的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聽取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益攸關方的意見。
被徵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多認為,徵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應當組織聽證,並按照法律法規和聽證的規定修改方案。
被徵用土地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不動產權屬證明辦理補償登記。 縣級以上地方人員應當組織、指導有關部門計算、落實有關收費,確保足額到位,並與擬徵用土地的所有者、使用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 個別案件確難以達成協議的,應當在申請徵地時如實說明。
相關前期工作完成後,縣級以上地方居民可申請徵地。
近來,一些檔案和報告經常將“土地徵用”和“土地徵用”這兩個概念放在一起使用,主要是因為人們在實踐中還存在模糊的認識,認為兩者之間沒有實質性的區別,只是表述不同而已。 事實上,兩者之間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它們的共同點是,它們都是為了公共利益而需要的,必須經過法律程式並依法獲得補償。 >>>More
需要持父親身份證原件、集體用地證、死亡證到國土資源局辦理土地使用權轉讓手續,如果地面上有房,還需要到地產局(或其他管理部門)辦理房產轉讓手續。 如果沒有土地使用證,可以在村里簽發證明,然後國土資源局會重新審查並頒發證明。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