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大多數人認為它是1946年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主要用於計算彈道學。
它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摩爾電氣工程研究所製造,但體積龐大,占地170多平方公尺,重約30噸,耗電量近150千瓦。 顯然,這樣的電腦成本很高,使用起來也不方便。
這個術語在電腦科學教科書中被廣泛使用,事實上,根據美國最高法院的裁決,在1973年,最早的電子數字計算機。
應該是愛荷華州立大學物理系副教授約翰·阿塔納索夫(John Atanasov)和他的研究生助理克利福德·貝瑞(Clifford E. Berry)貝里,1918-1963)。"abc"(atanasoff- berry-computer)。
造成這種誤解的原因是,“ENIAC”研究小組中乙個名叫Moakley的人在1941年剽竊了約翰·阿塔納索夫(John Atanasov)的作品,並於1946年申請了專利。
由於種種原因,直到1973年,這個錯誤才被扭轉。 後來,為了表彰和紀念約翰·阿塔納索夫在計算機領域的偉大貢獻,1990年,美國前布希授予約翰·阿塔納索夫美國最高科學技術獎。
-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計算機(computer),俗稱計算機,是用於高速計算的現代電子計算機,可以進行數值計算、邏輯計算,還具有儲存和儲存的功能。 它是一種現代化的智慧型電子裝置,可以按照程元明的順序執行,自動、高速地處理海量資料。
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組成的計算機,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稱為裸機。
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控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大類,較先進的計算機包括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
計算機的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 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生產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發展迅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其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充套件到社會各個領域,並形成了龐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範圍內的技術進步,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遍布普通學校、企事業單位,走進了普通百姓的家中, 成為資訊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早在17世紀,一群歐洲數學家就開始設計和製造以數字形式執行基本運算的數字計算機。
1642 年,法國數學家帕斯卡使用類似於時鐘的齒輪製造了第乙個十進位加法器。 1678年,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製造了一台計算機,以進一步解決十進位數的乘法和除法運算。
1822年,英國數學家巴貝奇(Babbage)製作了微分機的模型,他提出,每次完成一次算術運算,都會發展成自動完成一次特定的完整計算。
1884年,巴貝奇設計了一種程式控制的通用分析機器。 雖然這台分析機已經用相關的程式控制方法描繪了計算機的原型,但由於當時的技術條件,它沒有實現。
自巴貝奇提出以來的100多年裡,電磁學、電氣工程和電子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真空二極體和真空電晶體在元件和器件方面相繼被發明出來。
在系統技術方面,他先後發明了無線電報、電視、雷達等,為現代計算機的發展準備了技術和物質條件。
-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計算機的人工智慧是未來的必然趨勢。 現代計算機具有強大的功能和執行速度,但與人腦相比,其智慧型和邏輯能力仍有待提高。
人類在不斷探索如何讓計算機更好地反映人類的思維,讓計算機具備人類的邏輯思維和判斷能力。
你可以通過思考與人類交流,而不是依靠編碼程式來執行計算機,你可以直接向計算機發出指令。
傳統計算機處理的資訊主要是字元和數字。 事實上,人們更習慣於各種形式的資訊,例如文字、聲音和影象。
計算機微處理器(CPU)是以電晶體為基本元件的,隨著處理器的不斷改進和公升級換代的加速,計算機結構和部件也將發生很大的變化。
隨著光電技術、量子技術和生物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新型計算機的發展。
-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軟體加固(稱為韌體)是發展趨勢。 新的非諾依曼機、推理計算機和知識庫計算機已經開始投入實際使用。
軟體開發將擺脫落後和低效率。 軟體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軟體生產正朝著工程化、形式化、自動化、模組化和整合化的方向發展。
對邏輯語言、函式式語言和人工智慧等新型高階語言的研究將使人機介面變得簡單自然。
資料庫技術將發生巨大變化。 計算機網路將廣泛可用。 下一代計算機系統具有巨大的處理能力(例如,每秒100 1000億次操作),龐大的知識庫和高度智慧型化。
計算機應用將變得越來越廣泛。 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控制生產線、智慧型機械人將大大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
辦公、醫療、通訊、教育和家庭生活都將實現計算機化。 計算機對人們生活和社會組織的影響將越來越廣泛和深刻。
-
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是一種利用光訊號進行李桑數運算、邏輯運算、資訊儲存和處理的新型計算機。 光子計算機的基本元件是整合光路,它需要雷射器、透鏡和核反射鏡。
由於光子比電子快,光子計算機可以執行多達一萬億次。 它比現代計算機大數萬倍,還可以識別和合成語言、圖形和手勢。
許多國家在光子計算機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 隨著現代光學與計算機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的結合,光子計算機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人類的通用工具。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生物工程師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人腦、神經元和感覺手感受器,以期研製出能夠模擬人腦思維、低功耗、高效率的第六代計算機。
由蛋白質製成的計算機晶元的儲存容量可以達到普通計算機的10億倍。 生物計算機元件的密度是大腦神經元的100萬倍,傳輸資訊的速度是人腦的100萬倍。
-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在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是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LSI和VLSI)。 在軟體方面,資料庫管理系統、網路管理歷史鏈系統、物件導向語言等應運而生。
它的特點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在矽谷誕生,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 應用領域已逐漸從科學計算、交易管理、過程控制向家庭轉移。
計算機由內部電路組成,可以高速、準確地完成各種算術運算。 當今的計算機系統的計算速度達到每秒數萬億次,微型計算機可以達到每秒1億次以上,能夠解決大量複雜的科學計算問題。
例如,衛星軌道的計算、大型水壩的計算、24小時天氣的計算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而在現代社會,用計算機只需要幾分鐘即可完成。
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前沿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高度精確的計算。 計算機控制的飛彈之所以能夠準確擊中預定目標,離不開計算機的精確計算。
一般來說,計算機可以有十幾位甚至幾十位(二進位)有效數字,計算精度可以從千分之幾到幾百萬分之幾不等,這是任何計算工具都無法企及的。
-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是檢測和控制生產過程及其機電裝置和工藝裝置的計算機系統的總稱。 縮寫為隨機工業計算機。 它由計算機和過程輸入和輸出(IO)通過兩個主要部分組成。
猜段計算機由主機、輸入輸出裝置、外接磁碟驅動器、磁帶驅動器等組成。 在計算機外部,增加一部分過程輸入輸出通道,利用工業生產過程的檢測資料完成工業生產過程,並送入計算機進行處理。
另一方面,計算機對控制生產過程的命令和資訊被轉換成工業控制物件的控制變數的訊號,然後傳送給工業控制物件的控制器。
控制器對生產裝置進行操作控制,工業計算機主要有:IPC(PC通用尖峰伴奏線工控機)、PLC(可程式設計控制系統)、DCS(分布式控制系統)、FCS(現場匯流排系統)和CNC(數控系統)五種。
可靠性工業PC具有對粉塵、煙霧、高低溫、濕度、振動、腐蝕等故障的診斷和維護能力,並能快速診斷,其MTTR(平均修復時間)一般在10萬小時以上。
-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由於整合技術的發展,半導體晶元的整合度更高,每個晶元可以容納數千甚至數百萬個電晶體,並且可以將運算器和彎曲控制器都集中在乙個晶元上。
於是,出現了微處理器,微型計算機可以組裝成具有微處理器和大規模、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的微型計算機,通常稱為微型計算機或PC。
微型計算機體積小、價格便宜、易於使用,但其功率和計算速度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過去的大型計算機。
另一方面,由大規模、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製成的各種邏輯晶元,被製成體積不是很大,但可以以億甚至數十億倍的速度執行的超級計算機。
1983年,中國研製成功了每秒執行1億次運算的星系巨型計算機,1993年研製出每秒執行10億次運算的星系型通用並行超級計算機。
這一時期還出現了新一代程式語言,以及資料庫管理系統和網路軟體。
馮·諾依曼——電子計算機之父 計算機的原意是“計算器”,即人類發明了計算機,最初是為了幫助進行複雜的數字運算。 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可以追溯到 17 世紀偉大的法國思想家帕斯卡。 帕斯卡的父親是稅吏,當時的貨幣系統不是十進位系統,計算起來非常麻煩。 >>>More
房東的問題太寬泛了。 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社會定位,但從專業的角度來看,每個專業都非常有前途,但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 因為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而性格決定了你只適合某些專業。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