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馬遷的《史記》裡面有個人情懷,尤其是寫李光的時候,同情太重了,又和他自己的背景差不多,又沒有後盾,所以他被寫成乙個勝利的將軍,這幾乎和歷史的區別,尤其是司馬遷筆下的屢戰屢敗。
-
齊世榮:《世界通史》6卷本。
簡伯贊的一套2卷《中國通史》不錯。
-
司馬遷的《史記》、司馬光的《資治通鑑》。
-
不。。。 清朝乾隆修繕了四大藏室,把所有不利於清朝統治的書籍都銷毀了。
因此,自清朝以來,已經沒有真正客觀的歷史了......
-
你看不懂滿族人寫的歷史書,你看不懂滿族文獻的經典,你看不懂司馬遷的史書,看不懂宋明代的史書。
讀歷史的原則:新興王朝關於前朝的書籍不能閱讀,或者必須倒過來閱讀。
-
《世界通史》......斯塔夫裡·阿諾斯(Stavry Anos)
吳宇軒和齊世榮的六部《世界史》。
以上兩套是通史......至於其餘的,那就很多了。 比如布羅代爾的《腓力二世的地中海與地中海世界》、湯因比的《歷史研究》,以及《西方的衰落》和《文明的衝突》都是不錯的名著。
-
《世界通史》(Stavrianos),乙個非常精闢的陳述,以及乙個新穎而獨特的觀點。
然後歷史紀錄片《大國的崛起》(雖然不是一本書)也不錯。
還有那本世界歷史百科全書。
-
《世界通史》......斯塔夫裡·阿諾斯(Stavry Anos)
絕對是第乙個推薦的。 從初中到高中,在史料中隨處可見。 看起來它寫得很好,在某些地方可能更學術一些。 但絕對權威。
-
我覺得高中讀《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對學習很有幫助。 而且這兩本書並沒有過時,在大學和就業後仍然有用。 此外,張明的《重述中國近代史》和《辛亥——震撼中國》也很有意思
如果非要看專著,可以去豆瓣閱讀網-標籤分類-中國史或近代史找,每本書都有介紹,讀完後有感觸。 這就是我近年來的做法。
-
歷史記錄。 司馬遷. 15年; 漢書。
班古。 超過20個; “平衡”。 王充。
超過30年; “三渡福”。 左思索。 10年; “說經文,詮釋文字”。
徐申. 22年; “大堂裡的西域故事”。 玄奘。
17年; “資訊治理通鑑”。 司馬光編輯。 19年; “夢溪筆談”。
沈括. 9年; 農業之書。 特大號床架。
15年; “天上的創造”。 宋英興. 20年; “每日知識”。
顧彥武. 20年; “鏡花”。 李汝珍.
30年; 《本草綱目》,李時珍,27歲; 《桃花扇》,孔尚仁,15歲; 《紅樓夢》,曹雪芹,10年; 《戰鬥與和平》,托爾斯泰,37歲; 浮士德,歌德,60 歲; 《天體運動理論》,哥白尼,第26頁; 《物種起源》,達爾文,第20頁; 《資本論》,馬克思,40年。
-
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區別在於,網路文學的特點更像是快餐,廚師可以做出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新奇菜餚,但吃多了就會厭倦,一般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傳統文學更像是五星級飯店裡的一頓特別大餐,每道菜都是由專業廚師精心製作烹製的,只要吃一次,那種穿透靈魂的感覺就會縈繞心頭,愛不釋手,即使經歷了多年的滄桑,那些書中優美的段落也會喚起各種回憶和遐想......當你閱讀時
-
**就其風格性質而言,網路媒體和實體媒體的區別不太明顯,兩者都需要嚴謹的態度和嚴格的措辭。 如果是其他體裁,比如散文,你就不必那麼嚴格了。
-
歷史接近當年發生的事情的真相,歷史是封建統治者為了提公升威望而在人民中宣傳的手段,其中有許多杜撰的成分。
-
歷史**有虛構。 歷史是真實的。
-
寫作過程是作家在寫作時所經歷的聲音,比如寫作時內心的情緒變化,或者旅行核心的手稿被別人搶走、燒毀什麼的。
寫作的背景是指寫作時的時代情況,如吳貞論戰、窮、富等。
-
明代的那些事,李東方讀史叢書(台灣已故史學家)。
-
二樓不錯,我推薦明代的那些東西。 《中國史大綱》也值得一看。
-
白話史記 奉展超市有 我也有一本。
-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被很多老師推薦。
-
《新全球史》,一本好書。
我覺得周毅是一本包羅永珍的書,裡面有很多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裡面的東西很深刻,現在人們還是很難讀懂這本書; 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好的書,裡面表達的內容或意義非常深刻。
家絕對不大,但在孩子眼裡,家就是一切,父母就是一切。 孩子越小,家越大,等孩子長大了,家裡就漸漸變小了,天真的長大了。 孩子走出家門,頭頂是一片藍天。 畢淑敏. >>>More
《史記》是中國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歷史名著,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元元年(西元前122年)約3000年的歷史。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