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苯酚又稱石炭酸,其羥基也能電離氫離子,也可與其他有機酸酯化,但苯酚沒有羧基; 此外,無機酸也可與醇類酯化。
2.不可以,因為鐵比鋁更活潑,用鐵作為陽極電解鋁會導致鐵失去電子,導致電極溶解,如果電極熔化,還有什麼可以電解的。
陽極是失去電子的電極,發生氧化反應的電極可以是失去電子的電極本身,也可以是溶液中的離子失去電子;
陰極是獲得電子的電極,發生還原反應的電極必須與溶液中的離子發生反應,因為作為電極的金屬不能獲得電子而成為陰離子。
一般來說,最原始的判斷方法是看電子來自哪一邊,電子的**是陽極,目的地是陰極。
-
1 甲醛也可反應。
2 陽極發生氧化反應時,鐵失去電子,陰極通常連線到電源的負極,陽極連線到電源的正極。
-
他們都不對。 陰極是獲得電子然後帶負電荷的陰極。 陽極提供電子並帶正電。
-
1.肯定是不對的,酯化反應的定義是醇與羧酸或含氧無機酸形成酯和水,稱為酯化反應,所以不僅羧酸,含氧無機酸也可以。
2 鐵是陽極,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 至於陰極,當連線到電源的正極時,它是陽極,當它連線到電源的負極時,它是陰極。
-
C A 不正確:例如氧氣和臭氧 B 不正確:水 D:例如純氮氣。
純物質是僅由乙個分子或原子組成的物質,而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多種物質組成的物質。
-
b 因為沒有說它是飽和溶液,所以溶解度是指在此溫度下溶解在100g中的溶劑的最大克數(待飽和)。
相同質量的蒸發對應於沉澱溶解度100*2g晶體因此,無論起始質量如何,析出質量都是相同的。
c 百分比濃度是溶質的質量 溶液的質量 所以溶劑質量小於100g,所以溶解度大於。
d 相同濃度的相同液體的體積可以疊加。
-
說法錯了,淘汰的方法,其餘的都是對的。
b 如果兩種溶液在相同濃度下的百分比濃度相同(如果兩者都是飽和溶液),則兩種物質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
d 錯誤。 根據硫酸和水的質量計算濃度,然後計算當時的密度。 密度是變化的量。
-
1 正確。
1804年,道爾頓系統地提出了他的原子理論,並編制了原子尺度。
2 正確。 人們普遍認為,燃素理論最初是由德國醫生和化學家貝歇爾和他的追隨者斯塔爾提出的。 貝歇爾提出了更多令人困惑的觀點,斯塔爾將它們整理出來。
3 正確。 1774年10月,普里斯特利訪問了巴黎,並應邀訪問了拉瓦錫。 吃飯時,普里斯特利談到了自己加熱氧化汞的實驗,引起了拉瓦錫的濃厚興趣,在拉瓦錫的盛情邀請下,他重新做了實驗,拉瓦錫看到後很受啟發,回到實驗室,立即開始做氧化汞的實驗,經過反覆的實驗、觀察和記錄,他終於得出結論,空氣是由可以支援燃燒的“氧氣”和不能燃燒的“氮氣”組成的支援燃燒,而燃燒是可燃物質和氧氣結合的過程,由此徹底揭開了物質燃燒的奧秘。
4 正確。 對酸、鹼和鹽的系統研究始於 17 世紀中葉,由英國化學家波義耳開始。 他發現了酸鹼指示劑,對酸鹼進行了鑑定和分類,形成了酸鹼的統一概念。
波義耳駁斥了流行的酸鹼理論,德國化學家塔切尼烏斯(1620-1690)等人。
5 正確。 這兩篇文章中的第一篇題為“電解質電導率的研究”,第二篇題為“電解質的化學理論”,經斯德哥爾摩科學院討論後,於 1883 年 6 月 6 日推薦出版。 它們發表在 1884 年初出版的第 11 期《皇家科學院院刊》上。
6 正確。 7 正確。
弗萊明於 1928 年發現了青黴素,並於 1929 年發表了乙份關於他的工作的報告。
8 個錯誤。 很多錯誤,不是霍金提出了氫鍵理論,也沒有蛋白質分子的螺旋結構模型。
9 錯誤。 前三位學者,美國人科爾和斯莫利,以及英國人克魯託,因發現碳的第三種形式C60而獲得1996年諾貝爾化學獎。 這是發現,而不是合成。
-
絕對不是8,霍金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家。
4.大概不應該選擇,波義耳沒有提出酸鹼理論。
就個人而言,確實如此。
-
1.1830年,英國的道爾頓提出了現代原子理論。
2.錯誤 17世紀末,德國化學家貝歇爾和斯塔爾提出了燃素理論。
3. 錯誤:1775 年,拉瓦錫證明空氣中的 O2 約佔 1 5,N2 約佔 4 5
4、對 5、錯 阿倫尼烏斯最大的貢獻是 1887 年的電離理論。
6. 是的,哈伯終於在 1909 年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這意味著在600°C的高溫、200個大氣壓和鋨作為催化劑的條件下,合成氨的收率可以達到8左右。
7.錯誤 1928年夏天,弗萊明在度假時,三周後,他注意到一團綠綠色的黴菌生長在意外暴露在空氣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皿中,弗萊明稱這種抑菌物質為青黴素。
8.錯誤 量子化學和化學鍵理論,量子化學家鮑林提出的氫鍵理論和蛋白質分子的螺旋結構模型。
9. 1996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三位對C60的發現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 2000年12月10日,美國科學家黑格和麥克迪爾公尺德與日本科學家白川英樹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可以導電的塑料。 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威廉·諾爾斯(William Knowles)、日本科學家野依亮司(Ryoji Noyori)和美國科學家巴里·夏珀雷斯(Barry Sharperes),以表彰他們在不對稱合成方面的成就。
-
1703年,斯塔爾根據導師貝歇爾的燃燒理論提出了燃素理論,貝歇爾於1772年提出了燃素理論,法國科學家拉瓦錫通過實驗證明了空氣是由O2和N2組成的。
錯誤的波義耳製作了酸鹼試紙,石蕊試紙,這是實驗中常用的。
1883 年,瑞典化學家阿倫尼烏斯創立了電離理論,1909 年,德國物理化學家 FHaber使用鋨催化劑直接在500 600下合成氮氣和氫氣(參見金屬催化劑)。
錯 1928年9月15日,亞歷山卓·弗萊明發現青黴素 錯 提出氫鍵理論和蛋白質分子螺旋結構模型的不是霍金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許多化學家因合成C60、發現導電塑料、成功應用手性催化劑提高藥物合成效率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
正確:1、2、4、6、9
5.,法國科學家拉瓦錫通過實驗證明空氣由O2和N2組成阿倫尼烏斯最大的貢獻是在1887年弗萊明發現了青黴素時引入了電離理論。
8.在沒有蛋白質分子的螺旋模型的情況下,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的雙螺旋模型。
-
A 是錯誤的。
這兩者根本不是同乙個概念。
它只是在數字上相等。
就好像水和鐵的重量是一樣的,是不一樣的。
B 的單位是錯誤的。
摩爾質量的單位是g mol
C 錯了。 還是因為這兩者根本不是同乙個概念。
D是對的。 兩者都是 98 克摩爾
-
da:摩爾質量有單位,而相對分子質量沒有單位。
b:63g/mol。
C:單位仍未統一。
D: 98g 摩爾
-
c.在所有化學反應中,原子的型別和數量不會改變在化學反應之前和之後,物質的質量必須保持不變(反應物的質量減少,產物的質量增加)。
b.化學反應的本質是分子的重組(分子被分成原子,原子被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d.參與化學反應的各種物質的質量等於反應後產生的單個物質的質量(質量總和相等)。
-
以下化學陳述是正確的(c)。
a.在化學反應之前和之後,物質的質量必須保持不變——不變的是質量 b 的總和化學反應的本質是分子重組——原子的重組,而不是分子 C
在所有化學反應中,原子的型別和數量不會改變 - 到 D參與化學反應的各種物質的質量等於反應後產生的單個物質的質量——相等是質量的總和。
-
CD,A應為參與反應的物質,B為中位原子。
-
在標準條件下,任何物質的1mol體積大約是不正確的,而標準條件下1mol的氣態物質的體積約為224l
1mol氣體的體積約為。
不,在標準條件下。
在標準條件下,1mol O2 和 N2 的混合物的體積大約是一對氣體中所含的分子數必須大於氣體中所含的分子數。
不,在相同的條件下。
在任何條件下,氣體的摩爾體積都是摩爾到負 1 次方,這在標準條件下是不正確的。
氣體的摩爾體積只有在標準條件下才能為摩爾到負1次方,當壓力和溫度同時變化時,氣體的摩爾體積也可能是摩爾到負1次方,即使不是標準條件。
-
選擇BCB硬水會用肥皂水產生浮渣硬脂酸,也稱為十八烷酸,飽和脂肪酸。 化學式為C17H35COOH,一種不溶於水的固體,密度小於水,呈弱酸性,不能改變石蕊溶液的顏色。 它是油水解的產物之一。
它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硬脂酸鈉,俗稱硬皂。
硬水中含有較多的鈣、鎂和血漿,易將硬脂酸與肥皂結合,形成不溶於水的硬脂酸鈣和硬脂酸鎂。 這些沉澱物是懸浮固體。
c17h35coo- +ca2+ = ca(c17h35coo-)2
c17h35coo- +mg2+ = mg(c17h35coo-)2
c 肥皂水吸附硬水的金屬是一種化學變化,它以含有硬脂酸鈉的肥皂形式引入,它會與硬水中的鎂離子和鈣離子反應生成硬脂酸鎂和硬脂酸鈣沉澱,這是一種化學變化。
-
b.當硬水被加熱時會形成水垢,這是一種化學變化。
c.肥皂以化學方式溶解在硬水中,並與硬水發生化學變化。
-
c.肥皂溶於硬水中,與硬水中的一些金屬元素,如鎂反應,形成沉澱。
-
答案是正確的,硬水中含有鈣和鎂離子,加熱後形成不溶性鈣鎂化合物,肥皂中的高階脂肪酸鹽(主要是高階脂肪酸的鈉)與硬水中的鈣和鎂血漿反應生成沉澱。
不,印度與古印度不同。 在世界古代文明的四個發源地中,只有古代中國可以寫成中國,其他的“古”字不能丟棄,因為只有中國的文明沒有被打斷,其他的都被打斷或摧毀了。
她只是負責一點點。 你不能聽她的話,只是你的站姿,你的學習稍微好一點。 我的意思是,她這樣做是對的,但不是所有的老師都會做你想做的事。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