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戰(1945-1990)只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與以蘇聯為首的東方集團(即華沙條約組織成員國)之間的政治和外交對抗。 該術語起源於 1947 年 4 月 16 日伯納德·巴魯克在南卡羅來納州哥倫比亞市的一次演講。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形成了東西方兩大集團。 這兩個群體由於不同的政治信仰而相互敵對。 由於雙方的軍事力量都非常強大,擁有數百萬的軍隊和數萬枚核彈頭,而且使用這些軍事力量可以徹底毀滅地球數次,所以沒有人敢動用軍事力量發動戰爭。
然而,他們都想削弱對方,直到他們把它打倒,所以他們訴諸了除軍事行動以外的一切手段。 這包括:經濟封鎖、政治供給、顛覆性破壞、軍備競賽等。
雖然兩組人之間沒有直接的槍戰,但實際上他們處於戰爭狀態。 美國參議員伯納德·巴魯克(Bernard Baruch)稱這種狀況為“冷戰”,以區別於使用真槍彈藥的“熱戰”。
冷戰改變了世界格局,形成了美蘇兩極格局。
然而,由於1991年蘇聯解體。 當前,世界暫時形成了乙個超級大國和許多大國的世界格局。 它正朝著多極化的方向發展。
遏制美國霸權主義有多強。
-
世界格局已經朝著兩極化的方向發展,形成了兩個對立的陣營,即北約和華沙條約組織,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相互對立。 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採取除戰爭以外的一切敵對方式,美國徒勞地尋求統治世界。 (去讀9本歷史教科書。 )
-
俄美關係的發展非常複雜,但新冷戰永遠不會發生。
-
房東你好! 通過實施馬歇爾計畫,援助西歐,振興西歐經濟,增強資本主義陣營的力量,對抗社會主義陣營。
“馬歇爾計畫”是“冷戰”破壞政策的經濟表現。
馬歇爾計畫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後美國對歐洲的援助計畫,也稱為歐洲復甦計畫。 1947年6月5日,美國國務卿。
喬治·馬歇爾(George Marshall)在哈佛大學。
演講首先提出了乙個幫助歐洲經濟復甦的計畫,因此得名馬歇爾計畫。 他說,當時歐洲經濟正處於崩潰的邊緣,食品和燃料等供應極度稀缺,需要進口的遠遠超過其支付能力。 如果沒有大量的額外援助,將出現非常嚴重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危機。
他呼籲歐洲國家主動制定經濟復甦計畫,美國用過剩物資援助歐洲國家。 1947 年 7 月至 9 月,英國、法國、義大利、奧地利、比利時、比荷盧經濟聯盟、瑞士、丹麥、挪威、瑞典、葡萄牙、希臘、土耳其、愛爾蘭、冰島。
16個國家的代表在巴黎舉行會議,決定接受馬歇爾計畫,成立歐洲經濟合作委員會,並提交了乙份一般性報告,要求美國在四年內提供224億美元的援助和貸款。 1948 年 4 月,德國西部占領區和的里雅斯特自由區也於 1948 年 4 月 3 日宣布接受美國國會。
隨著《對外援助法》的通過,馬歇爾計畫正式實施。 該計畫的最初期限為五年(1948-1952),但在1951結束時,美國宣布將提前結束,取而代之的是“共同安全計畫”。美國共向歐洲撥款1億美元,其中88為贈款,其餘為貸款。
在馬歇爾計畫實施期間,西歐國家的GDP增長了25%馬歇爾計畫是戰後美國對外經濟和技術援助中最成功的計畫。 它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以及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建立,為西歐的聯盟和經濟復甦做出了貢獻。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第二次世界大戰。
後來,雅爾達體系(雙極模式)形成
冷戰政策:二戰結束後,美國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位居世界第一,稱霸世界的野心日益擴大,但美國不得不面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
美國領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採取敵對行動,除了武裝打擊外,還不惜一切手段“遏制”共產主義,這一政策被稱為冷戰政策。 具體表現形式:政治上是杜魯門主義,經濟上是馬歇爾計畫,軍事上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杜魯門主義:1947年3月,杜魯門在國會發表講話。 他的“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加強對別國控制的綱領和政策被稱為“杜魯門主義”。
它的頒布標誌著美蘇戰時同盟和美蘇冷戰的正式破裂。
開始。 美蘇冷戰局勢的形成:美國從杜魯門主義出發,推行“馬歇爾計畫”(即“歐洲文藝復興計畫”),在經濟領域援助西歐,在軍事領域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蘇聯採取了針鋒相對的措施,並制定了華沙條約組織。
至此,美蘇冷戰局面終於形成。 美國和蘇聯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對峙。
蘇美霸權:20世紀50年代的赫魯雪夫。
在擔任蘇聯領導人後,美國和蘇聯爭奪霸權長達30多年。 蘇聯於1991年解體。
它標誌著美國和蘇聯之間長達半個世紀的兩極格局的結束。
影響:負面影響:美國和蘇聯爭執不下,世界局勢長期不穩定。 兩大集團的積極作用,均勢,防止爆發新的大戰。
-
答:二戰後美蘇“冷戰”的出現,促進了兩極格局的形成。同時,在全面冷戰之下,也存在著區域性的“熱戰”。
積極影響:有利於緩和世界緊張局勢,避免爆發新的世界大戰。 這種建立在大國間均勢基礎上的國際秩序,雖然不能消除衝突的根源,但使大國的行動基本上沒有超出各自的勢力範圍。
負面影響:美蘇為了謀求霸權,長期進行軍備競賽和地區爭奪,導致世界長期緊張動盪,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
在冷戰的背景下,美國和蘇聯勢均力敵,避免了近半個世紀以來爆發新的世界大戰。
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在長期共處的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彼此的經驗教訓,並加以進行內部調整和改革,促進了世界的整體發展。
面對兩極對抗,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組成了不結盟運動,不結盟運動逐漸發展壯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美蘇冷戰:冷戰(1945-1990)見證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即華沙條約成員國)使用除戰爭以外的一切手段,以遏制共產主義對抗模式。
冷戰的主要特點:
1.美蘇之間沒有直接的戰爭衝突,而是通過培養代言人而在世界上發動的區域性戰爭;
2.科技競爭激烈;
3.雙方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形成了多國對抗。
4.冷戰持續了44年。
冷戰期間美國的主要政策:
1.在政治上,引入了“杜魯門主義”,並在世界各地進行了反蘇擴張;
2.在經濟上,“馬歇爾計畫”的實施是為了支援飽受戰爭蹂躪的歐洲,培養反蘇勢力;
3.在軍事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的成立是為了在東線遏制蘇聯。
冷戰期間蘇聯的主要政策:
1.在政治上,它組織了“共產黨情報局”,與社會主義大國聯合起來對抗美國的冷戰戰略;
2.在經濟上,組織了“經濟互助委員會”,向東歐提供經濟援助;
3.在軍事上,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成立,與北約形成了兩次重大的軍事對抗。
-
說白了,這兩個強國在窩裡打仗,那些小國趁機恢復民族解放。 (當然,你不能在考試時寫)。
所謂冷戰,不是出兵,而是通過經濟政治手段相互抵制,當時二戰剛剛結束,各國都在復甦,當然不想打仗,所以以“冷戰”的形式引入。
以下是書中的話:
首先,在標誌著美蘇冷戰開始的“杜魯門主義”之後,美國推出了對歐洲、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經濟援助計畫,也向西方國家提供了經濟援助,即“馬歇爾計畫”。 (儘管美國的目標是控制歐洲,但他仍然幫助歐洲度過經濟困難。 與此同時,蘇聯還向東歐國家提供了援助,被稱為“莫洛托夫計畫”。
但這裡必須明白,美國和蘇聯都不是好老人,經濟援助什麼的都是基於自己的利益)。
二是戰後民族獨立浪潮。
兩大陣營(美國和蘇聯)對峙的世界格局有利於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蘇聯積極支援和大力協助殖民地的民族鬥爭,以鞏固自身安全。
為應對冷戰格局,發展中國家採取了積極主動的戰略,發起了“不結盟運動”。 萬隆會議提出了“和平共處、友好合作”的十項原則,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新興民族獨立國家的主權和經濟利益。
冷戰、美蘇爭奪霸權、兩大陣營的更迭,削弱了美蘇的內部控制,也推動了國際政治格局從兩級到多極化(第三世界的形成)。
20世紀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公尺哈伊爾·戈巴契夫宣布“新思維外交”,他不會干涉東歐國家的事務,並給予東歐國家擺脫蘇聯控制的條件。
蘇聯的不干涉態度促進了兩德的統一。
冷戰的結束以蘇聯解體為標誌,因此許多國家在解體後獨立)。
冷戰後,和平與發展成為新時代的主題。
-
世界陷入動盪,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政治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最終結果是世界形勢向多極化發展。
-
原因:主要是由於美蘇在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和國家利益上的對立。 美國最終將通往世界霸權之路的障礙歸咎於共產主義和蘇聯,對蘇聯採取了遏制政策; 蘇聯對此進行了反擊,並採取了相應的對抗政策,這進一步加劇了雙方的對抗。
特點: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集團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思想、甚至科技領域的對抗和競爭。 這種對抗和競爭的狀態不是武力的直接對抗,而是其他一切。
-
二戰期間,美國和蘇聯是盟友,二戰後,美蘇的共同敵人——法西斯主義垮台,意識形態問題(乙個是資本主義,另乙個是社會主義)上公升到主要矛盾並開始敵對行動。
-
1.遏制東方集團的意識形態宣傳。 比如麥卡錫政策、鐵幕演講、遏制政策。
2.直接向共產主義宣戰,例如杜魯門主義。
3.通過貸款、援助等方式宣傳自己的意識形態,如馬歇爾計畫。
4.在經濟上,美國採取了各種手段來鎮壓蘇聯。 首先,實施出口管制。 二是加強對高新技術轉讓的控制。 第三,控制國際****。
5.在軍事上,美國通過其核優勢和軍事聯盟威懾蘇聯,並加劇軍備競賽以推翻蘇聯。 在杜魯門之後,艾森豪**奉行“大規模報復戰略”,試圖通過發展核武器和在美國操縱下圍繞蘇聯建立軍事聯盟來“遏制”所謂的“共產主義殲滅主義的擴張”。
6.在意識形態上,美國為了顛覆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發動了宣傳攻勢和心理戰。 心理戰被稱為“第四種”,在外交政策中與政治、經濟和軍事因素一樣重要。
“三位軍事戰略家”是指我軍的三位元帥; “半”是指蔣介石軍隊一方的白崇禧將軍。 這三位元帥參加過多次戰役,新中國成立後也受到民國的稱讚,三位是中國歷史上當之無愧的軍事戰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