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專案總體建設規劃,從1978年到2050年,將分為三期、八期,建設期73年,共造林534億畝。 在保護現有森林植被的基礎上,採取人工造林、封山密沙造林、飛機播種造林等措施,實施喬灌草結合、帶斑結合、多樹種多林種結合,構建功能齊全的大型防護林體系, 結構合理,系統穩定,使北方三區森林覆蓋率由5 05%提高到14 95%,有效控制荒漠化土地,基本控制水土流失。生態環境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根本改善。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三北防護林系統工程走過了20多年的歷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三北防護林系統一期(1978-1985年)和二期(1986-1995年)已超額完成,三期(1996-2000年)正在建設中,到1998年底,已累計造林3億多畝。 植樹後,三北地區的森林覆蓋率將從5.05%提高到9%以上。
重點區域環境質量得到大幅改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從新疆到黑龍江的沙災區建設了1億多畝防風固沙林,使20%的荒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控制,荒漠化土地的擴張速度從80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下降到1700平方公里。 遼寧、吉林、黑龍江、北京、天津、山西、寧夏等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結束了沙子進退的歷史,荒漠化土地達到每年481平方公里,拓寬了沙地廣大人民的生存條件。 科爾沁和木烏斯兩大沙地森林覆蓋率分別達到20 4%和29 1%,不僅實現了陸地荒漠化的逆轉,而且進入了綜合治理和綜合開發的新階段。
赤峰市已開發沙地2100萬畝,佔荒漠化土地的58%; 榆林沙區森林覆蓋率由1977年的18.1%提高到38.9%,荒漠化土地治理程度達到68.4%。
-
三北防護林的現狀:
三北防護林系統建設工程是指在中國三北地區(西北、華北、東北)建設的大型人工林業生態工程。 三北防護林系統建設專案是為解決落後的林業生產力與社會日益增長的生態物質文化需求之間的矛盾而建設的生態修復工程。
北方專案計畫種植10000公頃,其中人工種植10000公頃,佔總任務; 10000公頃空中播種造林,占用; 封閉山區造林10000公頃,占用。 附近種植了數以億計的樹木。 計畫總投資1億元。
建設完成後,三北地區森林覆蓋率將提高,沙害和水土流失將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和人民生產生活條件將得到根本改善。
三北防護林防護林系統建設面積
1、東北地區: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北和內蒙古東部,國土總面積10000公頃,佔北方三區總面積。
2、內蒙古新區:包括新疆及內蒙古西部、甘肅西部、青海秦坊西北部、寧夏北部、陝西長城以北、河北巴尚,土地總面積1萬公頃,佔三北地區總面積。
3、黃土高原:包括山西省西部、陝西長城以南、渭河以北、內蒙古陰山南麓、甘肅中東部、青海東部、寧夏南部,土地總面積10000公頃, 佔北方三區總面積的9%。
4、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和遼西,國土總面積1萬公頃,佔三北地區總面積。
-
“三北”是指西北、華北和東北。 “三北”防護林專案是指由國家林業局西北、華北防護林建設局在我國三北地區(西北、華北、東北)建設的大型人工林業生態工程。 該專案可以減緩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加速程序,是我國重要的建設專案。
延伸資料:“三北”防護林工程於1978年11月啟動,次年被***列為國民經濟建設重要工程。 專案分為三期八期,規劃週期70年,第五期工程已開工建設。
三北工程建設是改善生態環境、減少自然災害、維護生存空間的戰略需要。 三北地區是我國八大荒漠、四大沙地和廣袤戈壁的所在地,總面積148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風沙化土地面積的85%,形成了東起黑龍江、西至新疆萬里風沙線。 該地區風蝕和沙土埋害嚴重,沙塵暴頻發。
從上世紀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近20年間,667萬公頃土地荒漠化,1300多萬公頃農田遭受沙塵暴,糧食產量低且不穩定,1000多萬公頃草地因荒漠化和鹽鹼化而嚴重退化; 數以百計的水庫變成了沙庫。據調查,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三北地區荒漠化面積每年擴大1560平方公里; 70 80年代初,荒漠化土地每年擴大2100平方公里。
三北工程建設是我國改革開放共同實施的重大生態工程,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里程碑工程。 經過40年的不懈努力,該項目的建設取得了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全球生態治理的成功典範。 目前,三北地區的生態依然脆弱。
持續推進三北工程建設,不僅有利於本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也有利於中華民族的可持續發展。 要堅持長期貢獻,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政策措施,堅持不懈推進三北工程建設,不斷提高林草資源總量和質量,不斷改善三北地區生態環境,鞏固和發展祖國北方綠色生態屏障, 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三北”防護林工程覆蓋東北西部大部分地區、華北北部和西北地區,包括華北地區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551個縣(旗、市、區),總面積4.069億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42.4%, 近一半的中國江山。
堅持做長遠貢獻,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政策措施,鞏固和發展祖國北方綠色生態屏障。 2018年11月30日,三北專案建設40周年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
-
“三北”防護林工程是指在中國三北地區(西北、華北、東北)建設的大型人工林業生態工程。 為了改善生態環境,中國於1979年決定將該專案列為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專案。 專案規劃期73年,分八期進行,六期建設已啟動。
“三北”防護林體系東起黑龍江省濱縣,西至新疆烏子別里關,北至北部邊境,南至沿海河流永定河、汾河、渭河、濤河下游、喀喇崑崙山脈,包括559個縣(旗、 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北京、天津等13個省、市、自治區的區、市。
總面積10000平方公里,佔中國陸地面積。 從1979年到2050年,歷時73年,分三期、七期工程,規劃造林1億畝。 到2050年,三北地區的森林覆蓋率將比1979年有所增加。
-
跟著這位老師學地理——了解“三北”防護林,知道在陽莞林場被毀有多痛苦。
-
總結。 您好,三北防護林是指我國北方三個重要生態功能區的防護林系統:北部防護林帶、西北嚴重退化生態環境區、東北防風林固沙區。 該林區的建設始於1978年,旨在改善北方的生態環境和防止荒漠化。
然而,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三北防護林帶的現狀並不樂觀。 一方面,林區生態環境依然脆弱,森林覆蓋率低、土地荒漠化嚴重等問題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林區經濟發展緩慢,居民生活質量低下,造成了一定的社會問題。
您好,禾森,三北防護林是指中國北方三寨防護林的防護林系統,北方的防護林帶,西北的生態環境嚴重退化區和東北的防風林固沙區。 森林地區於1978年構思,旨在改善北部的生態並防止荒漠化。 然而,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三北防護林帶的現狀並不樂觀。
一方面,林區生態環境依然脆弱,森林覆蓋率低、土地荒漠化嚴重等問題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林區經濟發展緩慢,居民生活質量低下,造成了一定的社會問題。 殺
親愛的,您好,感謝您的諮詢,關於您的問題,請您回答以下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政府和社會各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要加強林區生態保護治理,促進生態經濟發展,提高林區居民生活水平。
隨著這些措施的逐步實施,三北防護林的現狀正在逐步改善。 ❤️
-
多。 根據總體規劃,三北工程建設範圍,東西長4480公里,南北沿天津、汾河、渭河、濤河下游、布林漢布達山、喀喇崑崙山建設範圍。
地理位置在東經73°29 129°50和北緯33°30 50°14之間。 包括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59個縣(旗、市、區)。 專案建設總面積10000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總面積。
-
有傳言說,三北防護林擋風,造成京津冀霧霾天數較多; 自從三北防護林的樹木被砍伐後,沙塵天數增多,“擔當”的始終是防護林。
中國氣象科學院院士徐向德表示,防護林帶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沙地,保持水土,減緩風蝕,減少吹沙。 如果冷空氣和強風的影響區域垂直超過1500公尺,那麼二三十公尺高的防護林就不可能阻擋冷空氣或寒潮。
三北防護林帶可有效控制沙塵,但效果有限。 彭英登強調,這是因為三北防護林帶形成的林帶還太少。
根據100名研究人員歷時四年完成的國家林業公益產業重大科研專案“森林當量顆粒物調控功能與技術研究”,北京海淀等六區所有廠房年均總抑塵量為9789噸, 其中記錄了105噸粉塵;森林植被可以使北京的空氣質素等級每年增加15天的“藍天”。
彭英登說,三北防護林也有類似的效果。 目前,“新沙源”為西北地區農業荒地和耕地、河套地區半乾旱半濕潤地區等。 要盡快在這些地方開展植樹綠化植被覆蓋,擴大三北防護林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