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 1938.
1937年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派李雲昌到冀東東部,與中共京東問題特別委員會負責人胡錫奎合作,組建抗日游擊隊,在遷安、遵化等地開展游擊戰。 1938年初,山察冀軍區按照中央的要求,派出鄧 華支隊向北平以西地區發展,活躍在山西西北部的宋世倫支隊也調往平西,與鄧 華支隊合併,組成八路軍第四縱隊, 從平溪推進到河東。7月,在中國共產黨河北邊省專門委員會的領導下,包括開灤煤礦工人在內的冀東人民發動了抗日武裝起義,組建了冀東抗日聯軍。
-
七月 1938.
1931年“918”事件後,冀東地區成為日軍從東北入侵華北的咽喉要道。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8月,中共決定在吉熱邊區進行游擊戰,建立抗日根據地。 10月,中共吉熱邊特區委在冀東組織抗日統一戰線,為抗日武裝起義做準備。
1938年6月,以宋世倫為司令員、鄧 華為政委的八路軍第四縱隊挺進河北東部,為起義創造了有利條件。 1938年7月6日、7日,河北東部欒縣崗北村、豐潤縣兗口鎮爆發武裝起義。 隨後,遵化縣北部、薊縣邦軍鎮和開灤礦區也爆發了起義。
起義群眾組成了冀東抗日聯軍,擊退了日本偽軍的進攻,取得了初步勝利。 抗日聯軍和第4縱隊遷往河北東部,建立抗日民主政權。 10月下旬,抗日聯軍5萬餘人隨第4縱隊主力前往平溪途中受挫,大部分被遣散,只有幾千人返回冀東與第4縱隊留下的少數部隊會合,繼續堅持冀東抗日游擊戰。
-
李雲昌. 1937年,七七事變後,全國抗日戰爭開始,中共特別委員會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決定和中共北方局在冀東的部署,開始在冀東建立抗日根據地。
1944年9月,任中共濟熱冶區黨委書記、濟熱窖軍區司令員、政委。 他率部開闢冀北邊抗日民主根據地,堅持敵後抗日游擊戰。 解放戰爭初期,他率部進入東北,擔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第二副總司令,並擔任中共山察冀局委員。
-
完成戰略後,八路軍隨後開始建立根據地等工作。 金察吉基地平關戰役後,他率領第115師團2000人留在五台山,在金察。
-
“冀東事變”是日本為了侵華而預謀的事件。 這是日本在華北事件中製造的事件之一,在日本製造“冀東事變”之前,它們是河北事變、張北事變、豐台事變、湘河事變和“華北五省自治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