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經注》是公元6世紀北魏李道元所著,是中國古代比較完整的綜合性地理著作,主要記載江河水系。
-
《水經注》是公元6世紀北魏李道遠所著。
-
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李道元。
-
它由李道遠在公元6世紀北魏時期撰寫。
-
《水書記》的作者是北魏。
已故李道元。
《水書筆記》是中國古代地理名著和散文作品,作者是北魏李道元。 李道元,字好。
凡陽澗縣(今河北)人。 攻擊他的父親是永寧伯。 他先後擔任尚書大師、客郎、御史秘書、廬陽太首、東京州刺客、河南岷、御史副官。
《水經注》在《水經》中
《三國志》的舊傳是桑欽在擴充套件成書的基礎上寫的。李道元以《水之書》為鑰匙,做了不少的補充和發展。 全書共40卷(北宋。
當初失傳5卷,後世分成35卷,湊齊40卷),約30萬字,記載水道1389條(一說1252條),比原著中的137條水道多了十倍多。
-
《水書筆記》是中國古代地理學的傑作,共40卷。 作者是北魏末期的李道元。
《水經》以注“水經”命名,《水經》一書約萬字,《唐流典注》說它“領水天下,一百三十七”。《水書筆記》看似是《水書》的注釋,實則是在《水書》的基礎上,詳細記載了1000多條大大小小的河流及相關史蹟、人物故事、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地理著作。
書中還記載了大量的題詞和墨水、漁歌和歌謠,文筆精妙,語言清晰優美,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由於書中引用的大量文獻中,許多已經丟失,《水書筆記》儲存了大量資料,對中國古代歷史和地理研究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
《水經筆記》的作者是北魏晚期的李道元。
《水書筆記》是中國古代地理學的傑作,李道遠寫了40卷《水書筆記》,成為中國遊記文學的先驅,對後世遊記散文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此外,他還寫了《本之》《七約》十三篇文章,均已失傳。
-
《水之筆記》的作者是李道元。 李道元是北魏時期的地理學家,是北魏時期的**。 李道元從小就隨父親遊歷山河,讀了很多書,熟悉各地風俗文化,最後寫出了《水經筆記》。
《水經》是以《水經》這個注釋命名的,《水經》一書大約有10000字,《水經》看似是《水經》的註解,但實際上卻以《水經》為大綱,詳細記錄了1000多條大大小小的河流及相關史蹟、人物的故事, 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
-
《水之筆記》的作者是李道元。 《水景記》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地理名著,其作者李道元不僅是一位傑出的地理學家,也是一位傑出的作家,事實上,除了這兩個身份之外,李道遠還是北魏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曾在帝國歷史上擔任過中尉, 掌管國家監獄,同時有權監督糾正數百名官員的彈劾,參與北魏的許多重要政治活動,還被官方史書《魏書》列為酷官!
介紹《水之書》中記載的大小河流有137條,字數超過1萬字,經過李道元的註解,大大小小的河流數量增加到1252條,共計30多萬字,是原著的20倍。
該書描述了每條河流的發源地和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經濟地理和人文地理,以及火山、溫泉、水利工程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地理學巨著。 由於《水經筆記》在中國科學文化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價值,歷代許多學者專門研究它,形成了“李學”。
-
李道元根據所見所聞,收集了大量的史地理資料,並引用當地的神話傳說為《水之書》註解,“因為水證明土地,土地是用來儲存古人的”(王賢謙)。
水路經過的地方,詳細描述了山脈和城市、建築景點和寶藏。 《水書筆記》記載了1252條水道,成為一部30萬字、40卷的巨著。
為了寫《水之書筆記》:
他閱讀了400多種書籍,查閱了所有的地圖,研究了大量的水文資料,並親自到野外考察了懷蓋。 他所到之處,都仔細觀察和收集有關水道分布、水利設施以及流經地區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資訊,並核實了賬簿中的記錄。 橘子亮的時候,交通不便,路勢陡峭,但他不怕困難,跋涉山川,考察各地山川植物、洞穴、樹林。
《水之書》中記載的大小河流有137條,字數超過1萬字,經過李道元的註解,大大小小的河流數量增加到1252條,共計30多萬字,是原著的20倍。 該書描述了每條河流的發源和流向,每個流域的自然、經濟和人文地理,以及火山、溫泉、水利工程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地理學名著。
由於《水經筆記》在中國科學文化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價值,歷代許多學者專門研究它,形成了“李學”。
-
《水還經記》的作者是李道元。
《水書筆記》是中國古代地理學的傑作,共40卷。 作者是北魏末期的李道元。 《水經筆記》影響如此深遠,與李道元嚴肅的學術態度是分不開的。
為了寫這本書,他收集了大量的文獻,引用了多達437種書籍,收集了約350種漢魏時期的石刻,還收集了大量的民歌、諺語、方言、傳說等,並仔細分析研究了所獲得的各種資料,親自勘察了遺址, 搜尋史蹟,追根溯源,採取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這本書其實是對北魏以前中國古代地理的總結,書中很多珍貴資料早已失傳,很多人可以從中編纂或更正一些古籍。
關於作者:
李道元(466-527),涿州人,樊陽(今河寬烏北涿州市)。 北魏時期,他是官洩、地理學家,是青州刺客石立凡之子。
孝昌三年(527年),看守雍州的齊王蕭寶坤造叛,迂右使關督蕭寶俸,被殺。 五颱早年,曾獲贈《官部之書》、《冀州荊樺史》和《安定縣志》。 著有《水書筆記》40卷,成為中國遊記文學的先驅,對後世遊記散文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此外,他還寫了《本之》《七約》十三篇文章,均已失傳。
影響價值:《水經評注》對中國地理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乃至世界地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水書筆記》中對山川風光的描寫,作為文學作品,也被後世高度評價。 >>>More
《徐夏客遊記》是一部以日記為主的地理著作,經過34年的遊歷,明末地理學家徐夏客寫了《天台山》、《雁蕩山》、《黃山》、《廬山》等17部著名山地遊記和《浙江遊記》、《江游日記》、《楚遊記》鏈譁、《廣東西部遊記》、《千遊日記》、《雲南遊記》等作品, 除了零散的,還有6000多萬字的遊記,他死後被別人整理成《徐夏客遊記》。有10卷、12卷、20卷等,主要以作者1613年至1639年遊記為主,詳細記錄了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對地理和文學做出了寶貴的貢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