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個關於古代如何傳遞資訊的小故事,乙個關於古代如何傳遞資訊的小故事

發布 歷史 2024-06-19
7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馬拉松是古希臘的乙個地名,位於雅典城東北30公里處,三面環山,東臨大海。 西元前 490 年,當波斯遠征軍入侵希臘並部署在馬拉松的訊息傳到雅典時,雅典派了一位名叫佩利庇得斯的信使前往斯巴達尋求幫助。 這封信涵蓋了從雅典到斯巴達的 150 公里旅程,歷時 35 小時。

    然而,斯巴達人只能在滿月後派兵。 這大約需要 10 天。 在這一點上,雅典人不得不自己戰鬥。

    相反,他們用更少的錢擊敗了波斯人。 信使佩利庇得斯帶著勝利的喜訊,從馬拉松跑到雅典城的廣場(42,195公里),向雅典市民喊道:“我們勝利了!

    高興! 然後他倒在地上死了。 “馬拉松跑”就是為了紀念這一事件而設立的。

  2.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紅岩傳記:

    據《漢書蘇武傳》記載,西漢的蘇武奉命出使匈奴,卻被匈奴君主放到北海放羊。 蘇武忍受了十幾年的屈辱後,漢朝與匈奴和解了。

    漢朝派使者到匈奴要求將蘇武放回漢國,但單于還是不願意放他,謊稱蘇武已死。

    與蘇武一起去匈奴的常輝把漢使的真相告訴了漢使,並讓漢使對單于這樣說:漢朝皇帝打獵的時候,曾經射殺了乙隻從北方飛來的雁,鵝腳上綁著乙個信, 說蘇武還沒死,還在北海放羊。

    聽了這話,他藏不住,就讓蘇武回到了韓氏身邊。 後來,人們稱送信的信使為“紅岩”。 “紅岩傳”一詞也由此而來。

  3.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古人大約有——

    羽毛:插入羽毛的字母,表示戰爭的緊迫性。

    雞毛字:一般用於民間。

    羽毛書:用於招募部隊。

    鴿子傳記:多用於朝廷、官員和幫派。

    竹管:官民使用,類似於現在的信封。

    緊急步行傳遞:用於傳遞緊急軍事資訊,俗稱“金牌”。

    古老的口耳相傳或借助器皿。

    資訊以緩慢、不精確的速度傳遞。

    在古代,郵局是一段漫長的旅程。

    資訊傳遞速度慢,資訊形式單一。

    現代 依賴交通工具的郵政系統。

    資訊傳輸速度比較快,距離比較慢,成本高。

    現代電報,**。

    速度快,文字資訊單一。

  4.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紅岩傳記:

    2500年前,我們的祖先開始馴化信鴿。 在西夏與北宋的戰爭中,西夏軍隊使用信鴿進行軍事通訊。

    南宋初期,信鴿也被用於曲端將軍的軍隊中傳遞訊息和集結部隊。 在古代,信鴿被稱為“飛奴”。 相傳漢朝老祖劉邦被楚國霸主項羽圍剿時,用信鴿傳書引援逃亡。

    張遷和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鴿子向皇室傳遞資訊。 清朝乾隆年間,廣東省佛山地區每年舉行放鴿會,每年有上千只鴿子參加,比賽距離約400裡。 當時,在上海、北京等地都有類似的鴿子俱樂部。

    最早使用信鴿向國外傳遞資訊的書面記錄是在西元前 530 年,當時信鴿被用來傳遞奧運會的結果。

    紅岩是這封信的名字,有時是郵遞員。 為什麼“紅岩”叫信郵遞員? 追溯溯源,漢代時,蘇武派使匈奴,流放北海放羊。

    十年後,漢朝與匈奴講和,但單于還是不讓蘇武回漢。 與蘇武一起去匈奴的常輝將蘇武的情況告訴了漢使,並打算讓漢使告訴單于:漢朝皇帝打獵時射了乙隻鵝,鵝腳上綁了一封信,描述蘇武在某沼澤地放羊。

    聽到這話後,他只好讓蘇武回到韓氏身邊。 後來,人們用大雁來比喻書信和信使。

    這就是《大雁傳說》的傳說。

  5.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在周王朝,有一種傳遞軍事情況資訊的方法。 從邊境到國家首都和邊防線,在一定距離處建造一座烽火塔,以儲存柴火和草。 敵人入侵時,紛紛點燃烽火報警,各界諸侯看到烽火,立即派兵幫助抗敵。

    每天夜間警戒,站台的守防者點燃籠子裡的柴草,高高舉起,藉著火光向領頭的平台傳遞資訊,稱為“風”,白天的警戒點燃積聚在平台上的草,用煙霧表示急迫,稱為“隋”。 為了使菸直不彎,以便從遠處就能看到,古人常用狼糞代替草,故又稱狼煙。

  6.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古人主要使用以下方式傳遞資訊:飛鴿、烽火台、快馬、密碼、手語、字母、旗幟等。

    西周時期,為了防止敵人入侵,“豐地道”被用作邊防的通訊訊號。 據說是“五里一火,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城要塞”,晝夜不一,白天放煙,晚上揚火。 此外,還使用各種密碼來指示入侵敵人的數量,如果敵人少於 500 人,敵人就會放置乙個烽火,當敵人超過 500 英里時,敵人會放置兩個烽火。

    西周時期,為了滿足周王與諸侯交往的需要,大道上每隔30裡就設立乙個驛站,準備好馬和周馬車,專門負責送官、接官、運貨。 孔子曾說:“盧爾德的普及比郵件的投遞還快。

    這意味著他所倡導的道德學說比郵政命令傳播得更快。 可以看出,當時的後期溝通不僅相當完整,而且速度也相當快。

    到了唐宋時期,使用信鴿送信很普遍。 比如第五代王仁宇的《開元天寶傳》一書中,有一章是《傳鴿》,其中說:“張九齡少年時,養了一群鴿子。

    每次和親戚往來,我都只用書本把鴿子的腳綁起來,按照我教的就飛到鴿子那裡去。 九靈木是飛奴,當時的每個人都喜歡它。 張九齡是唐代一位非常有才華、有遠見的政治家和詩人,他不僅用鴿子傳書,還給自己的信鴿起了個綽號“飛奴”。

    《宋代實堂》第61卷記載:“如今的馴鴿不是謊言,它們被帶到千里之外,可以回家。 蜀族人用鴿子送書到京城,每天都能到,賈族人乘船飄,也與鴿子交流。

    在元、明、清三代,信鴿一直是人們交往生活中的信使。

  7.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蘇武牧羊人,劉毅遞書。

相關回答
10個回答2024-06-19

騎馬經過稱為驛站,這是一種早期有組織的交流形式。 位於嘉峪關火車站廣場的“驛使”雕塑,取自嘉峪關魏晉壁畫墓葬,驛使手持簡紙,驛馬在空中四足,速度快。 1982年,以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為主題圖案製作小郵票,說明嘉峪關是中國資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More

7個回答2024-06-19

在古代,資訊的傳遞方式如下:驛站、飛鴿、信件和口頭傳播。 1.郵政站: >>>More

11個回答2024-06-19

在上林源打獵時,他射殺了乙隻大雁,腳上綁著乙個寫在絲綢上的信,上面寫著蘇武沒有死,而是在發呆。 漢使聽了大喜,就按照常輝的話斥責了單于。 單宇聞言大吃一驚,但又無法否認,只好把蘇武放了回去。

26個回答2024-06-19

現代資訊傳播更快、更廣泛、更方便、更簡單,古代資訊傳播只能在視覺範圍內進行,如孔明燈籠、烽火台等都是用光傳輸的。 >>>More

15個回答2024-06-19

信件,通過郵局或熟人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