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德國的“閃電戰”,在戰爭初期,由於法西斯分子的突然襲擊,蘇聯軍隊一路敗下陣來。 德軍依靠區域性兵力優勢和相對先進的戰術,直奔蘇聯,在明斯克、基輔等地發動鉗形攻勢,大規模殲滅蘇軍的生力,平均滲透到蘇聯境內600公里。
2.在蘇聯進攻德國之前,由於史達林在國內進行了大規模清洗,而這次清洗對蘇軍大清洗是致命的,所以30年代蘇聯元帥中有5人被處決,15人中有16人被處決。 60名陸軍指揮官中有67人被處決,136名師長中有199人被處決。 4名**級海軍上將和6名海軍上將全部陣亡,15名海軍中將有9人死亡。
集團軍的17名政委和25名政委無一倖免,全部陣亡。 國防工業也沒能逃脫,科學院院士6名,首席設計師17名,科學博士12名,200多名科學家被捕,蘇聯國防工業幾乎陷入停滯。
3.蘇聯的盲目自信,在戰爭爆發之前,蘇聯一直認為德國目前不會入侵偉大的蘇聯,也相信德國會遵守與其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導致了日後蘇德對波蘭的侵略,蘇聯從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在東歐建立了戰爭防禦緩衝區目的是保衛“西部邊境的安全”,以應對來自西線的可能戰爭威脅,並爭取時間準備戰爭。《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署後,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對波蘭發動閃電戰,二戰正式爆發。 隨後,蘇聯紅軍也入侵波蘭第二共和國,同年9月17日,蘇聯紅軍和納粹德國國防軍在布列斯特會合,9月25日,蘇德兩軍舉行聯合閱兵,標誌著兩國瓜分和占領波蘭。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署後,蘇聯加緊建立“東線”,通過1939年10月至1940年3月的蘇芬戰爭,蘇聯獲得了芬蘭的部分領土,並獲得了漢科半島的租賃權。 正因為如此,蘇聯當時只知道占領其他國家的領土,完全無視德國的存在。
-
前期,蘇聯主要是想縱容德國向西進入英法等國,但沒想到希特拉發展起來後,先是在法國西部搞了一段時間,然後把槍口對準了蘇聯,有些措手不及。此外,蘇聯當時正在全力以赴建設國內經濟,不想捲入戰爭。
-
二戰期間,德國與強大的蘇聯作戰,主要是為了本國的利益,蘇聯的野心其實在二戰期間就暴露無遺了。
-
主要是因為蘇聯剝奪了德國的利益。 事實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德國只是對鄰國發動了攻擊。 當時,歐洲的英國、法國和蘇聯正處於德國入侵其他國家的邊緣。
德國入侵波蘭後,蘇聯開始以各種理由進入波蘭,占領土地,掠奪資源,瓜分德國肥肉大片,不斷吞併周邊小國,將防線向西移動。 德國一直牢記蘇聯的這些舉動。
-
要徹底壓制這個國家,就是要增加國家的收入,提高國家的實力,改善國家的經濟,讓國家取得更好的發展。 蘇聯的野心在二戰前就暴露出來了,否則就不會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戰。
-
當時,德國並沒有被迫與蘇聯開戰,甚至德國開戰的唯一目的就是進攻蘇聯。
二戰中,有一種說法是德國不想與蘇聯開戰,德國被迫做出這樣的選擇,這直接導致了德國在二戰中的失敗。 事實上,從德國對波蘭的閃電戰開始,德國當時的最終目標就是蘇聯。 儘管當時德國和蘇聯已經簽署了停戰條約,但對德國來說,這只不過是一種拖延戰術。
與蘇聯的戰爭直接導致了德國的失敗。
在德國和蘇聯開戰之前,德國實際上已經贏得了歐洲大部分國家。 因為當時德國剛剛打敗法國,同時又與英國僵持不下,如果不選擇與蘇聯開戰,德國可以投入更多的兵力與英國作戰。 因為雙方的敵人,德國當時在蘇聯也被大敗,這導致了德國在整個二戰中的失敗。
德國和蘇聯沒有被迫開戰。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當時德國的唯一目的是進攻蘇聯。 從德軍閃電戰波蘭的那一刻起,德軍一路東進,最終目標就是蘇聯。 雖然當時蘇聯已經很強大了,但由於當時蘇聯的整體軍備狀況不如德國,蘇聯士兵的訓練能力也不如德國,所以當時的德國敢於直接進攻蘇聯。
當時,德國擴張得非常迅速,但沒有考慮到戰略縱深的問題。 德國進軍蘇聯後,德國在蘇聯戰場上消耗了絕大多數兵力。 <>
總的來說,德國選擇與蘇聯開戰並不是被迫的、不可避免的舉動,這本身就屬於德國當時的戰略政策。 對於歐洲國家來說,當時歐洲很多國家都不是德國的對手,德國想通過攻擊蘇聯來獲得更多的資源。
-
不是被迫束手無策,德國只是想攻蘇聯,贏蘇聯,就這麼簡單。
-
盲目信任的戰略要求和戰術決策促成了這一愚蠢的舉動。
德國選擇兩條戰線作戰,是受到當時環境的影響,雖然是無奈的選擇,但卻是不可避免的。
-
類別: 社會生計>>軍事.
分析:德國輸給了以美英、蘇聯為主的反法西斯同盟,包括蘇聯在內,中國也在其中,實力不足是失敗的主要原因,僅美國的軍事生產能力就超過了德國、日本、 和義大利加起來,英蘇的生產能力也相當強,強者打敗弱者只是時間問題,軸心國的整體實力還不如同盟國。
在戰略上,德國兩面作戰,超越了自己的極限,輕率地進攻蘇聯,卻沒有徹底打敗英國,雖然雙方打仗的理由有100個,雙方不打仗的理由更是1000個,而且沒能控制日本進攻美國,導致美國參戰, 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從戰略上講,德國沒有發展戰略空軍,儘管英國空戰失敗,但空軍實力依然存在,但錯失了發展戰略空軍和空襲的機會,43年後,美國和英國空軍對德國本土進行了大規模空襲, 德國的工業被摧毀,軍隊無法補給,實力不斷下降,後期蘇聯戰場一直以弱兵弱兵力作戰,只有輸有退。
從技術上講,德國太過強調完美,成本太高,靠質量勝於數量,不如蘇軍實用,只要坦克能跑能打,就好,靠數量取勝質量,好老虎抵擋不住狼。
在戰術上,希特拉經常無視軍官的意見,堅持我行我素,就像巴巴羅薩計畫、馬爾他和史達林格勒一樣,導致軍隊使用不善,損失巨大。
德國的失敗甚至能被自己的弟弟西班牙和土耳其看出來,他們不在幫派中,德國冤枉無助,弟弟義大利也不生氣,他會以10比1的比分輸掉,他會先在北非浪費自己的力量,他必須幫助希特拉(隆美爾)。 日本也加入了這個團夥作為最後的手段,並沒有幫助他對抗蘇聯,而是自己去挑釁美國。 最可憐的是日本,也想動蘇聯,不想在張孤峰和諾曼坎的戰鬥中丟褲子,只好動用海軍的力量欺負英法荷,想搶印尼的石油(當時美國以日本侵華為由停止向日本出口石油), 不小心動了美國,地球上人都知道了。
石油,現在3歲的孩子都知道東北地下有很多,不知道為什麼小日本沒有發現,如果有石油,歷史可能是另一種書寫方式,想到這裡,每個中國人都能在夢中笑著醒來,日本鬼子都心碎了。
-
二戰期間,德國想進攻蘇聯,因為這是希特拉給德國人民畫的餡餅。
德國的軍備迅速擴大。 為了支援德國的向外擴張,必須有穩定和充足的資源,只有蘇聯才能滿足德國的戰爭需要。 工業化是蘇聯崛起的重要基礎,在資本主義世界受到經濟危機的沉重打擊時,蘇聯開始加快向外部世界輸出無產階級革命的步伐。
西方世界的想法是默許和縱容德國的崛起,並通過一系列措施將德國和蘇聯推向戰爭,最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從中獲益。面對德國法西斯主義的崛起,蘇聯並沒有坐以待斃,蘇聯領導人約瑟夫·史達林多次向西方發出和解訊號,希望通過與英法結盟來遏制德國法西斯主義的擴張。
二戰期間,對反法西斯陣營貢獻最大的是美國、蘇聯、中國和英國(這真的不是對法國的侮辱,法國在二戰中的表現真的很尷尬),其中中國的角色非常特殊,中國是“四大”中唯一的弱國, 當時完全靠血肉之軀抵抗日軍的虎狼師,所以中國的**很重,1600萬兵民直接在戰爭中喪生,**共計3500萬。
-
主要原因如下:
1、1939年至1940年的芬蘇戰爭給蘇聯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人員損失達100萬,這場戰役充分暴露了蘇軍戰鬥力極低、軍隊組織能力差、大清洗後指揮官素質低下的問題,德軍的實力顯然無法與芬蘭陸軍相提並論。
2、西線的速戰速決,大大增加了德軍最高統帥部對德軍的信心,人們普遍認為法軍是歐洲最強大的軍隊,戰鬥力在蘇軍之上,這支最強大的軍隊在短短乙個多月的時間裡就被殲滅了, 這讓德國最高統帥部高估了德軍的實力。
3、在剛剛經歷了史無前例的清洗運動的蘇聯,經驗豐富的軍隊指揮官被大量殺害,嚴重影響了蘇聯軍隊的實力,這種行為使德國人錯誤地認為蘇聯人將不再支援蘇維埃政權,錯誤地估計了政治形式。
4.低估了蘇聯的後續作戰能力和英美對蘇聯超越意識形態的堅決支援,錯誤地判斷西方會因為意識形態分歧而坐視蘇聯滅亡,而英國在歐洲的一貫政策是縱容德軍東進, 這加深了德國最高統帥部的誤判。
5.從經濟角度來看,蘇聯當時已經是乙個工業化國家,重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相當發達,烏克蘭是蘇聯的糧倉,高加索地區擁有歐洲最重要的油田,頓巴斯擁有最大的煤礦。
一旦德國打敗蘇聯,蘇聯的資源和重工業將為德國的戰爭機器提供更多的血液,德國的主力部隊可以回頭德國,全力進攻英國,進入北非支援隆美爾,只要這些部隊加入隆美爾,英美聯軍就會被打敗, 德國能夠掌握蘇伊運河,占領英國的命脈,保證德國的資源線,讓德國進入中東,獲得更多的石油,在這種環境下,德國海軍肯定會建造大量的主力艦,征服英國只是時間問題,美國進攻美國也只是時間問題, 而美國所有主力都在太平洋與日本作戰,如果在大西洋遇到德國,他們肯定會失敗,
如果蘇聯在二戰中被德國占領,那麼亞太地區也會淪陷。 我認為最大的假設是,美國將被迫與德國妥協以談判停戰,然後整個世界將被德國和日本瓜分,除了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