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戰役順序的原因

發布 軍事 2024-05-05
9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遼瀋戰役是第一次戰役。

    淮海之戰是第二次戰役。

    平津之戰是最後一戰。

    當時,東北是全國唯一乙個軍力超過國民黨的地區。 因此,中共軍委選擇了東北決戰的第乙個戰場。 東北地區的重要性在於,它不僅是我國重工業最發達的地區和最大的糧食產區,而且是日本侵略軍占領的第一片地區。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東北地區成為國民黨與共產黨和兩軍爭奪的焦點。 淮海戰役是在東北和中原解放後發起的,民族形態已經是1:1。

  2.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在遼瀋戰役中,我軍以一萬人為代價,殲滅了國民黨軍隊1個“土匪”總司令部、1個指揮所、4個軍司令部、11個軍司令部、33個師,連同各特種部隊和地方保安隊,共計1萬人多,其中被俘敵30.62萬人,傷亡5.68萬人,起義2.6萬人。 和 83,000 人投降。

    平津之戰。 1949年1月10日,中國共產黨決定成立平津陣線總戰線委員會,由**、***、***三人組成。 當東部的天津守軍拒絕接受和平整編時,1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以強大的兵力向天津發起總攻,東北野戰軍集中5個縱隊、22個師、34萬人,由劉亞樓指揮,經過29個小時的激戰,攻克了這座防禦嚴密、守衛重兵的大城, 國民黨駐天軍10個師的13萬人全部全殲,天津衛戍司令員陳昌傑被俘。

    平津之戰歷時64天,殲滅和重組國民黨軍隊52萬餘人,我軍損失1萬餘人。 基本上解放了華北全境。

    淮海戰役始於1948年11月6日,結束於1949年1月10日,我軍參戰60萬大軍,敵人先後出動80萬大軍,歷時65天,消滅敵敵555萬餘人。

  3.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以中國共產黨為首的中國共產黨科學分析戰局,及時抓住戰略決戰的有利時機,先後組織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與蔣介石集團進行了空前的戰略決戰,取得了偉大勝利。 從1948年9月12日開始,東北人民解放軍集中70萬主力,發動遼瀋戰役,解放了東北全境,中國革命形勢進入了新的轉折點。 1948年11月6日,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和部分地方武裝力量共計60萬人,發動淮海戰役,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廣大地區。 1948年11月23日,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陣亡。

    第2、第3兵團共計100萬兵力,聯合發動平津戰役,基本解放了華北全境。 三大戰役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的主力軍事力量,為全國解放奠定了基礎。

  4.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三大戰役按時間順序排列:遼瀋戰役是第一次,淮海戰役是第二次,平津戰役是第三次。

    遼瀋戰役始於1948年9月12日,結束於1948年11月2日。

    淮海戰役始於1948年11月6日,結束於1949年1月10日。

    平津戰役始於 1948 年 12 月 5 日,結束於 1949 年 1 月 31 日。

    平津戰役的目的是先攻兩端,再攻中,以達到切斷敵人退路,徹底殲滅保衛平津的敵人的戰略目標。

    平津戰役前,以當時敵我雙方的形勢來看,東北全境已基本解放,第四野戰軍大量進關,平津境內的敵人不可能北逃,解放軍濟南戰役切斷了敵人南逃的去路。 因此,就平津的守敵而言,只有經張家口向西逃,經塘沽逃出海的可能。 先兩手出擊,就是切斷傅作義在平津地區防禦敵人的所有退路,達到全殲滅他的目的。

  5.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三大戰役分別是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

    1.遼瀋戰役。

    1948年9月18日,第四野戰軍發動遼瀋戰役,東北野戰軍在**、***的指揮下開始進攻晉國。 蔣介石匆忙調集華北、山東部分兵力組建東進軍,與瀋陽主力組成西進軍,兩條路線增援錦州。

    10月16日,遼兵團的師圍完成,經過兩天一夜的激戰,敵十萬人被全殲,廖藥祥被俘,東北野戰軍追擊勝利,11月2日解放了瀋陽和營口。 整個東北都解放了。

    遼瀋戰役歷時52天,殲敵10000人,解放軍在人數上也比國民黨軍隊有優勢,使中國革命形勢的發展迎來了新的轉折點。

    2.淮海之戰。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以海州,西為商丘,北至臨城,以南為淮河,在華東和中原野戰軍廣大地區進行的第二次戰略進攻戰役。

    在這場戰役中,我軍60萬大軍參戰,敵軍先後出動80萬大軍,歷時65天,殲敵1萬餘人。

    淮海戰役殲滅了蔣介石在南線的精銳部隊,基本上解放了華東地區和長江以北的中原地區,使國民黨反動統治的中心南京處於人民解放軍的直接威脅之下。

    3.平津之戰。

    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在北平、天津、張家口地區對國民黨軍隊進行的第三次戰略進攻戰役,也是戰略決戰的最後一場重大戰役。

    1948年12月初至1949年1月31日,遼瀋戰役結束,淮海戰役勝利發展,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率先出戰。

    第2、第3兵團共計100萬人,聯合發起了平津戰役。 1949年1月31日,傅布運動後,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北平被宣布和平解放。

    平津之戰歷時64天,殲滅並重組國民黨軍隊52萬餘人,基本解放了華北全境。

  6.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三大戰役是指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革命軍在1月至10月進行的戰略決戰,包括遼瀋、淮海、平津三戰。 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歷時數日,共萬人為起義而戰,投降,接受和平整編,殲滅國民黨正規師和正規師。 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消滅了。

    三大戰役的勝利,為全國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7.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淮海戰役、遼神戰役、平津戰役。

  8.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9. 匿名使用者2024-01-20

    第一次淮海戰役、第二次平津戰役、第三次渡江戰役。

相關回答
10個回答2024-05-05

《三國演義》。三大戰役是: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