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祖國最北端。
-
大興安嶺地區是黑龍江省的乙個地區。 全區轄4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2個縣,總面積10000平方公里(嘉格大旗區、松嶺區轄區屬內蒙古自治區,總面積1萬平方公里,佔轄區總面積,常住人口1萬人。
大興安嶺片區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大興安嶺東北坡,是中國最北端的地級行政區,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大興安嶺地區是國家重點國有林區之一,也是天然林主要分布區之一,也是我國僅存的寒溫帶光輝針葉林區和僅存的寒溫帶生物基因庫。 在德布幹和大興安嶺兩條成礦帶發現了大量大中型礦石,如漠河沙寶墾金礦、新林塔源鉛鋅礦等。
2020年,大興安嶺地區GDP總值將達到1億元,比上年可比增長。 從三大產業來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億元,有所增長; 第二產業增加值1億元,有所增長; 第三產業增加值1億元,呈下降趨勢。
-
大興安嶺位於中國東北,主要橫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和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的兩個省級行政區和五個地級行政區。
東北始於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區漠河市北部黑龍江主河道南岸,西南止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北部的西拉木倫河上游河谷,呈東北-西南走向。
地理坐標為北緯43°至北緯53°30,東經117°20至東經126°,全長1400公里,平均寬度約200公里,海拔1100-1400公尺,總面積10000平方公里。
位置領域。 大興安山脈以興安盟境內的陶爾河為界,分為南北兩段。 北段長約770公里,地形自北向南逐漸隆起,第二峰位於興安盟阿爾山摩天嶺,海拔數公尺。
山的東、西兩側是嫩江右岸支流和二古納河水系發源地,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主要以興安落葉松為主的針葉林,主要樹種為興安落葉松, 樟子松、紅雲杉、樺樹、蒙古櫟、楊樹等,是東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和國家森林保護區。
南段又稱蘇克西路山,全長約600公里,大部分為草原植被。 大班-林東-魯北-烏蘭哈達線以東,低山地區坡度緩,山谷寬闊,寬闊的山盆與河谷平原交織,是極好的草牧場。
-
大興安嶺位於黑龍江省,大興安嶺位於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東北部,是中國最北極的國有重點森林和天然林主要分布區之一,也是中國寒溫帶唯一的光鮮針葉林分布區。 它也是中國寒溫帶僅存的生物基因庫。
北起黑龍江大嶺,南至西拉木倫河上游河谷,東北-西南走向,全長1200多公里,寬200-300公里,原始森林茂密,地理上是內蒙古高原與東北平原之間的分水嶺, 行政區劃是內蒙古自治區(以下簡稱內蒙古)與黑龍江省(以下簡稱黑龍江省)的分界線。
黑龍江省概況
黑龍江省被稱為黑色。 省會是哈爾濱。 位於中國東北,是中國最北端、緯度最高的省份,西起121°11,東起135°05,南起43°26,北起53°33,東西橫跨經度14度,南北緯度10度。
它北面和東面與俄羅斯隔江相望,西面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南面與吉林省接壤。
全省國土總面積10000平方公里(含嘉格大旗、松嶺區),居全國第6位,邊界長1000公里。 黑龍江省地貌特徵為“五山一水一草三田”。 地形一般以西北、北、東南為高,東北、西南為低,主要由山地、高原、平原和水面組成。
-
大興安嶺位於黑龍江省,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黑龍江省西北部,是中國儲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原始森林,是內蒙古高原與松遼平原之間的分水嶺。
大興安嶺東側的遼河水系、松花江、嫩江水系和西北黑龍江源頭和支流的分水嶺以及山脈南段西坡的水流入蒙古高原。
大興安嶺地形西高東低,位於地形第二階梯東緣,二階梯與三階交界處,大興安嶺山脊東為第三階地,西為第二階地。 大興安山地貌的形成具有明顯的不對稱形態。 全區大體地形為東北、西南,屬於淺丘陵區。
北部、西部和中部高處。
-
興安山位於黑龍江兩岸,即大興安山。
在嫩江以西,小慶安山脈。
它位於嫩江以東。
興安嶺地區位於黑龍江兩岸,主要由大興安山、小興安山和外興安嶺組成。 此外,位於俄羅斯的黑龍江以北被稱為跨興安嶺,在俄語中被稱為斯塔諾夫山脈。
大大小小的興安山脈,北起黑龍江岸邊。
它到達松花江岸邊和南部的西拉木倫河上游,這是中國古老的山脈之一。
大慶安山脈地區。
總面積10,000平方公里。
大興安嶺是興安嶺的西部組成部分,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和黑龍江省西北部。
松遼平原的分水嶺。
大興安嶺北起黑龍江省漠河市。
北臨黑龍江之濱,南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北至西拉木倫河上游河谷,東北-西南方向,地理坐標為北緯43°至北緯53°,東經117°20至東經126°,全長1400多公里,平均寬度約200公里,海拔1100-1400公尺。 總面積10000平方公里(其中內蒙古自治區約24萬平方公里,黑龍江省約10000平方公里)。
以上內容參考《大百科全書-興安山》。
-
大興安嶺位於黑龍江省。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片區共有4個區、1個縣級市、2個縣,轄區總面積10000平方公里(其中嘉格大旗區、松嶺區土地權屬內蒙古自治區)。 截至2020年11月1日,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大興安嶺地區常住人口1萬人。
本帶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大興安嶺東北坡,是中國最北端的地級行政區,屬溫帶季風氣候。 大興安嶺地區是國家重點國有林區之一,是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區之一,也是我國寒溫帶的光輝針葉林區,也是我國僅存的寒溫帶生物基因庫。
大興安嶺地區已發現40多種礦產,共設礦點584處,其中礦床119處,礦點256處,礦化點和線索點209處。 大興安嶺地區的自然植被型別為泛北衝極植物區系、歐亞森林植物亞區、寒溫帶針葉林和落葉林區。 木本植物有100種,其中喬木28種。
全區共查出維管束野生植物92科371屬900餘種。 野生經濟植物佔60%。
大興安嶺的岩漿和複雜的構造變化也形成了豐富的地下礦產資源,大地的力量豐富了大興安嶺的“內部”,使其成為中國最重要的成礦帶之一。 這些礦物標誌著岩漿和地下水的活躍帶,如坐標,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大興安嶺,僅在黑龍江地區就有611個礦田。 這片土地面積僅佔中國國土面積的3%,卻蘊藏著全國25%的礦產。
以上內容參考大八行嶺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