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格爾對藝術本質的理解也是建立在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之上的。 黑格爾美學思想的核心是“美是觀念的感性表現”,同樣將藝術的本質歸因於“觀念”或“絕對精神”。
-
黑格爾的核心思想是,一切都是自給自足的,包括思想、宗教、藝術、科學、經濟、制度和社會,都處於變化狀態。 事物變化的根本原因是,每一種情況都存在矛盾。
黑格爾美學思想的核心內容是“美是觀念的感性表現”。
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著名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家、唯美主義者和辯證法家,出生於德國斯圖加特。 黑格爾認為絕對精神是世界的原始原則。 絕對精神不是超越世界的東西,自然、人類社會和人類的精神現象都是它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表現。
因此,事物的替代、發展和永生的過程就是絕對精神本身。 他認為,“絕對理念”是宇宙的源泉,是萬物的基礎。
世界的運動是“絕對理念”自我發展的結果,他認為自己的哲學是“絕對理念”的最高表現。
-
海德格爾美學思想的重要概念包括真實性、清晰性和本在性。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1889年9月26日-1976年5月26日)是德國哲學家。 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他出生於德國西南部巴登弗萊堡附近的梅斯基爾希的乙個天主教家庭,在德國梅斯基爾希去世。
他的父親弗里德里希·海德格爾(Friedrich Heidegger)是該鎮天主教堂的牧師,他的母親也是天主教徒。 1903 年至 1906 年,在天主教會的支援下,他在梅斯基爾奇以南 50 公里的康斯坦茨上中學,為他未來的牧師生涯做準備,1906 年至 1909 年,他就讀於弗萊堡的文理學院。
在這六年中,他學習了希臘語,此後他每天都在閱讀希臘語原文,除了戰爭年代。 他還學習了拉丁語。 1907年,海德格爾暑假回國時,借用了康斯坦斯·布倫塔諾三一教堂神父的著作《論亞里斯多德以來存在的多重意義》,對存在的意義問題產生了興趣,這成為他一生哲學生涯的起點。
1909年,他進入弗萊堡大學,在那裡學習了前兩年的神學,輔以哲學,然後在1911年決定放棄牧師的職業,專攻哲學,追隨胡塞爾進入現象學領域。 1913年夏天,在亞瑟·施耐德(Arthur Schneider)的指導下,他完成了博士學位“心靈主義的判斷學說”。
海德格爾的哲學伴奏思想:
個人是世界的存在。 在所有哺乳動物中,只有人類有能力意識到它們的存在。 它們不是作為與外部世界相關的自我而存在,也不是作為與世界上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本體而存在。
人類因世界的存在而存在,而世界因人類的存在而存在。
海德格爾還認為人類處於矛盾狀態,以不可避免的死亡為前提,這導致了痛苦和恐怖。 他們不得不承認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然後一切都不復存在。 我們的存在既不是我們自己的,也不是我們的選擇。
存在是強加給我們的,並將持續到我們死去。
海德格爾的哲學對現代存在主義心理學,尤其是對存在主義心理學產生了強烈的影響。賓斯萬格的心理學特別有影響力。 他把海德格爾的世界存在觀作為存在主義心理學的基本原則。
他的存在主義思想也對未來心理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啟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