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時期,有兩個蜀國,那麼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呢?

發布 歷史 2024-05-10
23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蜀國“? 劉備的三國時期的蜀國? 不不不不,劉備的那個叫舒寒。

    而在後世,當年有五朝十國的時候,居然還有蜀國,而且還有兩個,這兩個蜀國是怎麼建立起來的,為什麼叫蜀國呢? 這兩個蜀國之間應該有一些關係。 後蜀五代十國的知名度與同時代的南唐王朝大相徑庭,其實我對這兩個蜀國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南唐是因為當時知道君主李煜,知道後蜀是因為華夫人。

    我小時候就學過所有關於文學的知識。

    五代十國時期,蜀國前後曾有過兩次分裂政權。 公元907-925年,高祖王建立了蜀國,被後唐王朝滅亡。 公元933-965年,高祖孟志祥建立的蜀國被北宋滅。

    因為以上兩個蜀國在時間上相繼相繼,為了區分,都冠以前蜀國和後蜀的稱號。 國家名稱前面有乙個方向詞,以更好地區分哪些政權。

    如果只從劃分區域的角度來看,侯蜀幾乎是抄襲了前蜀的模子。 二殊國別無選擇,只能放在蜀國最大的城市成都。 而蜀國最大的敵人顯然是來自中原,這意味著蜀國必須以漢中要塞作為通往成都的門戶。

    而要穩住漢中,最好拿下渭水西部的重要城鎮鳳翔。 不過,中原王朝非常重視鳳翔的戰略地位,蜀國從未贏得過。 王健時代,有個軍閥叫李茂真,他抓住了於鳳翔。

    在孟志祥時代,鳳翔已經歸後唐所有。 於是,蜀國只能放棄占領鳳翔的計畫,占領鳳翔以西的另乙個重要城鎮欽州(甘肅天水附近)。 有了欽州,蜀兵就可以從西線保護漢中,對蜀國的戰略意義十分重要。

    五代十國兩個蜀國在地理上聯絡很緊密。

  2.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其實在五代十國時期,出現的兩個蜀國,只是因為當時的君王同姓,同時都覺得自己可以用蜀這樣的國名,所以才有打名字的局面。

  3.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我不認為五朝十國中出現的兩個蜀國之間有很大的關係,兩個蜀國相繼出現,它們並不是作為傳承而存在的。

  4.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我覺得這應該是一種合作關係,因為兩個蜀國可能被乙個蜀國本身分散開來,這樣如果當時發生戰爭,他們就可以有實力幫助另乙個。

  5.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我覺得兩人叫蜀族,都是傳承,畢竟都是姓族,而且主要是蜀族人建立的。 沒有忘記基本面,所以有兩個蜀國。

  6.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兩個蜀國是世襲關係,而且位置在四川盆地,而且有一位很有名的華夫人,雖然是小藩國,但也是乙個繁榮的時代。

  7.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我認為是繼承關係,這是朝代更迭的必然結果,所以這兩個朝代在名稱上肯定會有區別,因為它們都是在蜀國建立的,如果分成一方,一般都會在建國的地方設定為國名。

  8.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兩個蜀國應該屬於合作關係還是繼承關係,具體是什麼關係,我個人不太清楚,也許是前輩後輩。

  9. 匿名使用者2024-01-20

    五代十國之後的蜀國與同時代的南唐王朝截然不同,兩蜀國之一就是南唐王朝的皇后李怡國。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19

    兩個蜀國,為了區分,前蜀國和後蜀國是有區別的,兩個蜀國相繼建立,前蜀國存在了18年,後蜀國存在了32年,關係是地理位置沒有變化。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18

    他們之間應該有合作關係,兩個蜀國必須一起合作,然後一起對抗天下,所以必須是合作關係。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17

    是前後的關係,前蜀和後蜀也繼承了蜀旅鄭華國的歷史,也影響了歷史的發展和程序。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16

    後蜀(934 966)前蜀(公元907年925年,前蜀和後蜀一直以蜀為國名,陸靈封前蜀相當於後蜀的前身,即改了王治的國名,換了一位統治者,這其實類似於西漢與東漢和胡初的關係。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15

    前蜀是王健立的,後者是孟志祥創造的,後來孟志祥遲遲不見,直接參與了後唐滅前蜀的戰役,這兩支勢力前後都定勢,境內包括今四川, 陝西、甘肅等地。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14

    這是一種繼承關係,因為後蜀的開國皇帝參與了消滅前蜀的戰爭,即謀權篡位。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13

    它們都是在蜀國建立的,而且是以土地為基礎的,區別於王堅建立的蜀國和孟志祥為國森建立的蜀國,前者叫前蜀國,後者叫後蜀國。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12

    古代蜀國與蜀國無關,只是在地理位置上有重疊。

    1.古蜀,又稱古蜀國或蜀國,歷代朝代繁多,不同時期發展起來的文化有寶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十二橋文化,西元前316年被秦國滅亡,蜀族的祖先是蜀山氏,蜀山氏和蠶叢氏來自閩江上游, 是古代羌人的乙個分支 據文獻記載,古蜀國最早的祖先是蠶叢、白昊、玉玉,三代,次高是帝王帝都玉、龜令或蒲澤,然後開悟。詩人李白感嘆:蠶魚,建國何等空白。

    長期以來,它的歷史一直陰雲密布,迷霧重重,成為讓人難以捉摸的謎團。

    2.蜀國,蜀漢的別稱。 公元221年,劉備在四川成都稱帝,劉備延續漢朝政權稱國為漢,歷史上稱為蜀漢,又稱季漢。 歷史上,為了區分東漢和西漢,它被稱為蜀漢和季漢,因為曹魏和西晉不承認其國名是漢,所以被稱為齊拉仿蜀,蜀成為其俗稱。

    蜀漢從趙烈皇帝劉備開始,最後繼位第二任皇帝劉禪,一共四十三年。 在鼎盛時期,該局占領了荊州和益州。 三國之一,主要擁有益州、漢中、南蠻等地。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11

    這裡沒有現成的資訊,但我們可以自己計算。 當然,我承認這個計算不是很嚴謹,如果不是嚴謹的話,只能提供乙個粗略的參考值。

    到目前為止,我找到的關於梁書人口的唯一資訊,**百科全書 - 公元965年,後書。

    人口是534029戶,所以從這個人口資料開始。

    這裡我們首先要說五代十國。

    另乙個國家——北漢王朝。

    因為北漢需要用幾個國家的力量撼動中原,所以其政策是第一位的。 在其他國家,兵農比例只低不高。 公元979年,北漢人口為35250戶,雖然其兵力不準確,但根據歷史事實,在高平之戰這樣的決戰中,北漢出兵3萬,兵力應該在5萬左右。

    換句話說,家庭數量(注意不是人數):士兵人數是:1

    由此可以算出,後州的最大兵力是75萬人——顯然不可能。

    因為75萬是理想條件下(地形平坦、規則穩定、交通便利)短時間內可以維持的最大動員量,但這種情況在實際情況下不太可能發生。 因此,有必要考慮歷史上士兵和農民與其他蜀政權的比例。

    三國的舒漢。 人口28萬戶,鎧甲兵(即兵)10萬(《三國志》蜀編年史第三卷注引王室的《蜀記》,即戶數:兵力=:1

    得出的結論是,後州軍有18萬人。 當然,侯蜀不是北漢,國家腐敗嚴重,國情遠不如前蜀漢,或者說同時代的北漢岌岌可危。 所以,蜀軍在十萬左右更為合適。

  19. 匿名使用者2024-01-10

    古代蜀國與蜀國無關,只是在地理位置上有重疊,僅此而已。 古蜀國,又稱古蜀國或蜀國,字面意思是葵蠶國[1],是四川盆地長期存在的乙個古國,歷代朝代繁多,不同時期發展起來的文化有寶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十二橋文化等。 西元前316年被秦國摧毀。古代蜀族的祖先是蜀山氏族,有一種觀點:

    蜀山氏和蠶叢氏起源於閩江上游,是古代羌人(語言上屬於藏緬語系)的乙個分支。 位於四川西北部茂縣縣的瀛盤山遺址可追溯到西元前 3500 年至西元前 3000 年左右。 出現了大型中央定居點、密集的房屋地基和多個人類祭祀坑。

    據文獻記載,古代蜀國最早的祖先是蠶叢、白昊、於炎,三代後是帝王帝杜禹、龜陵或蒲澤,隨後是啟蒙。 這些皇帝的名字奇特,史料稀少,正如詩人李白所感嘆:“蠶叢和魚為建國而茫然”,長期以來,他們的歷史被雲霧籠罩,成為困擾人們的不可解之謎。

    蜀國,蜀漢的別稱。 公元221年,劉備在四川成都稱帝(蜀),劉備稱國為“漢”,延續漢朝政權,歷史上稱為蜀漢,又稱季漢。 歷史上,為了區分東漢和西漢,它被稱為“蜀漢”和“季漢”,因為曹魏和西晉不承認其國名為“漢”,所以稱其為“蜀”,“蜀”成為其俗稱。

    蜀漢(221-263)從昭烈帝劉備開始,最後繼任第二任皇帝劉禪,共四十三年。 在鼎盛時期,它占領了荊州和益州。 三國之一,主要擁有益州、漢中、南蠻等地(今四川、雲南、貴州北部、陝西漢中舊府一帶)。

  20. 匿名使用者2024-01-09

    古代蜀國是西周時期的封建國家,蜀國是劉備建立的,正式國名是漢,因為位於蜀國,後世又叫蜀國。

  21. 匿名使用者2024-01-08

    前蜀是中國五代十國時期的乙個政權。 它成立於公元 907 年,結束於公元 925 年,歷時 18 年,是五代時期乙個相對短暫的政權。 以下是前蜀政權的一些特點:

    位置:前蜀國的領土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四川省和重慶市。 由於地處西南邊境,與其他政權隔絕,前蜀政權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相對獨立。

    統治者:前蜀開國皇帝王堅是一位出身卑微的將軍,他最終通過一系列政治手段和軍事行動奪取了成都地區的政治控制權,建立了前蜀政權。 後來的皇帝都是王建的兒子或親戚。

    政治制度:前書的政治制度比較特殊,它採用類似軍政合一的制度,實行政軍統一指揮管理。 此外,乾書還設立了類似於現代內閣制的機構,協助皇帝處理政務。

    文化藝術:蜀前時期,成都成為文化藝術中心。 昔日蜀王室和貴族注重文化教育,眾多文人、作家聚集在這裡,創作了大量的詩歌、繪畫和文學作品。 其中,李燁、杜甫、白居易等人最為出名。

    經濟發展:蜀前時期,成都經濟相對繁榮,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特別是茶葉、絲綢、鐵器和瓷器的生產成為前蜀的主要經濟支柱。

    總之,前蜀政權雖然短命,但在政治、文化、經濟方面都有一定的發展和成就,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22. 匿名使用者2024-01-07

    前蜀國的創始人王堅原本是市場上的流氓,後來潛入沙軍,成為李唐王室和權貴宦官的心腹,在長安淪陷時護送皇帝入蜀避難。 他依靠朝廷的信任,一步步占領了四川的縣縣,早在唐朝滅亡之前就成為了當地的皇帝,從而在唐末五代初的亂亂中拯救了四川免於災難。 由於他創立的前蜀社會穩定,吸引了大批中原富豪在此定居,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四川盆地從五代到兩宋的繁榮,很大程度上都得益於王健在這裡的經營。

  23. 匿名使用者2024-01-06

    據現有資料顯示,早在一萬年前,成都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能查到的歷史大約有4500年,著名的寶盾文化、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就能證明他的悠久歷史。

    3000年前,成都是古蜀國的首都,這個獨特的名字就是“成都”。 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成都地名,在戰國晚期出土的文物上,四川盈境出土的銅矛,清川出土的銅戈,都有“成都”字樣表示茶。 “成都”最早的文獻記載在西漢的《史記》和《蜀王本紀》中。

    自從“成都”這個名字之後,這座城市就再也沒有改過名,這是中國所有大城市的唯一記錄,當然,成都在歷史上也有一些別名,比如“龜城”、“晉城”、“榮城”。

    那麼“成都”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目前,理論很多,最常見的是在宋代的《太平環宇記》中:“成都縣,漢古縣”。

    蜀從梁山到周台琦,一年進城,兩年逗成都,因為成都的名字。 這種解釋是歷史上最早的解釋之一。

    但關於它是否正確,還是有很多爭議,因為有轉述古代舜帝故事的嫌疑:“一年住成州,兩年進義,三年成都”,這個故事中的成都並不是指成都,根據這個說法, 很多大城市都稱得上是“成都”,更重要的是,秦國之前的古蜀國有自己的文化和語言體系,他們有自己的文字和語言,古人稱“蜀左言”,而當時的中原則叫“墨通書軌”,成都怎麼可能用中原土豆飢民的語言來稱呼自己的首都呢?

    更可數的回信是,“成都”來自古代蜀族的語言,古代蜀族是羌族的後裔,在古羌語中,地域和地區被稱為“首都”,古籍中有許多以“首都”為地名的古代蜀地名, 如瓊都、新都、武都、西都等,“成都”的首都很可能是古蜀語中“地方”的意思,而古蜀語“成”的發音相當於現代漢語的“du”,蜀族人的“蜀”字在古代也發音為現代漢語的“du”音。因此,成都的“成”很可能是“蜀”,而“成都”應該是指“蜀人居住的地方”。

相關回答
8個回答2024-05-10

五代十國是“五朝”和“十國”的統稱,有時也被稱為“五朝”,一般認為是從公元907年朱溫滅亡唐朝到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的歷史時期。 五代十國示意圖(943年)。 >>>More

5個回答2024-05-10

五代十國(907-979)是中國歷史上的乙個時期,從唐朝滅亡開始,到宋朝統一中國結束。 這一時期分為五個王朝(907-960)和十個王國(907-979)。 五代十國本質上是唐朝封建分治和唐朝晚期政治的延續。 >>>More

11個回答2024-05-10

唐朝滅亡後才開始的五朝十國。

唐朝在五代被後梁滅亡。 >>>More

7個回答2024-05-10

五代人,十國名人。

張成業, 康俊麗, 鄭麥思, 王健, 楊興密, 朱溫, 劉守光, 楊世厚, 景翔武一, 馬尹, 李茂珍, 高繼興, 王彥, 王先志, 徐溫, 鄭敖, 李思源, 劉寅, 郭崇濤, 孔倩, 景瑾, 鬥雪橇, 馮道, 孟志祥, 李存茂, 朱友珍, 魏仁普, 薛元賢, 邱世良, 範震, 張全義, 崔寅, 錢迪, 任 環, 王艷秋, 楊乾珍, 景浩, 安崇志, 趙在麗, 劉雲, 錢元軍, 李宇, 徐志和, 劉彥詩, 景堂, 金高祖, 安崇榮, 李守珍, 景彥光, 段思平, 李浩, 劉志遠, 劉敏, 侯漢高祖, 桑維涵, 杜崇偉, 慕容彥超 劉仁戰, 王軍, 韓玄齋, 郭偉, 周太祖. >>>More

13個回答2024-05-10

五代十國十國中,除北漢北部的山西外,其餘九國都在南方。 它們指的是占領四川和重慶的前蜀和後蜀,占領淮南、江南和江西的吳和南唐,占領湖南和貴東的楚,占領浙江和蘇州的吳越,占領福建的福建,占領廣東和廣西南大部分地區的南漢,以及占領湖北江陵的景南。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