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認為是知識經濟。
-
從時間的發展來看,“資訊經濟”一詞先於知識經濟。
1973年,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在他的《後工業社會的到來》(The Coming of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一書中發展了它。"資訊經濟"概念。 貝爾認為,發達國家已經從前工業社會發展到工業社會,最終發展到後工業社會。 在新的社會階段,經濟活動的基本戰略資源、工具、工作環境、文化觀念都發生了一系列變化。
知識經濟理論形成於20世紀80年代初。 1983年,美國加州大學教授保羅·羅默(Paul Romer)提出“新經濟增長理論”,認為知識是可以提高投資回報率的重要生產要素。 “新經濟增長理論”的提出,標誌著知識經濟理論的初步形成。
資訊經濟和知識經濟是有區別的:
(1)資訊經濟主要是以資訊科學技術為基礎的經濟,而知識經濟是以科學技術為整體的經濟。
(二)資訊經濟和知識經濟都是知識密集型經濟,但知識經濟所包含的內容範圍更廣,不僅包括資訊產業,還包括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
(3)資訊、知識、資訊經濟、知識經濟等相關概念仍存在層次差異。
知識經濟與科學的關係:
在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
首先,科學技術在經濟發展中起著主要的變革作用。 現代科學技術廣泛滲透到經濟活動和社會生產的各個環節,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科學技術不僅使經濟在數量上、規模上、速度上迅速增長,而且使經濟有了質的飛躍,經濟結構、勞動結構、產業結構、經營方式都發生了變化。
第二,科學技術在生產力要素中起著第一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科學技術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進入人類生產,使生產力成為乙個複雜的系統。 在這種制度下,它不僅直接體現在生產力上,而且作用於其他因素,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促進生產工具和生產過程的進步,擴大勞動物件的種類和種類,從而成為促進社會生產力的重要力量。
第三,現代科學使管理越來越科學化、現代化。 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中,物質要素和人要素的有機結合,即管理,是把潛在生產力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關鍵。 科學技術與經濟的廣泛結合,使管理成為生產力的重要範疇。
傳統的白酒釀造,又稱酒麴釀造,是指以全穀物為原料,曲作糖化發酵劑的蒸餾酒。 釀造過程如下:原料浸泡、初蒸、燉谷、再蒸、撒冷、加曲、包裝栽培、槽式、桶發酵、蒸餾、成品酒。 >>>More
邁阿密熱火隊在21日的NBA總決賽第5場比賽中成功衛冕主場榮譽,以4-1的總比分擊敗俄克拉荷馬城雷霆隊,奪得2011-12賽季總冠軍,也是隊史第二個總冠軍。 熱火隊的“三巨頭”合砍70分,“小皇帝”詹姆斯拿到“三雙”,被評為“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 >>>More
網際網絡已經發展了20多年,大家都習慣了在瀏覽器位址中輸入http格式。 但在未來,HTTPS最終將取代HTTP,成為傳輸協議行業的“新寵”。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