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取不是用來儲存資料的,用大白話來說,處理器速度和記憶體速度的差異太大,顧名思義,快取起到了緩解匹配的作用,就像我們的大型機械裝置不能直接由電機驅動而需要減速機一樣。
-
硬碟,8M,記憶體,512K,CPU,386 - 執行DOS非常困難。
-
CPU快取,又稱靜態隨機存取儲存器:由於其結構複雜、成本高、功耗高,無法設計大容量。 這只能通過動態隨機存取儲存器來補償。
Xbox One 的 APU 為 32MB,很多。
-
每個 CPU 都有自己的 L1 快取和 L2 快取。
這個“級別”只是乙個單位,每個處理器都有,都對應著對應的數值,一般以KB和MB為單位,一般數值越大越好!
-
一般來說,同系列的CPU快取越大,效能越強,不同的系列是沒有可比性的,比如4800+,秒慢是512*2,PD915秒慢是4M之多,但效能不一定比4800+強。
現在高階 CPU 有三個慢速,通常比只有兩個慢速的 CPU 強得多。
AMD的FX5000在核心開啟前只有兩個慢速,但是在核心開啟後,可以開啟三個慢速,所以效能提公升了很多。
-
== 兩者都只有兩個快取。 1 級和 2 級。
-
快取是為了解決 CPU 速度和記憶體速度之間的速度差異。
記憶體中最常訪問的資料和指令被複製到CPU的快取中,這樣CPU就不能經常像“蝸牛”一樣去慢速的記憶體去檢索資料,CPU只需要去快取檢索,快取速度比記憶體快得多。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
1.因為快取只是記憶體中一小部分資料的副本,所以當CPU去快取找資料時,也會找不到(因為資料不是從記憶體拷貝到快取的),那麼CPU還是會去記憶體找資料, 這樣系統的速度會變慢,但CPU會將資料複製到快取中,這樣下次就不要回到記憶體中了。
2.因為隨著時間的變化,最常訪問的資料不是靜態的,也就是說,剛才不頻繁的資料在這個時候已經需要頻繁訪問了,而剛才最頻繁的資料又不頻繁了,所以快取中的資料應該按照一定的演算法進行頻繁的替換, 從而確保快取中的資料是最常訪問的。
3.關於 L1 和 L2 快取。
為了區分這兩個概念,我們先來了解一下RAM
RAM和ROM是相反的,RAM是斷電後資訊消失的一種,斷電後ROM不會消失。
RAM有兩種型別,一種是靜態RAM和SRAM; 一種是動態RAM,DRAM。 前者的儲存速度比後者快得多,我們現在使用的記憶體通常是動態RAM。
有菜鳥表示,為了提高系統的速度,僅僅擴充快取是不夠的,擴容越大,快取的資料越多,系統速度越快。
快取通常是靜態RAM,速度非常快,但是靜態RAM整合度低(儲存相同的資料,靜態RAM的體積是動態RAM的6倍),**高(相同容量的靜態RAM是動態RAM的4倍),可以看出,將靜態RAM擴充套件為快取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行為, 但是為了提高系統的效能和速度,我們必須擴充快取,這樣才有乙個折衷的方法,不是擴容原來的靜態RAM快取,而是新增一些高速動態RAM作為快取,這些高速動態RAM比常規動態RAM快,但比原來的靜態RAM快取慢, 我們把原來的靜態RAM快取稱為1級快取,後面新增的動態RAM稱為2級快取。
L1 和 L2 快取的內容都是記憶體中經常訪問的資料的副本(對映),它們的存在都是為了減少高速 CPU 對慢速記憶體的訪問。
通常,CPU按照查詢資料或指令的順序搜尋資料或指令:先在一級快取中找到,在二級快取中找到,然後在二級快取中找到,如果找不到,只能在記憶體中找到。
-
這是快取
cache n.快取 一種特殊的記憶體子系統,其中複製常用資料以快速訪問。 記憶體的快取儲存器儲存了經常訪問的RAM位置的內容以及這些資料項的儲存位址。
當處理器引用記憶體中的位址時,快取會檢查它是否存在。 如果儲存此位址,則資料將返回給處理器; 如果未儲存位址,則執行常規記憶體訪問。 由於快取總是比主RAM記憶體快,因此當訪問RAM的速度比微處理器慢時,通常會使用它。
-
對於不同的 CPU,兩個快取有不同的用途。 但一般來說,快取是CPU需要緊急處理資料的地方,當CPU想要處理某些東西時,快取就開始儲存資料,並且由於快取速度非常高,CPU可以相當快地讀取資料。
因為快取容量相當小,但是當快取中的資料被處理並且沒有時間重新填充時,或者快取中的資料不是CPU即將處理的資料,CPU只能跳過快取直接讀取記憶體,並且記憶體的速度要慢很多, 所以此時CPU的整體速度會降低。
-
快取的容量和速度直接影響 CPU 的效能,以及 CPU 處理資料的概率。
CPU 使用 0-128k 快取的概率為 80%。
CPU 使用更大快取的概率為 2%。
也就是說,即任務命中率為99%,如果每100個週期有1個失誤,另外230個週期將處於空閒狀態,即330個週期中只有99個週期在工作,效能損失大於2 3。
L2 快取很重要,直接決定 CPU 的穩定性。
這取決於您在哪裡使用多功能浮點運算來執行大型軟體遊戲效能。
快取越大越好?
不,快取是高速 CPU 和低速記憶體之間的平衡或匹配問題,以提高系統的整體效能。 快取位於 CPU 和記憶體之間,容量比記憶體小,但訪問速度快,其內容是記憶體的部分副本。 在程式執行過程中,當需要檢索指令或數字時,CPU首先檢查快取中是否有此內容,如果有,則將其從快取中取出,如果沒有,則將其從記憶體中取出。
快取中的資料通常是記憶體的一小部分,但這一小部分即將被CPU在短時間內訪問,CPU可以避開記憶體,直接從快取呼叫,加快讀取速度。 因此,過多的快取會影響系統的速度。
所以想想看!
-
理論上越高越好,但AMD的CPU快取非常小,比如Athlon 64 3000+(頻率只有Ben 4的一半,但效能並不遜色於它)。
-
CPU 有 L1 快取和 L2 快取 L2 快取越高,機器計算速度越快。
-
當然,CPU的快取越高越好,如果您想在和之間進行選擇,那當然是好的。
-
可汗
當然是高好。
當 CPU 是算術時,它會執行得更快。
-
CPU 6M快取和3M快取有什麼區別:
2.在處理大資料任務時,6M 快取速度更快。
快取的 CPU 功能更強大,處理資訊的速度更快。
快取越高,CPU 頻率越低
快取越高,需要從記憶體模組檢索的資料就越少,CPU 頻率就越低。 快取是介於CPU和記憶體之間的臨時記憶體,CPU直接從記憶體中讀取資料,因為記憶體儲存了大量資料,CPU讀取速度慢,使用的CPU頻率高。
CPU快取(cache memory)是位於CPU和記憶體之間的臨時記憶體,快取的出現主要是為了解決CPU執行速度過快,而記憶體讀寫速度過慢的問題,在CPU快取中將一部分資料儲存在儲存卡中, 雖然只是一小部分,但是這一小部分是CPU即將訪問的短時間,當CPU需要呼叫大量資料時,可以先呼叫快取,這樣可以加快讀取速度。
-
快取越大,CPU指令命中率越高,執行效率越高。 快取大小和 CPU 頻率之間沒有直接關係。
-
快取越高,載入速度就越快。
-
1、CPU快取過大,不利於成本控制。
2.過多的快取會導致功耗和熱量過大。
3.說到快取命中率的問題,一般CPU使用的快取最多是0 128KB,然後快取使用率會逐漸降低,做大一點沒有意義,對提高效能沒有多大幫助。
-
1、技術問題; 不是你想做多大,有很多因素;
2.成本問題; 開發乙個小而強大的U,恐怕有很多錢 3、銷售問題,如果乙個產品太神化了,那麼還有人去買其他款式的U。
4. 未來問題; 更小、更快、更好正在被推廣,製造商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就像最近幾個月 **CPU 的誕生一樣。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CPU由一定數量的電晶體整合,比如現在的AMD 240系列,就是1億個電晶體。
每單位面積可以整合的電晶體數量是有一定數量的——按照當時的工藝,增加快取需要電晶體的數量,不可能使用一半或更多的CPU電晶體來增加快取,對吧? CPU本身的功率有多大?
因此,只能達到一種平衡。
-
不同快取大小的成本可以生產許多不同的產品來擴充套件生產線
-
成本和效能改進曲線不是線性的。 不,你可以買9月13日出版的電腦報紙,這裡就不贅述了。
-
你認為製作CPU就像做飯一樣簡單嗎?
-
成本高,太貴了,你會買嗎?
有了 source**,發現漏洞真的更容易,正因為如此,Linux 漏洞被發現(然後修復)的速度更快,最終版本更安全(這只是 Linux 安全功能的乙個方面)。 原則上,系統安裝完成後是不可能修改的(可以先修改原始碼,編譯後再重新安裝,當然,除了直接修改二進位檔案)。 任何人都可以隨意修改 Linux,但如果他們在外部分發,他們必須在 Linux 許可證下這樣做(不遵守許可證是可以的,但這是侵犯版權的)。 >>>More
CPU是**處理器,英文為中央處理,是計算機中的核心配件,只有火柴盒大小,幾十張紙那麼厚,但它是計算機的計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CPU負責讀取指令,解碼指令並執行指令的核心元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