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可變成本核算和全量成本核算,首先要明確它們各自的定義,然後根據相應的公式進行計算
1.在全額成本法下,產品的成本包括整個生產成本。 即計算如下:產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可變製造成本和固定製造成本。
2.在可變成本法下,產品的成本全部由可變生產成本組成。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可變製造費用。 也就是說,它的計算方式如下:產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可變製造成本。
3.全成本法和可變成本法的根本區別在於固定製造費用的處理。 全成本法在產品成本中包括固定製造費用,這部分成本隨著產品的銷售而逐步釋放。
換句話說,固定的製造成本將分配給銷售。 在可變成本法下,固定製造費用直接確認為當期損益,即無論銷售量如何,都確認為當期費用。
4.全成本法下的銷售成本=期初存貨成本、當期生產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可變成本法下的銷售成本 = 單位可變成本銷售額。
-
可變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可變製造費用)產量( 80000 20000 20000)5000 24元。
全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可變成本、固定制,首先是指製造成本)產量(80000 20000 20000 30000)5000 30元。
可變成本法下的單價比全成本法下的單價低6元,因為全成本法考慮的是固定的製造成本。 也就是說,更多(30000 5000)6元。 志璐.
-
可變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可變製造費用)產量( 80000 20000 20000)5000 24元。
全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可變成本、固定製造成本)產量(80000 20000 20000 30000)5000 30元。
可變成本法下的單價比全成本法下的單價低六元,因為全成本法考慮了固定製造成本。 也就是說,更多(30000 5000)6元。
可變成本法的優點。
1、營業利潤隨銷量的增減而上公升和下降,是企業管理者希望盡早掌握的會計資訊。
2、方便進行成本和利潤分析,有利於銷售和銷售。 可變成本的基本理論和程式揭示了成本、業務量和利潤之間的內在關係。
3、有利於促使企業管理部門重視銷售,防止盲目生產。
4、有利於短期經營決策。
5、有利於編制彈性預算。 實際上,彈性預算是按照可變成本法的原則編制的,產量是由企業內部的銷售額決定的,可以隨著業務量的變化而靈活調整,是靈活的。
6、有利於成本控制和績效考核。
7、有利於產品成本的計算。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全書-可變成本法。
-
可變成本法與全價法的區別主要是由於固定製造成本的處理方式不同,具體如下:可變成本法按性質將製造成本分為可變製造成本和固定製造成本,成本中只包括可變製造成本, 固定製造成本與非製造成本一併計入期間成本,全價法將製造成本記入產品成本;在可變成本法下,無論是庫存產品還是產品,成本都只包括可變製造費用,而全成本法不僅包括可變製造成本,還包括固定製造成本; 各期損益的差異,由於兩種方法下固定成本的分配不同,所以損益也不同,生產和銷售越平衡,兩種成本計算方法下計算的盈虧差就越小,反之亦然。
-
成本基本不同。
可變成本與固定本; 製造成本與非製造成本。
產品成本含量不同。
可變成本的產品成本含量是製造成本的可變成本部分,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可變成本製造費用。
全部成本法的產品成本內容是總製造成本(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
期間費用的內容不同。
可變成本法中的費用內容是製造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固定製造費用)和所有非製造成本。
全部成本期費用的內容是所有非製造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
庫存估價是不同的。
存貨計價變動成本法是指產品和產成品的存貨中只有可變製造成本,存貨計價低於全成本法。
庫存評估的全成本法包括產品和成品庫存中的可變成本和固定生產成本。
-
在全部成本下,(固定成本 + 可變成本)產出 = 平均成本。
源頭挖掘核成本=14*500-2000=5000
可變成本法只關注可變成本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單位產品成本=5000 500=10
1、授權風險:
許多成功的小企業,在達到一定規模後,所有者或經理發現很難獨自管理企業的整個業務。 這時,就要把部分管理工作委託給別人,自己負責主要工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