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業的重視和對商業的壓制,是促進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

發布 歷史 2024-07-10
21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影響:1.積極:在封建社會初期,重視農業、壓制商業的政策對農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穩定的維護、新興地主階級權力的鞏固起到了積極作用。

    比如商朝改革法律,實行重農壓商政策,鼓勵發展農業生產,促進了秦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壯大,為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物質基礎。

    2.消極因素:“重農打工”政策,也導致地主和官僚不斷兼併土地,導致土地高度集中,農民破產流亡,影響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加劇了階級矛盾,導致農民起義不斷爆發。 地主官僚機構也因瘋狂的土地兼併而進一步腐敗。

    到了明清時期,中國已經萌芽的資本主義已經萌芽,但統治階級仍然堅持“重農打工”的政策,實施了一系列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措施。 這些做法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導致了國家的落後,使國家失去了原有的積極作用。

  2.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重農業、壓制商業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經濟指導思想,主張重視農業,以農業為基礎,制約工商業的發展。

    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古代農業的發展。

  3.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在封建社會初期,它是為了促進農業生產,保持政治穩定和統一,促進經濟發展,但在明朝初期,它逐漸阻礙了社會發展和經濟進步。它影響資金在市場上的流通。

  4.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戰國時期,開始重農打壓商業,典型的就是商瑛。 因為重農業和打壓商業可以增加稅收,所以農業發展起來是因為農業的重要性。

  5.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這是當時政治家片面的發展理念。 目前看來,沒有哪個行業比它更重要,更能限制它,它應該以平衡的方式向國外發展。

  6.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這是為了促進明朝中期之前中國小農經濟的發展,而明朝中期以後,將阻礙萌芽資本主義的發展!

  7.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重農打商是秦朝商朝的政策之一。

  8.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推廣,但明清時期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9.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能源是維持小農經濟的重要因素,也是古代皇帝遵循的原則。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有點,但恰恰相反,它會抑制我國的**和經濟的發展。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20

    是的,但阻礙了萌芽資本主義的發展。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19

    是的,但它阻礙了經濟發展。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18

    我認為中國的農業發展極其緩慢,沒有生意,沒有工作,沒有裝置,好的發現無法普及,還有很多發展。

    這無非是統治階級麻痺和安撫人民的一種手段,以便他們能夠誠實和管理。 看看中國現在讓人進城的事實,傻傻的,怨恨越來越多。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17

    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農業的發展,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16

    是的,但有一些障礙。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15

    在一定程度上是的,但對經濟來說不是。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14

    所謂“重農打工”,是指採取貶低和壓制商人政治和社會地位的政策措施,限制商人人數。 其目的是防止大量農民放棄農業而從事商業活動,保護農業的優先發展地位。 戰國時期最早產生了重農打商的政策,李逵在魏國的改革內容中有所體現,隨後商鷹在秦國的改革中首次明確提出重農打商的政策,並將其作為大力推進農業戰爭政策的基本內容付諸實踐。

    從那時起,歷代中國統治者都將其作為治國的典範。

    從春秋末到戰國時期,中國是商品經濟和與之相輔相成的貨幣經濟開始大量發展的時期,特別是商業的發展。 正是在這一時期,整個社會經濟,從生產方式到社會關係,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首先是土地所有制和基本剝削關係,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包括井田制度的破壞和土地私有制的建立。

    所有這些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帶來的嚴重後果,直接動搖了封建制度賴以生存的基礎,特別是直接威脅到封建統治階級的生存,而劇烈而迅速的變化本身就使封建統治者感到恐慌。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他們必須認真考慮對策,採取必要措施,一勞永逸地消除動亂的根源,堵住正在崩潰的洶湧澎湃的浪潮,恢復被破壞的封建秩序的穩定。 反商業政策是封建統治階級在認識到災難的根源並適應統治階級的最高利益後提出的。

    簡單地說,壓制商業就是試圖從根本上消除變革的根源。 即使不可能完全消滅商人和商業,使社會恢復到變革前的靜止狀態,至少要通過實施反商人政策來限制商人和商業資本的活動,縮小商業經營的範圍,從而儘量減少其負面影響和由此引起的社會動盪。 由於商業的發展必然導致資本主義因素,必然動搖統治階級的統治基礎,封建統治階級重農打壓商業的政策開始顯現。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13

    春秋時期以前,土地雖然也是私有的,但都是奴隸主的土地,農奴沒有人身自由,也沒有使用和擁有土地的權利,國家的大部分生產、生活和消費資源都掌握在奴隸主和貴族手中, 無論是土地的繼承,土地的出售,甚至是各種生產商品的交換,都在貴族的範圍內,所以土地兼併總體上並沒有給社會帶來太大的危機,只是對一些貴族來說具有積極而重要的生存意義。

    土地封建私有制建立後,土地的所有者既可以是官僚,也可以是貴族,也可以是地主和農民,與農民相比,其他三者有更多的社會資源可以利用,對於土地的兼併,也會有各種方法和手段,農民不再像農奴一樣, 完全是土地的附庸,沒有失去和獲得土地的可能性和現實,但農民一旦失去土地,就只能走上一條極其危險的道路,這將導致社會動盪。

    從自然環境的角度來看,中國一直是乙個幅員遼闊、平原眾多的國家。 高度重視農業生產。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商業的需求並不像西方的希臘和羅馬居民那樣強烈,因為他們更有可能通過商業來交換生活必需品,而我們在生活中沒有這種非常明確的緊迫感,所以對農業的重視和對商業的壓制在環境影響和社會發展方面也有自己的社會理性。

    正是因為這種傳統制度下的社會理性,中國一直沒能進入資本主義的萌芽時代,除了宋朝,所有封建王朝都達到了經濟結構總量的90%以上,稅收幾乎達到100%,企業不能完全獨立於社會制度而成為一大支柱, 契約精神、企業文化和創新意識不能遵循。在現代的競爭中,它已成為我們最大的歷史負擔。

  19. 匿名使用者2024-01-12

    正面:在封建社會的早期,這項政策促進了農業發展和社會經濟增長,促進了社會穩定和新興地主階級權力的鞏固。

    消極因素:在發展後期,這一政策導致了地主階級嚴重的土地兼併和激烈的階級矛盾。 它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違背了經濟發展的規律。

  20. 匿名使用者2024-01-11

    重視農業、壓制商業和封建制度的政策絕不是偶然的,而是封建自然經濟的必然產物。 歸根結底,乙個國家或政權奉行什麼樣的經濟政策,取決於其經濟基礎和統治階級的利益。

    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對於擁有土地的人來說可以榨取鉅額財富,而地租收入相對穩定,是發財的最佳手段; 同時,就封建國家而言,發展農業可以使人民安居樂業,人民富裕昌盛,國庫糧倉充足,國內不出糧食短缺動亂,外來不用擔心外來入侵。

  21. 匿名使用者2024-01-10

    重農壓商政策是我國封建社會最基本的經濟指導思想,主張重視農業,以農業為基礎,限制工商業的發展,使原來經濟政治集團的政策向有利於農業發展的方向傾斜。

    1.從經濟角度來看,實施重視農業和壓制商業的政策,以維持統治的基礎,滿足國家權力積累財富的需要。 重農壓商,就等於“重成本壓端”,“資本”是生產,“端”是流通。 在“以農業為基礎,以農業為國家”的小農經濟國家,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雖然“商業”是“世農工商”的四大產業之一,但農業是古代社會最具決定性的生產部門,地租是封建國家最重要的財政收入。

相關回答
11個回答2024-07-10

重農業、壓制商業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經濟指導思想,主張重視農業,以農業為基礎,制約工商業的發展。 從商朝改革法規定的犁耕打仗激勵措施,到漢溫帝的重農措施,再到清初經濟復甦的調整,都是重農打工政策的體現。 重視農業、壓制商業和封建制度的政策絕不是偶然的,而是封建自然經濟的必然產物。 >>>More

14個回答2024-07-10

重農業、壓制商業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經濟指導思想,主張重視農業,以農業為基礎,制約工商業的發展。 >>>More

32個回答2024-07-10

利大於弊。

9個回答2024-07-10

公曆出生日期:2010年12月7日19:26(北京時間)。 >>>More

44個回答2024-07-10

再說了,你不懂農村人,農村人其實很單純,對人的要求不高,也容易知足,就算城裡人不難相處,就算你跟你說你的經歷,也談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