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區容易發生土地荒漠化,其主要自然成因是什麼?

發布 三農 2024-07-13
13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土地的荒漠化為風吹起的沙子創造了物質來源。 因此,中國北方的沙塵暴(強沙塵暴俗稱“黑風”。 因為沙塵暴,經常看不見五指)發生得越來越頻繁,強度大,範圍廣。

    1993年5月5日,新疆、甘肅、寧夏發生嚴重沙塵暴,造成116人死亡、失蹤264人,牲畜損失數萬頭,農作物1萬公頃,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 1998年4月15日至21日,一場強沙塵暴自西向東席捲中國乾旱、半乾旱和半濕潤地區,途經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河北和山西西部。 4月16日,漂浮在空中的沙塵在北京、天津和長江下游以北沉降,形成大面積的浮塵。

    其中,北京、濟南等地因浮塵而遇到雨雲系統,因此“泥雨”從天而降。 在寧夏銀川,由於沙子不斷落下,飛機停飛,人們甚至發現呼吸困難。

    通過對同一地點不同時間中國17個典型沙地的陸地衛星影像分析,也證明我國荒漠化發展形勢十分嚴峻。 位於內陝寧交界處,木烏斯沙地面積約4萬平方公里,40年間流沙面積增加了47個,森林面積減少,草地面積減少17個。 由於渾山達沙地南部的過度放牧和砍柴,在短短九年的時間裡,流沙面積增加,草地面積減少。

  2.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主要棲息地是人造的,西北地區的環境非常好,但人類的破壞使河流乾涸,砍伐樹木,加劇了荒漠化。

  3.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風蝕和水土流失。 由於乾旱,植被稀疏,風力強,風蝕明顯。 植被稀疏,對地表的保護作用減弱,大陸性氣候降水集中多雨,水土流失也明顯。

  4.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自然地理條件和氣候變化導致的荒漠化程序緩慢,人類活動刺激和加速荒漠化程序,成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1.人類活動。

    人口增長對土地的壓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過度放牧、粗放管理、盲目開墾、水資源利用不合理、森林過度砍伐、乾旱區不合理開採是人類活動加速荒漠化擴張的主要表現。 濫挖中藥材和砍伐森林是人類活動,直接導致土地荒漠化。

    此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的二次鹽漬化。

    2.地理和氣候因素。

    乾旱和半乾旱和半濕潤乾旱地區位於非洲大陸腹地深處,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少、蒸發量最大、緯度相同的最乾旱、最脆弱的環境帶。 當氣候變得乾燥時,荒漠化就會發展,而當氣候變得潮濕時,荒漠化就會逆轉。 近年來,西北和華北地區頻繁發生的沙塵暴加劇了這些地區的荒漠化程序。

  5.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這個問題的原因很複雜。

    除人為因素外,乾旱已成為該地區最顯著的自然特徵,是世界同緯度地區降水最少、乾旱程度最高的地區。

  6.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降水少,植被少,蒸發多。

  7.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1)荒漠化的原因。

    從自然因素來看,土壤疏鬆,加上大風天數多且集中,氣候乾旱,降水量少;

    人為因素的主要表現是過多的木柴、過度放牧、過度開墾、水資源利用不當、工礦運輸中缺乏對環境保護的重視。

    2)荒漠化防治。

    合理利用水資源; 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建立保護體系; 規範農林牧業關係; 採取綜合措施,多方位解決農牧區能源問題; 人口控制(或:調整土地利用結構,退耕還林還草; 擴大林草面積,對水土條件良好的丘陵間低地進行集約化治理; 也可以建立野外保護林和防護林)。

  8.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甘肅省民勤是中國沙塵暴多發地區之一。 從1998年到2006年,平均每年發生11次沙塵暴。

    2016年新課程標準)甘肅省民勤市沙塵暴頻繁的地理因素:民勤周邊沙漠分布廣泛(沙源豐富,植被少),春季氣溫上公升較快,降水少,地表乾燥,易沙化;氣旋和冷空氣經常活躍(就在寒潮向南移動的路徑上),並且經常有風天氣。 受地形(窄管效應)的影響,地面上的風速增加。

  9.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沙漠化。

    中國典型地區:西北地區(新疆、青海、內蒙古等地)。

    成因:(1)自然成因:全球變暖,蒸發劇烈; 它位於降水很少的內陸地區; 小 鼠; 蝗蟲侵擾。

    2)人為原因:過度放牧;過度採伐; 過度開墾; 不合理地使用水資源; 運輸線路等工程建設保護不當。

    治理措施:制定草原保護法律法規,加強管理; 控制牲畜承載能力; 建設“三北防護林”; 將農田還給森林和牧場; 人工草地建設; 促進輪牧; 禁止採摘肥白菜等。

    治理意義:有利於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使農林牧業和副業漁業全面發展,可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 有利於保護土地資源,改善當地生態環境; 有利於促進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沙漠化。

    中國典型地區:西北地區(新疆、青海、內蒙古等地)。

    成因:(1)自然成因:全球變暖,蒸發劇烈; 它位於降水很少的內陸地區; 小 鼠; 蝗蟲侵擾。

    2)人為原因:過度放牧;過度採伐; 過度開墾; 不合理地使用水資源; 運輸線路等工程建設保護不當。

    治理措施:制定草原保護法律法規,加強管理; 控制牲畜承載能力; 建設“三北防護林”; 將農田還給森林和牧場; 人工草地建設; 促進輪牧; 禁止採摘肥白菜等。

    治理意義:有利於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使農林牧業和副業漁業全面發展,可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 有利於保護土地資源,改善當地生態環境; 有利於促進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這三種過度行為是過度採伐、過度放牧和過度開墾

    兩個不合理性是水資源的不合理使用和農業系統的不合理性。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20

    認為原因在於: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自然原因:乾旱氣候。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19

    防治荒漠化有許多措施,例如:

    設定沙障:主要有草方格沙障、粘土砂障、柵欄沙障、垂直沙障、瓦片砂障等。 草方格沙障利用麥秸、秸稈、蘆葦等材料在移動沙丘上形成擋風牆,以減弱風的侵蝕,同時具有截流降雨的作用,可增加砂層含水量,有利於蒺草生長。 粘土沙障是將沙丘上的粘土堆成高20 30 m的土丘,間距為1 2 m,垂直於風向。

    粘土固砂施工簡單,固砂效果好,保水能力好,但需要大量的粘土。

    植物管理:沙漠植物管理是指在沙漠地區播種硫生植物,以阻止沙漠擴張並改善沙漠土地。 Psammophytes具有水分蒸騰較少的特點,發達的機械組織和傳導組織,可以抵抗強風的侵襲,並盡快將水分和養分輸送到急需的器官。

    用水量:

    在沙漠管理過程中,水資源的利用是最重要的。 沙漠的主要水源是地下水、河水和降水。 但荒漠地區降水不穩定,一般隨氣候變化而變化,雨季降水較多,乾暖年降水較少。

    沙漠地下水比較穩定,其砂層較厚,具有一定的“隔熱”,使水能儲存在地下。 但這種穩定性是相對的,並受到降水的制約。 水資源的解決主要從取水、輸水、節水灌溉等方面考慮。

    恢復與重建:

    荒漠化形成和擴大的根源是人為破壞荒漠生態系統,是系統內水資源、生物資源和土地資源集約化開發利用造成系統內固有的穩定性和失衡性的結果。 目前荒漠化嚴重的真正原因不是人工植被太少,而是自然植被太差。 由此可見,只有保護和重建荒漠生態系統,才能從根本上遏制荒漠化擴張的勢頭。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18

    土地荒漠化簡單地說,土地荒漠化是指土地退化,又稱“荒漠化”。 狹義的荒漠化(即荒漠化)是指由於人類過度的經濟活動和破壞其平衡而在脆弱的生態系統中類似於沙漠景觀的地區發生類似於沙漠景觀的環境變化過程。

    正因為如此,任何有荒漠化過程的土地都被稱為荒漠化土地。 荒漠化土地還包括沙漠邊緣風力作用下沙丘向前移動侵入沙丘的地方,以及原有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因植被破壞而發生流沙活動的區域。

    廣義的荒漠化是指乾旱、半乾旱甚至半濕潤地區自然環境退化的一般過程(包括鹽鹼化、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狹義荒漠化、植被荒漠化、沙丘提前入侵等歷史時期的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相關回答
16個回答2024-07-13

主要原因是由於氣候因素,降水少、日照強、高溫,植被覆蓋率極小,土地荒漠化嚴重。 而在西北地區,受副熱帶高壓和西風控制,風力較強,極易形成沙塵天氣。 當風力達到一定水平時,就會有大量的灰塵堆積,形成沙塵暴。

26個回答2024-07-13

由於中國每個城市的發展不同,標準也不同。 >>>More

9個回答2024-07-13

您好,西北和北方的分界線是大慶安山-殷山-賀蘭山-巴彥喀拉山-岡迪斯山。 此外,南岩和北岩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線,也是一月的零度等溫線和800公釐等降水線。 青藏地區由橫斷山脈、崑崙山脈、阿爾金山脈和祁連山脈與其他地區隔開。 >>>More

7個回答2024-07-13

點選此處檢視《2015年粵東、西、北鄉鎮院校考試大綱解讀》。 >>>More

13個回答2024-07-13

養殖行業最賺錢的是什麼,建議培育一些飼料收益較高的品種! 例如:“牛、羊、兔、鵝”等等! 但是,養羊是首選!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