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電效應的量子解釋,人們開始意識到光波同時具有波和粒子的雙重性質。 1924年,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大膽提出,所有微觀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後來,人們做了電子、質子和中子的干涉和衍射實驗。
有力地證實了微觀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從那時起,人們科學地認為所有微觀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打樣流程David和Ge Mo利用電子投射到鎳單晶上,觀察散射電子束強度與散射角之間的關係。 他們發現散射電子束的強度隨角度而變化,當角度取某個確定值時,強度具有最大值。 這種現象與X射線衍射相同,充分表明電子具有波動特性。
從本實驗中散射電子束最大強度與散射角的定量關係可以得到電子的德布羅意波的波長,這與德布羅意關係計算的結果一致。 1928年,湯姆遜利用快電子穿過一塊薄薄的金屬片,還得到了衍射圖,證實了德布羅意關係的正確性。
-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布羅意提出的。
自然也與探索物質的本質相同。 從歷史上看,物理學一直圍繞著物質是波還是粒子展開。
光學的任務是研究光的本質、輻射定律、光的傳播和接收; 光與其他物質的相互作用(如物質對光的吸收和散射,光的機械作用以及光的熱、電、化學、生理效應等)以及光學在科學技術中的應用。
-
20世紀初,另一位與牛頓一樣偉大的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受到蒲朗克在1900年提出的量子概念的啟發,並將其擴充套件到空間傳播,提出了光的量子理論,證明了牛頓理論中光粒子的存在,為牛頓的理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 愛因斯坦還綜合了光的粒子理論和波動理論,辯證地提出光具有波和粒子的性質,即光既是波又是粒子。
1905年3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德國物理學年鑑》上發表了題為“光的產生和轉換的推測性觀點”的報告。 他認為,對於時間平均值,光表現為波動; 對於瞬時時間值,光表現為粒子。 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觀物體揮發性和類粒子性質的統一性,即波粒二象性。
這一科學理論最終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認可。
愛因斯坦。
-
它與意識無關! 電子雙縫干涉實驗的神奇之處在於**? 波粒二象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