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父母每天無話可說?

發布 教育 2024-06-12
15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主要是因為存在代溝,孩子和父母的思維方式存在巨大差異,導致不愉快的勾結甚至爭吵! 我自己也是這樣,父母總是用舊觀念代替新事物,無休止地窺探,有道理,我很煩惱,就這麼走了! 但俗話說,生薑還是老辣的。

    父母的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至少他們關心我們,雖然話有點不恰當,但坐下來耐心解釋,所有的問題都會解決! 總之,遇到事情的時候,為了安全起見,還是要多和家人商量一下的!

  2.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同齡人,總有共同的話題,有沒完沒了的詞,畢竟和父母有年齡差,人、事等觀察點不一樣,理解點也不一樣,老話說,話不像半句話,有父母總覺得自己是長輩, 孝道深深扎根於話語中,不容抗拒,所以孩子對父母無話可說,其實一句話就是父母不肯讓孩子長大,總是用孩子的眼神去交流,和態度。過了很久,父母就有牴觸情緒了。

  3.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通常,孩子是父母的心靈和思想。 父母難免會用自己的想法來約束和保護孩子,孩子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再加上現在有些父母的溺愛,導致孩子之間特別叛逆,難免會出現雙方的衝突。 孩子會覺得外面就是家,外面沒有人約束自己,外面就是自由。

    雙方的衝突愈演愈烈。

  4.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很正常,時代的教育不同,思想不同,當然也沒什麼好說的,孝順聽父母嘮叨,叛逆者沉默。 然而,在現代家庭中,學會與孩子做朋友的人越來越少,如何與孩子成為朋友是父母應該學習的一課。

  5.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很正常,可能是你性格內向,想法不一樣,這才會是不和父母說話的原因,而這中間需要有乙個媒介,比如給家裡加個孩子,會給家裡帶來很多共通話題。

  6.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因為我的父母和我有兩代人,所以我自然對一些事情有不同的看法。 當出現意見分歧時,有些家長可能會選擇保持沉默,有些家長可能會選擇反駁孩子,表現得不容理解。 孩子自然會覺得父母的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更容易與同學或親密的朋友達成共識。

  7.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因為很多家長在外面忙於自己的事業,很少有時間和孩子交談了解他們的想法,家長會問孩子在短時間內與孩子的學習情況、學習情況、考試成績多少等等,父母和父母之間的感情被削弱了。 有時候我們更願意和朋友分享,因為同學和朋友之間有更多的話題可以聊。

  8.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父母和孩子應該學會溝通,當然是有代溝的,資訊時代的飛速發展導致一些父母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但孩子有很強的接受和理解新事物的能力,孩子和父母之間就會形成差距, 這就是代溝。

  9.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與朋友交談就是平等地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先與父母有代溝,父母總是喜歡用無所不知的態度面對孩子,孩子不願意說出自己的想法。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0

    雖然不是我和爸爸之間沒什麼好說的,但基本都是親近的,因為我爸爸不懂東西,教了好多遍也學不出來,然後就不教了。 我爸對矮個子父母和這個世界了解很多,但我不喜歡聽這些,所以除了玩手機或者玩遊戲,我在家裡不交流!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19

    你之所以覺得越來越不願意和父母說話,是因為你和父母之間有代溝,你們是來自兩個不同世界的人。 因此,無論是從思考塵埃的愚蠢行為還是生活習慣,都會有差異。 畢竟你成長的社會環境不同,你父母那一代人的生活條件肯定不如你現在。

    那時候,他們剛剛解決了溫飽問題,沒有那麼多娛樂活動可以享受。

    然而,你們這一代人不僅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而且還享受了很多娛樂。 所以,你的生活方式肯定是不同的。

    想一想:生活方式、思想和行為不同的兩代人能一起說話嗎? 你們之間的對話一定是雞和鴨子之間的對話。 既然你不能談論它,隨著時間的推移,你不想談論得越來越多。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18

    這些是影響我與父母日常分享的主要問題:

    1.溝通方式問題:由於年齡、文化和社會經驗的差異,父母和孩子可能會有不同的溝通要求。

    如果父母的語氣或偏執的斷言使青少年或年輕人感到不舒服或難以接受,他們就不願意分享。

    2.謹慎理解差異:青少年和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和成長環境可能與父母不同,在他們之間造成文化障礙。

    當青少年或年輕人的生活經歷不被父母理解時,他們會覺得溝通不在同一頁面上。

    3.私隱問題:今天的年輕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注重私隱,他們不希望父母或其他人知道他們的生活以及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

    4.父母的期望問題:父母可能會讓期望過高的青少年或年輕人感到沮喪。

    這些期望可能是他們對知識、成績、選擇、態度等設定的標準,當孩子沒有達到這些標準時,他們可能會感到不同意。

    1.自責等負面情緒影響與父母分享日常生活。

    總而言之,這些問題提出了文化差異、代溝、私隱保護和建立關係等問題。 年輕人和他們的父母需要互相傾聽和理解,盡可能地了解對方的需求和希望。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17

    1.保持冷靜和謙虛。

    很多年輕人在和父母聊天時總是以自我為中心,這很容易在腦海中留下“自以為是”的印象,明知父母可能走的路比你吃的還多,這樣強勢的溝通肯定不會贏得他們的好感,而這樣做的後果往往是,話題還沒觸及到,談話就以爭吵告終。 但是,如果換一種方式面對,抱著“徵求意見”的態度,與其刻意挑戰父母的權威,反而更容易得到中肯的建議。

    2.敲門,一步一步。

    我們和父母之間之所以存在巨大的“差距”,根本問題還是出在觀念上,父母的觀念普遍是保守的,而年輕人更追求開放和自由,所以在很多話題上,彼此都會表現出截然相反的兩種態度,如果想要扭轉這種局面, 你可以保證良性互動的前提,盡量用“敲門”的方式進行溝通,父母都是有經驗的人,你說很多話他們一聽就會明白,如果你是這種“邊球”的溝通並不反感,證明這個話題還是有迴旋餘地的, 而且可以慢慢做他們的思想工作,一步一步來,如果父母表現出特別的牴觸情緒,最好及時終止,以免尷尬。

    3.孝敬父母,堅持自己。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開明的,其實“保守的守舊派”佔了很大一部分,他們經常用“不要聽老爺子的話,在你面前受苦”的老話告誡孩子,有的確實有用,但有的卻跟不上時代的節奏, 就算不同意,也不應該表現出過分的情緒,這是對父母最起碼的尊重,如果有些事情確實需要他們的支援才能做到,最好暫時選擇忍耐,慕琪妍在等待合適的時機,如果可以獨自操作,還是要堅持自己的意見, 否則,你將永遠生活在父母的“翅膀”下,很難有成長的空間,即使最終遇到挫折,也是對自己的一種體驗。

    4、經常帶老人出去走走,建立溝通環境。

    環境改變了人們的想法。 看看大城市的高層建築,看看城市裡還要排隊兩個小時吃飯,很少有人用現金,小偷已經轉行了,他們偷不了錢,他們要偷手機密碼,怎麼破譯,這需要技術。 如果你看看世界上老年人的觀點,他們會改變,就像我們看到新事物一樣,而不是在家裡。

    5.正視障礙的存在,不要刻意改變。

    我們不追求無障礙的溝通,不允許障礙存在,也不強迫它們被消除。 兩代人的生活環境不同,很多觀念都在變化,大多數老年人都非常節儉。 那時候怕窮,怕吃不下飯,現在捨不得把剩菜扔掉,味道變了還是用熱水吃。

    但這對身體不利,吃飯和生病要花更多的錢,人們仍然受苦。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少做事,盡可能少地離開。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16

    房東您好:

    我不知道你現在多大了,但其實每個成長期都有一段這個過程。

    我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和父母說話的次數少了。

    1.我一直住在外面上學,比較內向,平時回家時間很短,所以什麼都說不出來;

    2.是自己的父母不善言辭,久而久之,也無話可說。

    3.對現在的生活狀況不滿意,不想和父母溝通,覺得多說話也沒用。

    身邊的同學也有這種情況,一般都屬於第二類情況,有的從小就被爺爺奶奶撫養長大,從小就缺乏感情。

    其實大學畢業後,進入社會後,我的思想和與人打交道的方方面面都會成熟,我感覺爸爸媽媽不容易,只有家人在乎我們,漸漸地和父母的溝通會更順暢,我會願意和家人分享我在事業和愛情上的感受

    其實房東不用擔心,什麼都說不上什麼意思,就像傻子一樣,他也可以有父母的照顧。

    房東可以做一些讓父母開心的事情,比如買一些媽媽愛吃的水果,陪爸爸爬山。

    這一切都在眾目睽睽之下。

    對不起o(o,因為我真的有一種感覺,我說了這麼多!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15

    也許你們之間有很多矛盾,我認為最主要的是缺乏溝通和同理心,我們不應該逃避問題,我們應該少責備。 這是關於冷靜地面對它並反思很多。

相關回答
7個回答2024-06-12

夫妻之間無話可說,未必是不正常的。 每個人的溝通方式和興趣都不同,所以夫妻也可能有不同的溝通方式和共同點。 有些夫妻可能更喜歡安靜的陪伴,而不是不斷的交談。 >>>More

11個回答2024-06-12

我們的愛是至高無上的。

對不起,我不能把你的眼淚還給你。 >>>More

13個回答2024-06-12

我不喜歡冷暴力,所以如果有誤會,我願意主動和解。

16個回答2024-06-12

和女朋友無話可說是一種非常無助的經歷,你想改變卻不知道怎麼做。 >>>More

20個回答2024-06-12

這是父母教育的問題,孩子還小,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社會意識不夠,應該給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幫助他判斷是非,必要時可以給他棍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