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海軍在第一次中日戰爭中慘敗於日本的根本原因

發布 軍事 2024-06-24
18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根據教科書,它是:腐朽的清朝的統治。 最根本的是它所處的政治制度。

    進一步的調查是腐朽的清朝制度造成的官僚制度的腐朽。 我建議看電視劇集《走向共和國》。 它可以讓你知道為什麼中國在第一次中日戰爭中慘敗!

  2.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1.對可能發生的侵略戰爭缺乏遠見和準備不足是戰爭失敗的原因;盲目依靠外國調停,不立足於自己的力量,是戰爭失敗的外部原因;相信決定論是戰爭失敗的思想原因;最後放棄和失去制海權。

  3.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其次,北洋的很多訓練都是形式主義的。

    第三,官僚機構(翁同黨)根本不把戰爭當成國家財富,而是把戰爭當作派系利益和鎮壓政治對手的工具。

  4.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讓我們談談新海軍。

    事實上,裡面並不好,很多炮彈都是啞炮,水手們也沒有接受過長期的訓練。

    而且,日本海軍是三軍中最強大的,而且一直都是。

    第一次中日戰爭打得非常艱苦。唉。

  5.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怎麼說這個問題,首先,像慈禧這樣的最高統治階級,只知道自己的利益。 不要做任何損害她利益的事情,否則武虛改革法以後也不會失敗。 又是朝廷上一群滿族**對這場戰爭的想法,好像他們根本不在乎賠款和土地割讓,好像賠償是漢族的錢,割地也是漢族的,他們不在乎。

    二是北洋艦隊內部不和諧,對中日海戰沒有一致意見。 最後,我們來談談挪用軍費的問題,雖然當時資金短缺,但在威海衛對付日軍艦隊的機會很多。 但當時的統帥什麼也沒做,所以缺錢只造成了黃海戰役的失敗,但北洋艦隊的主力還在。

    作為李鴻章打造的艦隊,他絕對不想被毀掉。 沒辦法,他只是乙個奴才,看著別人的臉吃東西。 令人費解的是,為什麼基地的艦隊也被摧毀了。

    央視曾經有過一檔《走向共和國》的劇集,後來被禁了,因為內容與史書相差太大,無法引起最高領導人的注意,後來央視請來了當時全國最權威的清朝歷史學家向**解釋:裡面的內容完全符合歷史。 但最終還是沒有通過。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6.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根本原因在於制度和意識形態的落後。 北洋海軍在艦艇裝備方面優於日本,但當時清軍的訓練水平和士兵素質遠遠落後於裝備水平,腐敗和政治鬥爭也導致了對外失敗(威海衛淪陷時丁汝昌在妓院裡很開心)。

  7.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軍事實力懸殊。

    缺乏對可能的侵略戰爭的遠見。

    放棄和失去制海權是戰爭失敗的戰略原因。

  8.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日軍很強大。 清北洋艦隊噸位強,火力強。 例如,主戰列艦的炮徑達到300公釐,一發命中就足以讓普通日本艦艇直接**斷裂。 即使是日本人的主力艦也經不起幾槍。

    但當時的北洋艦隊一般只適應遠端戰爭。

    北洋艦隊的戰艦大多是木包鐵的輕型艦艇,只能在近戰中與主力戰艦形成護航火力。 而且少數主力艦噸位大,只能遠距離作戰。 中型**編隊系統火力不足被日軍利用。

    在黃海一戰中,日軍先是偽裝非日艦接近北洋艦隊,然後借助其快速的艦速,配備快炮,迅速穿透北洋艦隊陣列。 因此,北洋艦隊在遠端作戰中的優勢根本發揮不出來,輕型近戰**在日軍的快速炮火轟擊下無能為力。 主戰列艦看著近距離攻擊的日軍艦艇,無法擺脫距離,這場戰鬥怎麼可能打!

    北洋艦隊的缺陷,李鴻章很清楚。 但是公升級車隊配置需要很多錢。 當時,北洋艦隊的軍費被挪用修繕頤和園,艦隊窮得連日常維護和訓練的費用都緊張。

    看看黃海的戰鬥幾個小時,我們的主戰列艦是不是一槍擊中了一艘日本艦艇? 不,沒有一槍。 就連它附帶的魚雷艇也可以穿過日本船的底部!

    事實上,戰前就已經決定了敗北,所以李鴻章才嚴格禁止北洋艦隊出海與日軍輕鬆作戰。 當時,北洋艦隊只剩下乙個花架可以虛張聲勢,其實裡面早就爛了。

    補充:當時有一種說法是,北洋艦隊是亞洲第一支艦隊。 事實上,距離中日海戰爆發還有幾十年。

    到甲午戰爭爆發時,世界海軍裝備和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 當時,李鴻章也想順應世界海軍的發展,對北洋艦隊進行補充和公升級,但軍費開支被削減和挪用,他只能保持乙個“威懾”的空殼。

  9.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甲午戰爭爆發的時候,日本當然強,中國弱,那就是滿清王朝,腐敗,滿清王朝腐敗無能,軍隊不好。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0

    甲午戰爭爆發時,中日兩國海軍實力較強,因為當時中國海軍只有兩艘**艦。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19

    這一天有強有弱。 由於中國海軍戰敗,直接摧毀了編隊。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18

    在甲午戰爭中爆發的中日海戰中,日本比中國強大得多,而當時的中國弱得根本無法比擬。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17

    從紙面上看,清軍稍強一些,但實際上,清軍在炮兵、火力、戰術思路,甚至火藥等方面都已經落後,失敗在所難免。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16

    中日戰爭爆發時的中日海軍。 日本海軍比中國強多了!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15

    日本的實力較強,而當時的清朝**相對弱小,沒有辦法取勝。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14

    首先,有必要明確一點:第一次中日戰爭由第一次中日海戰和第一次中日陸戰兩部分組成。

    第一次中日戰爭失敗,主要是在第一次中日陸戰中。

    平壤之戰中,軍隊戰場此時還在朝鮮半島,但清軍司令葉志超卻棄城逃竄,跑了500裡,一路逃回了中國。

    日軍依託著清軍繳獲的物資,越打越滋養,越打越強越勇,可謂是以戰補的典範。 而清朝軍隊也堪稱運輸大隊的隊長。

    平壤戰役中的清軍甚至擁有加特林機槍。 (但是清軍的訓練很成問題,裝備也很雜亂,軍內派系很混亂,導致清軍戰鬥力低下,司令官葉志超的逃跑成為壓垮清軍的最後一根稻草)。

    日軍進攻旅順口時,守軍衛如成等將領率先逃跑,迫使北洋海軍師撤出旅順軍港,向威海衛要塞進駐。

    威海衛要塞被日軍攻占,北洋海軍師團被封鎖在自己家的港口,日軍在外面,威海衛要塞在後面,遭到兩面攻擊,全軍覆沒。

    甚至,由於日本非常重視海軍建設,不重視軍隊建設的關係,日軍也不會使用繳獲的克虜伯要塞炮,這門炮太先進了,所以日軍俘虜了清軍俘虜,讓俘虜操作這門炮,轟炸了北洋海軍師。

    因此,題主的問題很明確:沒有獲勝的可能性。

    如果你想贏:

    1.清軍改革。

    在甲午陸戰的第一戰中,牙山會戰失敗後,葉志超謊稱自己的功績是“牙山大勝”,隨後得到了清朝的賞賜。

    清朝“百萬大軍”(96萬),包括八旗250078名士兵、青營440413名士兵、國家常備軍69萬餘人、參加第一次中日戰爭的20多萬兵力。 清朝投入的兵力不算少,但69萬大軍中,有一半以上是廢兵,真正能打的就是團級民兵,不到三十萬。 因此,可想而知,甲午戰爭中投入的20萬大軍的軍事素質如何。

    2.清朝改革。

    清朝的“百萬美元軍”之所以沒用; 葉志超的“謊稱勝利”,還能得到獎勵的怪事就會出現; 這也與清朝本身的腐朽有很大關係。

    而這兩點是清朝做不到的,所以第一次中日陸戰是必然失敗的。

    如果土地被打敗,北洋海軍師肯定會被打敗。

    當日軍能夠用清朝港口的要塞炮轟擊停泊在清朝港口的清朝海軍時,清朝海軍又怎麼可能獲勝? 海軍無法再次上岸。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13

    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和偶然的,一切皆有可能。 只是可惜鄧世昌將軍,這一天滿天淚,海軍強大!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12

    沒有獲勝的可能!

    我們當時的海軍不隸屬於清朝,而是隸屬於地方軍閥。是李鴻章麾下的淮軍加上一部分東北訓練軍。 這種非直屬軍隊,不可能得到清朝的全力照顧。

    更不用說指揮系統、後備力量的全面落後了。 唯一能做的就是紙面上裝置的噸位和程度。

    所以一開始,發生在朝鮮的陸戰,顯然是勢均力敵的,葉志超率先撤退---因為他想給自己的上司李鴻章留個底。 在那之後,海戰當然也會失敗。

相關回答
4個回答2024-06-24

第一階段:陸戰:平壤海戰 海戰:黃海之戰。 >>>More

5個回答2024-06-24

甲午第一次中日戰爭(在日本稱為中日戰爭,在朝鮮半島稱為中日戰爭,在西方國家稱為清日戰爭 >>>More

5個回答2024-06-24

李鴻章為了保住實力,大力奉行避戰求和的政策,採取消極抵抗的戰略方針。

30個回答2024-06-24

甲午戰爭後,北洋艦隊主力被殲滅,隨後陸續購艦,有了很大的恢復,稱號依然存在; 1909年(宣通元年),南洋和北洋海軍改編為巡洋艦艦隊和長江艦隊,北洋海軍師的名稱不復存在。

9個回答2024-06-24

第一次中日海戰的失敗告訴我們,沒有絕對的公平,落後就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