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防洪,三峽水庫容量大,調節長江洪峰作用大; 二是發電,三峽機組的容量對電網貢獻很大; 三是航運,打通了長江中上游,結束了散裝內河航運到宜昌不得不改為陸運的歷史; 四是調整長江及其相應支流水資源含量,對合理調整中部地區水資源分布具有重要意義。
-
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廠!!
功德在當下,利益在將來!
-
評論需要 100 年。 目前,還有很多貢獻。
-
其實,就我個人而言,我不太同意三峽工程。 持有這種觀點的不僅僅是我,也不是很多人。
首先,它對生態有影響,因為它需要在上下游魚類之間來回遷徙,由於生態環境的變化,不僅會影響物種的繁殖,還會影響整個生態鏈。
二是對地質的影響,比如近年來在周邊地區發生的**,以及部分地區的洪澇是否由三峽工程引起,目前尚無科學結論。 畢竟,人類的技術要完全解釋這些自然現象還是太難了。 調控長江水資源的想法是好的,但我個人覺得這個想法太超前了,如何實現,會不會帶來負面影響,或者會帶來什麼負面影響,恐怕在缺乏充分論證的情況下,匆匆啟動工程,類似亞斯文大壩, 對環境的不利影響越來越嚴重,人們對它的評價也逐漸改變。
然後是軍事不安全。 雖然這樣的專案肯定會受到軍事保護,但受到打擊會導致下游洪水氾濫。
當然,這樣的專案肯定有積極的一面,比如解決發電和航運的問題,我樓上的朋友都說過。
-
動詞。 微弱的
-
這是孫中山提出的。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孫中山希望利用西方戰時的工業裝備和科學技術來發展中國工業。 這一年,他在上海用英文撰寫了《中國工業共同發展國際計畫——補貼世界戰後工業整頓的方法》,意在引起國際工業界的響應。
孫中山關於三峽水電資源開發的論文發表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商部於1930年初計畫在長江上游建造一座水電站,並開始收集相關資料和圖表,但從未進行過對大壩地區的調查。 兩年後的1932年,國家建設委員會主持組建了長江上游水力發電勘測隊。
抗旱性。 在下游發生嚴重乾旱時,三峽可以加大排水力度,增加洩洪流量,使抗旱形勢得到有效緩解。 三峽工程總設計師、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守仁表示,抗旱功能是三峽水利工程的一項新功能。
他說,三峽工程在設計時,只有防洪、發電、航運、供水等功能。 補水功能是兼顧下游兩岸居民用水和生產用水量,同時也要滿足抗旱的需要。 這部分用水需求量比較大。
如今,歷時17年的三峽工程建設期已全面完工,舉世矚目的三峽大壩展現出雄偉的面貌。 特別令人欣慰的是,三峽建設者不僅創造了水電建設史上的多項世界紀錄,而且對已竣工的單元工程質量進行了控制。
-
1953年,他談到了治理長江的長遠眼光,提出實施三峽工程。
-
三峽水電站於1992年經全國人大批准,1994年正式開工建設,2003年開始蓄水發電,2009年竣工。
-
三峽水利工程造福當代,對未來也有好處。 隨著三峽大壩的建成和竣工,有人問:誰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 專家的回答令人心曠神怡。
著名水利工程師潘家正說:“反對三峽工程的人,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 ”
三峽工程總工程師張超然:“這些反對意見對三峽工程建設也非常有利,使我們的建設更加科學和完善。 在重大工程建設中,要聽取雙方意見,明確其中,三峽工程建設中充分考慮了雙方的很多意見。
三峽辦主任蒲海清說:“以前反對三峽建設的人很多,不了解三峽的情況,但現在三峽已經建成,利益已經顯露出來,他們當然不會反對, 所以現在反對的聲音少了,但是我要感謝這些曾經反對三峽的人,因為他們的反對,我們解決了許多過去在設計和施工中沒有想到的問題,這也是我們今天之所以有今天成功的原因。 ”
水利水電“大師”潘家正院士的稱讚是有根據的,對蒲海清、張超然兩位領導的稱讚是有根據的。 從三峽工程主要“對手”李銳先生撰寫的《論三峽工程——關於長江開發的不同聲音》、原國家計畫委員會經濟研究所18年前編纂的《論三峽工程巨集觀經濟決策》等文獻資料來看, 而水利部12年前撰寫的《三峽工程論證過程》,所謂“反對”意見,其實是“遲建論”和“慎建論”,而不是抵抗論。《投資經營管理意見》科學、務實、前瞻性、建設性意見,是全國人大和國家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重要依據如果不採取“反對”的觀點,在1980年代技術和經濟條件不成熟之前“大舉前進”,不惜一切代價強行開工建設,這不僅會導致嚴重的環境和地質災害,而且會給巨集觀經濟、區域、工業、 流域經濟,庫區民生。
如果建設沒有充分深入的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論證,如果走“設計、建設、運營並上”的老路,長江三峽工程必將成為“反對者”所預見的“黃河第二三門峽”,水利工程將在未來引發“水災”,造成無窮無盡的麻煩。 從這個角度來看,“對手”應該得到的“合理化建議獎”是可以計算出來的,獎金的“基數”應該包括提高效率、節約投資額、工程災害管理成本、錯誤決策的“學費”(可能造成損失和浪費的資金),以及超大型專案“連鎖反應”帶來的間接經濟損失, 等等,總量絕對是天文數字,足以為每個著名的“對手”製作一尊金像。
-
是的,因為三峽工程最終將被證明是乙個非常好的錯誤。
-
三峽大壩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鎮,距葛洲壩水利工程下游38公里,是全球最大的水電工程三峽水電站主工程,三峽大壩旅遊區核心景觀,三峽水庫東端。
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樓和導流工程兩部分,全長約3335m,壩高185公尺,總投資1億元,於1994年12月14日正式開工,2006年5月20日成功建成。
經國防局批准,三峽水庫於2011年9月10日0時00分正式啟動第四次175公尺試驗蓄水,18日水庫水位已達到19:00。 2012年7月23日,三峽樞紐開通了7個深排洪洞。 上游水流膨脹到每秒10,000立方公尺。
2012年7月24日,三峽大壩沉積流入量達到10000立方公尺,是三峽水庫建設以來最大的洪峰。
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多項指標打破了世界水利記錄。
這是乙個具有世界上最顯著防洪效益的水利工程。 三峽水庫總蓄水量393億立方公尺,防洪蓄水庫蓄水量221.5億立方公尺。
世界上最大的發電站。 三峽水電站裝機容量1820萬千瓦,年發電量846.8億千瓦時。
全球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峽大壩總長2309座,47公尺,水電站26座,水力發電站70萬千瓦。
全球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峽工程主樓澆築土方填土工程約134億立方公尺,混凝土2794萬立方公尺,鋼筋4630萬噸。
世界上最困難的水利工程。 2000年,三峽工程混凝土澆築量為54817萬立方公尺,創造了混凝土澆築的世界紀錄。
施工期間流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峽工程截流流量為9010立方公尺/秒,施工改道最大流量為7.9萬立方公尺/秒。
世界上最大的防洪閘門。 三峽工程防洪閘門最大洩洪量為1025萬立方公尺/秒。
世界上數量最多、總水頭最高的內河水閘。 三峽工程雙線五層船閘總揚程113公尺。
世界上最大、最困難的公升船機。 三峽工程公升船機最大公升降機113公尺,船舶噸位3000噸。
世界上最大的水庫移民工程,也是最艱鉅的移民移民工程。 三峽工程水庫動態遷移最終可達113萬人。
-
第乙個是最高的大壩,第二個是最大的儲水量,第三個是發電量最大的。
-
是全球防洪效益最顯著的水利工程、世界上最大的電站、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世界上最困難的水利工程、建設中流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世界上最大的洩洪能力, 全球上級人數最多、總水頭最高的內河船閘,全球最大難度的公升船機,全球移民最多、工作最艱鉅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庫移民安置工程。
-
三峽大壩防洪閘門開啟(攝於2005年7月)。 三峽大壩閘門最大洩洪量為每秒10000立方公尺,為世界最高。
三峽水庫總蓄水量393億立方公尺,防洪蓄水庫容量1億立方公尺,是全球最重要的水利工程。
三峽工程雙線五層船閘總水頭113公尺,是世界上上水位最多、總水頭最高的內河水閘。
三峽工程主體建築土方填土量124億立方公尺,混凝土2794萬立方公尺,鋼筋463萬噸。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峽工程洩洪閘門最大洩洪能力為1025萬立方公尺/秒,是世界上最大的洩洪閘門。
三峽大壩軸線全長2309 47公尺,洩洪壩段長483公尺,是世界上最長的大壩。
三峽工程最大截流流量為9010立方公尺/秒,施工引流最大峰值流量為7.9萬立方公尺/秒,是建設期全球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峽水電站裝機容量1820萬千瓦,每年可為全國提供清潔能源847億千瓦時。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電站。
2000年,三峽工程澆築混凝土54817萬立方公尺,月澆築量高達55萬立方公尺,創下混凝土澆築量世界紀錄。
-
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這是乙個具有世界上最顯著防洪效益的水利工程。
世界上最大的發電站。
具有最顯著運輸優勢的樞紐。
全球最大的水利工程。
全球最大的水利工程。
世界上最困難的水利工程。
世界上數量最多、總水頭最高的內河水閘。
世界上最大、最困難的公升船機。
-
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三峽工程是綜合效益巨大的大型水利水電工程。
a) 防洪。長江洪水的成因。
1)自然原因:上游幹流和中游南北支流同時發生洪澇災害;中游沒有足夠的防汛和滯留場所; 河流中下游洩洪能力不足。
2)人為原因:森林砍伐,導致中上游植被破壞;長江中下游地區發生洪澇的原因。
3)社會經濟原因:人口激增;落後的生產方式; 生活在貧困中。
2、三峽工程的防洪效益。
防洪是三峽工程建設的首要目標,建設三峽工程是解決長江中下游特別是長江中游地區洪澇威脅的關鍵工程措施。 三峽工程防洪效果帶來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尤為巨大,是其他防洪措施難以替代的。
b) 發電。三峽地區的水電資源。
長江三峽段水電資源極為豐富。
三峽工程的發電效益。
1)三峽工程的建設對緩解華中、華東、重慶等地能源短缺,減輕煤炭和運輸壓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3 環境效益。
水力發電取代火力發電,減少廢氣、廢水和廢渣的排放,從而保護環境。
c) 運輸。1)長江航運的重要地位。
長江幹流通航里程7萬公里,年交通量佔全國內河交通總量的70餘。
2)川河航道對長江通航的制約作用。
四川河通常被稱為宜賓和宜昌之間的長江,因其主要流經四川而得名。 它對長江通航的制約作用是:地處丘陵高寒河谷地區,地勢陡峭,水流湍急,險灘密集,航道條件十分複雜,使長江通航受到很大限制。
3)三峽工程的航運效益。
三峽工程的建設,可以從根本上改善四川河段的通航條件,也可以改善宜昌以下水道。
《三峽》譯本。
在長達700裡的三峽之旅中,兩岸被高山連線,無處可打破。 層層疊疊的懸崖,一排排的懸崖,遮住了天空和陽光。 如果不是中午或午夜,太陽和月亮是看不見的。 >>>More
從三峽全長700裡來看,兩岸山巒相連,無處可破。 群山重疊,不間斷,遮住了太陽和天空。 如果不是午夜,太陽和月亮將永遠看不見。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