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物質文化遺產有45處自然文化遺址和自然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世界遺產名錄》國家中排名第二。 具體文化遺產如下:
1.明清皇家陵:明陵(湖北忠祥市)、清東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沂縣)明孝陵。
江蘇南京市)、明明陵。
北京市昌平區)盛京三陵(遼寧省瀋陽市。
文化遺產。 2.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文化遺產。 3.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文化遺產。
4.雲岡石窟。
文化遺產。 5.雲南“三平行江”自然景觀自然遺產。
6.吉林高句麗王城、皇家陵墓和貴族陵墓的文化遺產。
7. 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文化遺產。
8.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自然遺產。
9. 中國安陽市銀旭市。
文化遺產。 10. 華南喀斯特自然遺產。
11.開平樓樓與古村落文化遺產。
12.福建土樓. 文化遺產。
-
中國的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泰山、傣廟、靈巖寺、敦煌莫高窟、頤和園等。
1.泰山。 1982年11月8日,泰山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1987年12月12日,泰山被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2007年3月7日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2.傣廟。 傣廟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南麓,俗稱“東嶽寺”。 始建於漢代,是歷朝歷代皇帝舉行封禪、拜泰山神儀式的地方。
祭壇和廟宇建築是漢人祭拜天地日月山河、祖宗舍濟的建築,體現了漢族作為農業民族文化的特色。
3.靈巖寺。
靈巖寺,位於都江堰市,靈岩鎮以北5公里處,凌巖山下,被稱為“靈岩聖燈”,是過去“關縣十景”之一,有別於中國著名的四大古廟(濟南靈巖寺、當陽玉泉寺、南京七霞廟和天台國慶寺)。
4.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於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始建於前秦玄昭皇帝苻堅時期,歷代建有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西夏、元朝等歷代。
5.頤和園。
頤和園是中國清代的皇家園林,原名清沂園,位於北京西郊,距市區15公里,面積平方公里(其中頤和園世界文化遺產區面積平方公里),水面約佔四分之三。
-
長城、太山、頤和園、圓明園、長春園。
-
中國的文化底蘊如下:
1.長城。 舉世聞名的中國長城,東起渤海灣的山海關,西至甘肅省的嘉峪關。 穿越山間溪流、山谷,綿延萬餘里,橫跨中國北方七個省、市、自治區。
早在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各國為了抗敵,就根據風險修建了長城。 長城雄偉壯觀,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1987年,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紫禁城。 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 故宮前稱紫禁城,是明清時期的皇宮。
中國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 始建於明朝永樂四至十八年(1406-1420年)。 占地面積72萬多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公尺,房屋9000餘棟,四周宮牆高10多公尺,整個建築群氣勢恢巨集豪華,布局開放對稱,內外裝飾氣勢恢巨集,璀璨輝煌,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髓。
1987年,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3.莫高窟。 莫高窟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明沙山東麓懸崖上。 它俗稱千佛洞,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
前秦二年(366年)開鑿,歷朝相繼建成。 洞窟分為五層,高度錯開,依次排列,南北長1600多公尺。 其形態主要包括禪窟、中央柱洞和有蓋桶頂洞。
有編號的洞穴492個,壁畫10000多平方公尺,彩色雕塑3000多座,唐宋木結構建築5座。 1987年,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4.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習安臨潼區立山北麓。 陵墓建於西元前246年至西元前208年之間,現存的墳墓高40公尺。
墓地布局仿秦國首都咸陽,分為兩座城池,內城周長約一公里,外城周長約一公里。 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東側,是秦始皇墓的乙個大型墓坑,秦始皇墓於1974年被發現,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5.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 是中國舊石器時代的重要遺址。
1927年開始發掘,在山洞中發現了三個完整的頭骨和一些殘餘物,這裡是山頂發現北京猿人和山頂人化石的地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北京猿人化石、石器、火文等新材料層出不窮,是研究人類發展史和中國原始社會史的極為寶貴的資料。 1987年,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北京故宮、頤和園、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北京天壇遺址。
-
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化遺物,包括:
1. 古蹟:從歷史、藝術或科學的角度來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建築物、銘文和繪畫、考古性質的構件或結構、銘文、洞穴和景觀。
2.建築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的角度來看,它們是獨立或相連的建築,在建築風格、均勻分布或與環境景觀相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
定義範圍
文物是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留下的遺物和遺物。 它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文物是指具體的物質遺存,其基本特徵是:
首先,它必須是由人類創造的或與人類活動有關。
第二,它必須是已經成為歷史的過去,不可能再創造它。 不同國家對文物的認定並不一致,其含義和範圍也不同,因此對文物的共同認定沒有統一的定義。
-
物質文化遺產又稱“物質文化遺產”,是傳統意義上的“文化遺產”。
如果它屬於以下類別之一,則可以將其歸類為文化遺產:
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和普遍價值的建築物、雕刻和繪畫、具有考古意義的組成部分或結構、銘文、洞穴、定居點和各種文物的複合體;
建築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的角度來看,由於其建築形式、身份和在景觀中的位置,具有突出或相互關聯的突出建築群、普遍價值的單獨或相互連線的複合體;
遺址:從歷史、美學、民族誌或人類學的角度來看,具有突出和普遍價值的人造作品或共同人與自然的傑作和考古遺址。
-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2.長城。 3.敦煌莫高窟。
4.明清皇宮(北京故宮、瀋陽故宮)。
5.秦始皇陵墓和兵馬俑陵。
6.承德山莊及周邊寺廟。
7.曲阜孔廟、孔廟、孔林。
8.武當山古建築。
9.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
10.麗江古城。
11.平遙古城。
12.蘇州的古典園林。
13.頤和園。
14.天壇。
15.大足石雕。
16.明清皇家陵墓(湖北明陵、河北清東陵、清西陵、江蘇明孝陵、北京明陵、遼寧聖京三陵)。
17..皖南古村落:西地、洪村。
18.龍門石窟。
19.都江堰——青城山。
20.雲岡石窟。
21.中國高句麗王城、皇陵和貴族陵墓。
22.澳門歷史城區。
23.安陽尹旭.
24.開平刨樓與古村落。
25.福建土樓.
26.登封“天地”歷史建築。
27.丹霞,中國。
28.荔波小七孔。
29.西湖,杭州。
30.袁尚都遺址。
-
1.崑曲。 崑曲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戲曲型別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瑰寶,尤其是在戲曲藝術上,被譽為百園中的“蘭花”。 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2.古琴藝術。
古琴藝術體現為水平演奏弦樂器的獨奏藝術形式,也包括演唱和演奏琴曲和琴笛合奏。
古琴藝術是繼崑曲之後第二大被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的中國文化類別。 秦樂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最連續的器樂形式之一,已有3000年的歷史。 “高山流水”、“燒秦煮鶴”、“打秦牛”等成語都出自與秦有關的典故。
3.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民間節日,由古代最早的回族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因為戰國時期楚國的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期間被抱石的回族跳入汨羅河自殺,後來又把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批准將中國端午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中國第乙個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節日。
4.中國篆刻。
它是將書法(主要是篆書)和雕刻(包括鑿鑄)結合起來製作印章的藝術。 古代篆以其獨特的風格和高度的藝術性,為篆刻藝術奠定了極好的基礎。 因此,篆刻藝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
5.中國書法。
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書寫藝術。 中國書法是一門非常獨特的視覺藝術,漢字是中國書法的乙個重要因素,因為中國書法是在中國文化中產生和發展的,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 依靠漢字是區分中國書法與其他型別的書法的主要標誌。
中國書法隨著漢字的產生和聲譽的轉變而發展,經過300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符號。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包括:長城、明清故宮、莫高窟、秦始皇陵和兵馬俑、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承德避暑勝地及其周邊寺廟等。 這些文化遺產代表著中華文明,代表著中華民族用智慧和辛勤勞動創造的人類文明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