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裝 SSD。
1 個 SSD 4k 對齊。
您可以使用 Win7 系統盤對 SSD 進行分割槽和格式化,也可以使用硬碟分割槽工具 DiskGen 軟體(至少版本或更高版本)將 SSD 對齊為 4K。
2. 在硬碟上啟用AHCI功能。
目前,大多數台式計算機預設處於IDE模式,要啟用硬碟AHCI模式,您需要進入BIOS進行設定。 大多數筆記本預設採用 AHCI 模式。
進入BIOS開啟硬碟AHCI模式的一般步驟是:重啟電腦,啟動電腦時按DEL鍵進入BIOS,選擇裝置ATA驅動器設定配置SATA為AHCI,最後按F10鍵儲存並退出BIOS
除了以上兩個基本且重要的知識點外,還有一些其他方面對SSD的效能影響較大,比如主機板開啟節能功能和第三方SATA3介面錯誤連線等,都會對SSD的速度產生較大的影響, 下面介紹。
1) 由於主機板開啟了節能模式,SSD的效能下降。
通常主機板的節能功能開啟,CPU頻率會降低,這也會導致SSD效能下降,因為節能時CPU頻率會降低10%,傳送指令時會慢10%,所以測試時理論SSD效能會降低10%, 所以如果你想充分發揮SSD的最佳效能,請不要開啟主機板上的節能模式。
2) 與第三方 SATA3 介面連線錯誤會影響效能。
現在很多主流主機板都支援介面,比如英特爾的B75主機板和AMD的A75主機板都有介面,這對SSD來說也很重要,如果我們選擇的主機板不支援介面(比如H61或者A55主機板不包含介面),那麼SSD的效能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另一方面,第三方SATA3介面方案的測試結果幾乎完全不如原生SATA3的結果,尤其是在現場襯衫啟動應用速度為20MB S。 (starting applications:
使用 IE 開啟 PCMark 7 規範文件,等待完全響應的硬碟操作記錄。 其中 85% 是隨機讀取。 結果,分數大幅下降,第三方SATA3晶元方案大大拖累了隨機速度,導致效能急劇下降。
-
安裝源與硬體或主機板設定不匹配。
-
在計算機上安裝 SSD 後,您應該遷移系統。 遷移前備份重要資料。
您可以按如下方式執行此操作:
1. 將SSD硬碟放入光碟機的硬碟托架中,如下圖所示。
2.插入安裝,開機進入電腦管理、磁碟管理,第一次會問你是不是MBR,選擇“是”,如下圖所示。
3. 首先,選擇源系統所在的硬碟,如下圖所示。
4. 然後選擇源系統,如下圖所示。
5. 點選選擇我們的目標硬碟,如下圖所示。
6. 如果將SSD劃分為乙個區域,則會出現乙個選項,如下圖所示。
7. 是否要覆蓋SSD,會彈出視窗,選擇“是”,如下圖所示。
8.還要檢查是否與4K對齊,**asssdbenchmark,看看裡面的1024-ok是否為綠色,如果為綠色,則表示4K對齊,如下圖所示。
-
要解決此問題,請在啟動時轉到計算機的 BIOS,並將其設定為從 SSD 啟動。 但是很多人對BIOS中的設定方法並不熟悉,還有一種硬體方法也很簡單:在電腦關機時開啟主機箱,切換主機板上SSD和HDD的資料線連線。
加上固態,拆開光碟機放上機械硬碟,兩種情況,一種是如果把光碟機位機械放進去可以進入PE格式化的C盤,但需要注意的是內建硬碟不是系統恢復的空間,如果有也會被刪除。第二種是,如果將機械硬碟做成行動硬碟,可以先開啟它,然後插入行動硬碟,直接格式化。
-
如果是SSD,去BIOS設定用於啟動的磁碟,磁碟的順序就到了。
臨時更換本機 當您按下鍵盤時,會出現乙個選單,然後選擇要使用的啟動磁碟。
或者使用系統的引導程式並選擇選單中的選項之一。
-
有快捷鍵開機,從固態銀行可以選擇按鈕啟動,系統可以去【5分享】找到。
-
1.首先,在您的計算機上安裝幽靈軟體。
2. 開啟後選擇備份系統。
3. 在彈出的路徑視窗中,選擇備份檔案所在的路徑,點選“儲存”按鈕,如下圖所示。
4. 選擇路徑後,選擇需要備份的硬碟分割槽,然後單擊“確定”按鈕,如下圖所示。
5.此時,系統備份將開始,我們可以等待備份完成。
6. 在工具中選擇“恢復分割槽”,然後單擊“瀏覽”按鈕以選擇相應的 GHO 檔案。
7. 選擇您的 SSD 安裝分割槽,然後單擊“確定”按鈕。
8.此時可以看到系統已經安裝好了,可以等待安裝好了。 安裝後,啟動後,將 SSD 設定為第乙個進入系統的啟動項。
U托盤安裝系統;
1.將U盤製作成【U深度U盤啟動盤】,然後進入相關****win系統儲存到U盤啟動盤,重啟電腦等待開機畫面出現,按啟動快捷方式,選擇U盤啟動進入U深度主選單,選擇簡單標尺“U深度Win8 PE標準版(新機)”選項, 並按 Enter 鍵確認。 >>>More
SSD 不太穩定,但它們的讀取和儲存速度更快。 在故障方面,讀取有壞扇區的機械硬碟比讀取資料塊已損壞的SSD要容易得多,當SSD即將損壞時,您很難感覺到任何跡象,而機械磁碟可能會出現讀取緩慢甚至異常噪音等警告。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