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原告沒有遭受任何損害,他可以提出版權侵權嗎?

發布 社會 2024-03-31
6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你好! 即使原告沒有遭受任何損害,只要侵權行為屬實,也可以要求被告道歉。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出版作品的;

    (二)未經共同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作為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

    3)以謀取個人名利為目的,在不參與作品創作的情況下,署名他人作品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5)剽竊他人作品的;

    (六)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拍攝或者類似拍攝的方式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七)未支付使用他人作品報酬的;

    (八)未經電影作品或者以類似電影、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影製品等方式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作品或者錄音錄影製品,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9)未經出版人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面設計;

    10)未經表演者許可,直播或者公開直播其現場表演,或者錄製其表演;

    可以提供更詳細的資訊,以提供更準確的法律建議。

  2.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法律分析:在著作權侵權糾紛中,權利人可以要求賠償的損失範圍包括:1、直接損失,是指因著作權使用費和其他收入減少而直接造成的侵權損失,以及查處、制止和消除違法侵權行為所發生的合理費用; 2、間接損失主要是指權利人因侵權而遭受的未來財產權益損失; 3、“精神損害”是指著作權人遭受的精神損害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而損害他人的,侵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賠償。 沒有侵權人,侵權人已經逃脫或者不能承擔民事責任,被害人請求賠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的賠償。

    第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害他人人身或者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要求侵權人承擔制止侵權、排除障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一百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3.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著作權侵權糾紛中可以主張的損失有:直接損失、間接損失、精神損害賠償。 直接損失是指因侵犯金合歡侵權而直接導致的著作權使用費和其他收入減少而造成的損失,以及查處、制止和消除違法侵權行為所發生的合理費用。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24條.

    權利人的實際損失可以按照侵權行為導致的複製品發行量減少或者侵權複製品的銷售量和權利人因複製品發行而獲得的利潤來計算。 難以確定發行減少金額的,按照侵權複製品的市場銷售量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25條.

    無法確定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權當事人的請求或者適用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確定賠償數額。 人民法院在確定賠償數額時,應當綜合考慮作品種類、合理使用費、侵權性質和後果等情況。 當事人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約定賠償數額的,應當准許。

  4.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版權侵權糾紛的賠償可以起訴。 著作權是複製電腦程式、文學作品、作品、遊戲、電影等權利的合法所有權。 除非轉讓給另一方,否則版權通常被認為屬於作者。

    大多數電腦程式不僅受版權保護,還受軟體許可證保護。 版權只保護思想的表達形式,而不保護思想本身。 演算法、數學方法、技術或機器設計不受版權保護。

    1.如何使用產品版權。

    根據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工業產品設計圖紙等圖形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產品的最佳圖紙和圖紙依法享有著作權。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產品設計圖紙中包含的技術資訊也受著作權法的保護,也不一定妨礙他人根據設計圖紙中的技術製造工業產品。 版權保護思想的表達,但不保護思想、概念、發現、原則、方法、系統和過程。

    著作權人對其作品享有的複製權,是指通過印刷、影印、拓片、錄音、錄影、翻錄、複製等方式對作品進行一種或者多種複製的權利。 但是,如果按照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書進行工業產品的建造或生產,如果使用了作品中涉及的技術資訊、科學原理或方法,則不一定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複製,也可能不構成侵犯著作權。 因此,為了保護冰雹產品設計圖中的技術資訊,通常的做法是尋求專利法或商業秘密保護。

    我國《專利法》規定,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實施專利權,即不得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進口其專利產品用於生產經營目的; 或使用其專利工藝掌握和使用、要約銷售、銷售或進口直接根據專利工藝獲得的產品。

    2. 圖形版權註冊有什麼好處?

    在發生著作權糾紛時,《著作權登記證》是主張權利的有力途徑,可以保障作品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使用人的合法權益,作為權利的初步證明,也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司法保護的前提。

    在進行軟體著作權交易、著作權轉讓、許可等活動時,還需提供《軟體著作權登記證》作為權利證明,有利於作品、軟體的許可和轉讓,有利於軟體作品的傳播和經濟價值的實現。 更有利於交易的順利完成。

    企業的申請是高新技術企業雙重軟識別和識別的前提,可以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是企業創新實力的體現,增強了企業市場的有效競爭力。

  5.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1. 將他人發表的著作用於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

    3、為了報道時事新聞,不可避免地要在報刊、報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上轉載或引用;

    (四)報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或者其他報刊、報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刊登過政治、經濟、宗教等時事文章,但作者宣告不予發表的除外;

    6.在學校課堂上翻譯、複製少量已發表的著作,供教學、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分發。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範圍內使用已出版作品;

    8.圖書館、紀念館、博物館、檔案館、美術館複製博物館收藏的作品,用於展示或儲存版本;

    9、免費表演已發表作品,不向公眾收費,不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10.對在室外公共場所設定或展示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拍照、錄影;

    11.將中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出版的中文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作品,在中國境內出版發行;

    12. 以盲文出版已發表的作品。

    1.侵犯著作權的刑事責任。

    1.行為人以牟利為目的,有下列情形之一侵犯著作權,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二、著作權侵權民事賠償標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著作權相關權利的,侵權人應當賠償權利人。

    賠償金額包括權利人遭受的實際損失和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而支付的合理費用,後者包括權利人或委託人調查收集侵權證據的合理費用。 人民法院還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案件的具體情況,在賠償範圍內計算符合國家有關部門要求的律師費。

  6.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1. 誰可以成為版權侵權訴訟的原告?

    1. 版權所有者。

    著作權人,即著作權主體,是指依法享有文學、藝術、科學作品著作權的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規定,著作權主體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中國著作權法規定:

    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法人或其他組織被視為作者。 我國《著作權法》規定,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的作品,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創作,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以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

    如何確定作品的作者身份,我國著作權法採用與其他國家和國際公約一致的方法,即如果沒有相反的證據,則由簽署作品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為作者。

    2. 著作權被許可人。

    因許可合同或轉讓合同取得著作權的人,授予被許可人根據許可協議起訴第三人侵權的權利的,被許可人具有網路著作權原告的資格,但合法被許可人不具備該主體資格。 著作權的被許可人一般無權對他人侵犯著作權提起侵權訴訟,侵權起訴權仍由原著作權人行使。

    3.其他權利人。

    共同受讓人、繼承人等也是權利人。 著作權法第十九條規定,公民死亡後,在本法規定的保護期內,按照《民法典》的規定轉讓其作品的使用權和獲得報酬的權利。

    通過遺囑,公民將版權的財產權交給國家,國家成為版權的繼承人。 著作權屬於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變更或者終止後,受保護人應當在規定的保護期限內享有著作權的財產權;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沒有權利義務的,由國家享有。

    2、原告在著作權侵權訴訟中應當提交哪些證據?

    著作權人與著作權相關權利人提起訴訟的,應當提交證明其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真實性、有效性的檔案,包括手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權登記證書、認證機構出具的證書、取得權利的合同等。

    著作權繼承人提起訴訟的,應當提交已經繼承或者正在繼承的證據材料。

    原告應當提交涉嫌侵權的複製品及其銷售發票等證據。

    二、原告應當提交下列賠償證據,證明其提出的賠償數額具有事實依據: 原告應當提交能夠證明其已提交賠償數額的證據,如權利人實際損失或侵權人違法所得的證據; 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而支付的合理費用。無法確定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侵權情況作出賠償50萬元以下的判決。

相關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