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反圍剿戰役雙方的指揮官是誰?

發布 歷史 2024-03-07
8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共產黨人:王明國:蔣介石。

    “圍剿”和反“圍剿”是第二次革命戰爭中敵我鬥爭的主要形式。 從1930年12月開始,國民黨連續對革命根據地進行五次大規模的軍事“圍剿”行動,妄圖消滅紅軍,摧毀革命根據地。

    前四次反對“圍剿”的鬥爭,都是在正確的軍事思想指導下取得勝利的。 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戰役中損失慘重,受到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的破壞。

    1933年9月底,蔣介石集中兵力100萬,自立為總司令,對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五次大規模“圍剿”。 其中,50萬大軍用於進攻**革命根據地。 在這種“圍剿”中,敵人採取了長期戰爭和堡壘主義的新政策。

    此時,***已經離開了紅軍的領導崗位,中共暫時**直接領導了這場反“圍剿”戰爭。 中共臨時領導人博古(秦邦先)將軍事指揮權完全交給了共產國際駐華軍事顧問李德。 但是,李德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正規陣地戰的經驗,並不了解中國革命戰爭的具體特點。

    他們反對“引誘敵人縱深”,命令紅軍在各條戰線上進攻,企圖“將敵人拒之門外”。結果,紅軍在敵人的主力和要塞之間四分五裂,陷入了被動地位。1934年1月,中共六屆五中全會在江西瑞金召開。 這次會議把以王明為代表的“左派”冒險主義的錯誤推向了極點。

    左翼冒險主義的進一步發展,使紅軍在反“圍剿”戰爭中繼續執行前一時期的錯誤戰略戰術,在蔣介石新一輪攻勢面前損失更加慘重。 4月中旬,國民黨軍隊集中優勢兵力進攻蘇區北門廣昌。 無視敵人強弱的事實,“左傾”的錯誤領導導致動員紅軍主力與敵人進行“決戰”。

    經過18天的血腥戰鬥,部隊遭受了重大**,廣昌敗了下來。 7月,面對敵人的新進攻,部隊分成六道防線,全線防守。 10月初,興國、寧都、石城一線相繼淪陷,**根據地日益縮小。

    紅軍粉碎敵人在根據地的“圍剿”的可能已經完全喪失,紅軍主力被迫進行戰略轉移。 10月中旬,86萬多名中共機關和紅軍撤出蘇區,踏上了向西突圍的征程。 這是長征的開始。

  2.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朱周. 湘江之戰 周 朱。

  3.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第五次反圍剿雙方指揮員分別是:國民黨北路軍總司令顧竹、淳懷通,南路軍總司令陳繼棠,西路軍總司令何堅。 中國共產黨臨時領導人博古和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

    第五次反“圍剿”,是指1933年9月25日開始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在蘇南、閩西西部對國民黨黨脊梁軍的第五次“圍剿”戰役。

  4.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1930 年 11 月至 1931 年 1 月的第乙個反包圍和鎮壓時期,***、**。

    第二次反包圍和鎮壓,1931 年 4 月至 5 月,***,**。

    第三次反包圍和鎮壓,1931 年 7 月至 9 月,***,**。 爐子年螞蟻

    第四次反包圍運動 1933 年 2 月至 3 月,**,***。

    第五次反圍剿,1933年9月-1934年10月,博古、李德。

  5.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1930 年 11 月至 1931 年 1 月的第乙個反包圍和鎮壓時期,***、**。

    第二次反包圍和鎮壓,1931 年 4 月至 5 月,***,**。

    第三次反包圍和鎮壓,1931 年 7 月至 9 月,***,**。

    第四次反包圍運動 1933 年 2 月至 3 月,**,***。

    第五次反包圍運動:1933年9月至1934年10月。

    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

    突破數十萬國民黨。

    全軍層層封鎖、包圍、追擊、攔截,行進了25000裡,實現了北上抗日戰略轉移。 這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偉大舉措,是中國革命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點。

    從此,開始了從國內革命戰爭到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過渡。

    中國革命進入了乙個新的歷史階段。

  6.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其直接原因是國民黨空前強勢的圍剿和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具體原因是由於博古利德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引導,屢屢失敗。

    紅軍長征是在抗日救紅軍成為全民族最緊迫任務的時候進行的,是中國面臨民族危亡的時候,也是在黨和紅軍面臨嚴重生死危機的時候進行的。 1931年“9一8”事件後,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停止內戰、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但國民黨蔣介石仍然頑固地堅持“國外作戰必須先保內”的反動政策,迅速動員100萬大軍“圍剿”紅軍和蘇維埃各地區, 其中 500,000 名士兵接近**蘇聯地區。在“左”旅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下,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運動終於失敗,紅軍被迫進行戰略撤退。

  7. 匿名使用者2024-01-20

    第五包圍和鎮壓可以簡要概括為:

    蔣介石,1933年10月。

    出動約90萬兵力,開始進攻蘇維埃南部地區。

    進行了第五次圍剿。

    紅軍雖然在江西有18萬正規軍、約20萬游擊隊和紅衛兵,但只有10萬支步槍、數量極少的手榴彈、炮彈和幾架從蔣介石軍隊繳獲的飛機。 蔣介石擁有 1 支現代空軍,擁有近 400 架戰鬥機。

    每天都有飛機從天而降轟炸和掃射,消滅了成千上萬的農民。 在江西蘇維埃區,它被國民黨占領。

    100萬平民被殺或餓死。

    蔣介石以大部分兵力包圍了紅軍,對紅軍實行嚴密的經濟封鎖,修建了數千英里的軍用公路和數千個小碉堡。

    紅軍士兵大多是農民,他們獲得了土地並獲得了投票權。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願意豎起橡樹,為土地而戰至死。

    由於蔣介石的碉堡遍布江西、福建、湖南等省份,紅軍不能依靠佯攻、伏擊等戰術出其不意取勝,只好集中主力進行陣地戰,結果紅軍傷亡6萬餘人。

    1934年10月,紅軍在江西瑞金召開軍事會議,決定撤出江西,將紅軍9萬左右的主力調往新的根據地。

    紅軍分成兩縱隊,攻克湖南、廣東兩省碉堡防線,占領南線碉堡防禦工事,打通西路、南路,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征。

  8. 匿名使用者2024-01-19

    在第五次蘇維埃地區反“圍剿”戰役中,紅軍因盲目服從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的指揮,被迫進行戰略轉變。 這是博古掌權的時期,在此期間,這條線出現了錯誤,但這條線是共產國際的路線。

    黨的七大前,博古作了一次全面檢討,說:“我對黨的責任在於貫徹執行這條路線,在我的姿態上,我把它發揮到了極致。 在1935年1月15日至17日舉行的著名的遵義會議上,博古作了初步審查,承認五次反“圍剿”失敗,只好撤出蘇區,不由自主地開始了長征。

    與此同時,1933年冬天,福建省發生了抗日反蔣事件,博古贊成與福建合作,但由於共產國際和黨的大多數領導人反對與福建人民合作,博古不得不放棄個人意見,服從上級,服從多數人, 並錯過了機會。

相關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