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機茶的生產過程中不能使用合成肥料或化學農藥!
有機茶園的病蟲害防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栽培控制:加強茶園的栽培和管理,營造有利於茶樹生長、不利於蟲害發生的環境,如在採茶季節及時分批採摘,從而減少蚜蟲和小綠葉蟬的危害(這些蟲子也恰好喜歡嫩葉, 及時採摘就是搶奪他們的食物)。
2)保護茶園生物群落結構,維護茶園生態平衡。例如,植樹造林、種植防風林、行道樹、遮蔭樹,增加茶園周圍植被的種類,從而形成有利於各種天敵繁殖的環境,保持茶園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生物群落的多樣性(原始森林中很少有某種害蟲的大量發生, 這就是原因)。
3)保護和利用天敵資源。除了措施與(2)的相似之處外,還可以人為釋放天敵來控制害蟲。
4)物理控制。例如,殺蟲燈用於誘捕,黃板用於誘捕有翅蚜蟲。
5)有條件地使用植物和礦物來源的殺蟲劑。有機茶園不是根本不會用的農藥,主要看農藥是什麼,因為農藥的概念和過去不一樣,以前也是。
六。 六。 6.滴滴涕等化學合成農藥。 現在有一些從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可以起到殺蟲或驅蟲的目的,比如azadirachtcin,它是從苦楝樹的果實中提取的,噴灑在苦楝的葉子上,有些昆蟲不喜歡這種味道,所以它們不會吃這種葉子,從而起到防控的作用(就像麵包蘸醋沒人喜歡一樣吃)。
需要注意的是,有機茶園和有機茶需要經過相關部門的認證,並且有一套園藝、生產和加工的標準,其中規定有機茶的生產過程中只能使用植物源和礦物源農藥。
-
其實農藥也是用的,但藥的***可以小一些。 有機只是乙個名字,所以你不能養鳥。
-
茶葉應在5月下旬控制,主要農藥有氯菊酯、毒死蜱、鋅硫磺等。 6月中旬,控制了介殼蟲,使用了蠕蟲、螺蛾乙酯等農藥。
-
如何預防茶葉病蟲害如何預防茶葉病蟲害? 茶葉病蟲害也在管理中,要初中才能長得好。
-
要想防除茶葉病蟲害,就要注意病蟲害的種類、生物的平衡、定期清潔、合理施肥等。 病蟲害主要有茶尺蚯蚓、茶蠶、茶炭疽病、茶雲葉枯病等,要及時清理茶園內的蟲卵和病灶,施肥時注意清潔,平衡種群。
-
昆蟲主要以成蟲和若蟲吸食茶樹嫩芽的汁液,雌成蟲在嫩芽中產卵,導致茶樹生長受阻,受損的芽和葉捲曲變硬,葉尖和葉緣呈紅褐色和焦燒。
蟲害規律:低山茶區發生蟲害12-13代,侵害高峰期為5-6月和9-10月; 在高山茶區,每年發生蟲害8-9代,侵害高峰期為7-9月。 成蟲在茶樹、豆科植物和雜草上越冬。 成蟲大多在新芽上產卵。
2.在三片葉子之間的嫩莖中。
2.茶蟎。
1.茶橙癭蟎。
危害特性:以成蟲和蟎蟲為主,吸食成葉和幼葉的汁液,導致葉片黃綠色受損,主脈紅褐色,失去光澤,葉背面出現褐色細紋,芽葉萎縮。
蟲害法:蟲害每年發生20代以上,蟲群主要分布在上部成葉和幼芽葉上。 在高溫、乾旱、暴雨、雨季長的環境下,茶園內昆蟲數量少,危害輕。
全年有兩個明顯的高峰,第一次是5-6月,第二次一般發生在高溫乾旱期之後。
2.茶跗蟎。
危害特性:又稱側多食性跗蟎、茶半跗蟎。 如果蟎蟲棲息在茶樹的嫩芽和葉子的背面吸收汁液,則受損葉子的背面會出現鐵鏽色、硬化和增厚,葉尖扭曲變形,芽和葉萎縮。
蟲害法:蟎蟲每年發生20-30代,雌蟎在殘餘的芽葉、鱗片和葉柄中。 在縫隙和雜草上越冬。 高溫和乾旱的氣候環境有利於其發生。 一般來說,夏秋茶的發生比較關鍵。
3.茶癭蟎。
危害特性:主要損害成葉和老葉,受損葉片失去光澤呈古銅色,葉面沿葉脈密布白色粉塵狀蠟質蛻皮殼,葉片脆性易開裂,嚴重時大量落葉。
蟲害法:蟎蟲每年發生10代以上,成蟎在茶樹葉背上越冬。 高溫和旱季有利,全年7月至10月為高峰期。
4.茶短須蟎。
危害特性:吸食成葉或老葉的汁液與成蟲一起蜇人,使葉片失去光澤,葉背面出現紫色斑塊,主脈和葉柄褐變,後期發霉,造成大量落葉。
蟲害法:蟎蟲每年發生約10代,主要為雌蟎聚集在土壤1-6厘公尺的茶根頸中越冬,少數越冬在葉背、腋芽和凋落葉中。 茶園中的蟎蟲大多是雌蟎,孤雌生殖,主要棲息在葉子的背面。
全年7月至9月的高溫和旱季嚴重。
5.咖啡爪蟎。
危害特性:蟎蟲通過吸吮成蟎危害成蟲葉片,受損葉片區域性變紅,然後出現暗紅色斑點,失去光澤。 露水不幹時,葉面可見一層細蜘蛛絲,捏蟎數時,葉上可見指血跡的小紅點,紅蟲體在葉上爬行,蟎體附近有許多白色的蛻皮殼和卵殼。
-
春茶結束後,茶樹的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技術。
春茶結束後,全國各地的茶園逐漸進入修剪階段。 春茶期間,黑刺粉蝨、蚜蟲、綠盲蟲少量出現,但均未造成危害。 近期,隨著氣溫的公升高,其他害蟲也紛紛發生,具體如下:
茶綠葉蟬:近期溫度、濕度適宜,茶葉綠葉蟬繁殖迅速; 建議修剪後掛25-30畝粘蟲黃板進行防治; 若蟲比例較大的茶園建議噴施150-200ml茶管家(聯苯菊酯10%)或野鳥(5%茚蟲威)80ml,安全間隔10天。
茶蚯蚓:根據田間開發進度和光誘捕器調查結果,預計第一代成蟲將於5月7日開始出苗,5月12-15日達到成蟲高峰期。 5月17日至22日,第二代茶尺蠖進入卵孵化高峰期。 田間防治適宜期為5月20-26日,噴灑150-200毫公升畝採茶(%基質),安全間隔7天。
蟎蟲:近期蟎蟲開始增多,春後茶園修剪的發生比較輕,暫時不需要防控; 春前後輕度修剪的茶園在5月中下旬形成第乙個高峰,晚修剪的茶園推遲到6月上中旬,可控制噴灑30-40毫公升或60克木吡哆靈,安全間隔10天。 茶黃薊馬、茶蚜、黑刺粉蝨等害蟲可與上述主要害蟲合用進行治療。
茶樹炭疽病:發生較重的茶園,在春茶修剪後新芽和新葉期,可採用哌拉司酮或苯醚甲環唑控制; 此外,要加強茶園管理,增加磷、鉀肥和有機肥的施用。
建議進行非化學防治,在促進物理防治的基礎上,推廣生物農藥和礦物農藥。 對於茶葉蟬發生較多的茶園,可採用數字精密色板進行防控,對於歷年茶蠖發生較多的茶園,可從第一代成蟲出苗高峰期懸掛茶蠖引誘劑,可開啟殺蟲燈誘捕成蟲,採用生物農藥進行防治, 而病蟲害造成的損害,可以通過及時修剪和施用有機肥來補償病蟲害造成的損害。
-
1.主要病蟲害發生的特徵。 茶毛蟲。 又稱毒毛蟲,幼蟲在3齡前成群結隊,成蟲有趨光性。 幼蟲多棲息在茶樹中下成葉的背面,以下表皮和葉肉為食,2齡後進食孔洞或缺失的雕刻,4齡後進入暴食期。
茶蚯蚓。 又稱弓蟲,與幼蟲一起吃茶葉,幼蟲後形成死斑或缺失的雕刻,3齡後吃掉整片葉子,發生時能使一片茶園禿頂。
假眼小綠葉蟬。 又稱跳葉蟲,用針狀口器刺穿茶樹的嫩芽和葉脈吸收汁液,使芽葉失水收縮、燒焦,嚴重影響茶葉的產量和品質。 近年來,這種昆蟲一直是主要害蟲。
茶癭蟎。 又稱茶刺葉癭蟎,該蟲混雜,世代重疊,每年可發生10代以上。 所有昆蟲狀態都可以在成葉和老葉中越冬,它們的卵散落在嫩葉的背面,特別是在側脈凹陷處。
它吸吮茶樹的汁液,使受損的芽和葉失去光澤,葉脈發紅,葉向上捲縮,導致芽和葉乾枯,葉子背面有褐色鏽斑,影響茶葉的產量和品質。 5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中旬和8月下旬更為嚴重。
茶炭疽。 它主要危害成葉和老葉。 病斑多來自葉緣或葉尖,開始呈水染深綠色、圓形,然後逐漸擴大,變得不規則,後期逐漸呈紅褐色、灰白色,病害與健康分界線明顯。
病變上有許多小的黑色突出顆粒,並且沒有輪線。 它通常發生在雨年,但也更有可能發生在部分施氮的茶園中。
-
要實現無汙染的害蟲防治,其實很簡單:
1、不使用違禁農藥;
2、農藥殘留量不宜超標,並應在農藥安全間隔內採伐;
3、採用物理方法防治病蟲害:殺蟲劑用捕蟲燈,殺蟲劑用色板(黃板、藍板等),清除蟲卵和蟲體等;
4、生物防治:性引誘殺蟲劑、生物農藥防治(如病毒殺蟲劑、蘇里苷芽孢桿菌殺蟲劑等)、天敵殺蟲劑(如捕食性蟎防蟎、寄生蜂防治蛾類害蟲等);
5.選擇抗性品種,有些品種對某些病蟲害有抗性。
6.農業經營,栽培健壯的植物,減少機械傷口等,可以減少疾病的入侵。
-
樹病蟲草綜合防治要立足茶園整體生態環境,標本兼治,根據安全原則,因地制宜、及時制,有機協調農控、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防治措施。 合理性、有效性、經濟性,從而將茶園中的害蟲控制在經濟損失以下的水平,保證茶葉生產的高產和高質量。實施茶樹病蟲雜草綜合防治,應以保護茶園生態系統中昆蟲群落的平衡為戰略目標,重點防治病蟲雜草,讓茶園內害蟲數量少,促進生態系統相對平衡。 在防控措施上,農業防控應以農業防控為基礎,盡量採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輔以化學防治方法進行綜合防控。
其主要內容包括四個方面:改善茶園生態環境,充分發揮茶園自然調控能力; 在農業防控的基礎上,加強生態調控; 大力發展天敵資源的生物防治、保護和利用; 合理防控農藥,實現茶葉無汙染生產。
有機花椰菜的製備方法如下:
材料:花椰菜200克,木耳少許,燻肉熟5片,辣椒3個,蔥5克,大蒜3瓣,鹽少許,蠔油5克,生抽醬油1茶匙,糖2克,食用油少許。 >>>More
如果龍蝦是外來入侵物種,您可能會感到驚訝。 事實上,確實如此。 南京老人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日軍侵華時,龍蝦因其適應性強,對原始生物的巨大威脅,被選為入侵中國的物種之一。 >>>More
維生素主要用於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其主要生理作用是促進組織中膠原蛋白的形成。 維生素缺乏可引起壞血病,表現為牙齦腫脹、鬆弛、出血、皮下和關節出血。 此外,維生素通過其可逆的氧化還原反應,在維持細胞膜的穩定性和維持細胞的正常生理代謝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