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5 年 8 月 8 日,蘇聯根據雅爾達協定對日本宣戰。 8月9日零時,蘇紅軍出動三條戰線,出兵150多萬人,對盤踞在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發動全面進攻。 8月30日,蘇軍抗日戰爭結束,日軍共陣亡1萬人,俘虜59萬人,蘇聯紅軍為**1萬人。
許多中國人都熟悉上述歷史。 雖然蘇聯幫助我們打敗了日本人,但也讓我們付出了很多代價。 那麼,如果蘇聯當時不出兵,中國能靠自己收復東北嗎?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當時的日本情況。 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三天後又在長崎投下了第二顆原子彈,兩座城市瞬間被殲滅。 與此同時,美國軍機對日本本土進行了大規模轟炸。
雖然日本國內仍有不少狂熱分子高喊“一億塊玉”,但他們想燒焦大地抗敵,滅全民。 但面對史無前例的**原子彈,日本再也承受不了戰爭的重壓。
與此同時,日本的經濟和戰略資源也枯竭了。 如果戰爭繼續下去,即使沒有原子彈,也會將日本拖入深淵。
不過,盤踞在東北的數十萬關東軍的處境比日本略好一些,雖然軍備等條件比以前差了許多,但戰鬥力還是很強的。 以當時中國的軍事實力,要從前線擊敗關東軍,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非常困難的。
但日本的局勢正在惡化,而中國的局勢正在逐漸公升級。 中日力量逆轉只是時間問題,所以中國以己有力量收復東北也只是時間問題。
此外,日本於8月15日宣布投降,就在蘇聯出兵前幾天。 雖然蘇聯入侵東北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日本的投降,但主要是因為美國對日本本土的進攻,使日本放棄了抵抗。 美國接受日本投降的條件是,必須動用包括關東軍在內的所有武裝力量。
因此,即使蘇聯不向東北派兵,日本也耽誤不了太多時間。 雅爾達協定於1945年2月簽署,蘇聯直到8月才開始出兵。 與其說是蘇聯想幫助中國趕走日本侵略者,不如說是蘇聯趁著戰局完全明朗的時候,趁機偷走了勝利的果實。
中國戰勝日本只是時間問題,這一點毋庸置疑,如果蘇聯不出兵,那麼中國就會趕走小日本,只是多花一點時間和精力,再說了,如果蘇聯不出兵,那麼美國人就會出兵偷利, 蘇聯人對此非常清楚。
-
中國會復甦,但日本會失敗。
-
日軍不可能在東北擁有數十萬關東軍,在東北角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 關東軍雖然被蘇軍橫掃,但那是因為裝備被壓垮了,戰術思維落後於西方。 儘管如此,這並不意味著國民黨和共產黨可以收復東北,東部的主要城市早已被日軍占領,國民黨和共產黨被趕到西部,雙方的工業生產力大相徑庭,中國仍然只是乙個農業國家, 當時日本的鋼鐵產量是中國的180倍。
要知道,在日本投降前幾天,日軍在江西等地還是取得了勝利。
-
當然可以,不是國民黨,只是共產黨
-
當然,就持久戰的耐心而言,需要從八年到18年或28年或無限長的時間。
-
這種假設首先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抗日戰爭是一場世界大戰,簡單地說,日本有日本的盟友,中國也是中國的盟友
-
這是完全可以恢復的! 因為日本很快就宣布投降了! 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前往著陸點! 當時,蘇聯是機會主義的!
-
如果中國能夠收復東北,那只會晚幾個月或半年。 日本已經到了實力的盡頭,假設蘇聯不出兵,美國也會進攻日本本土,中國可以先進攻朝鮮,先切斷日本的鎬頭,關上大門打狗,當然大**是不可避免的。
-
應該是可以挽回的,1945年8月8日,蘇聯出兵,但8月6日,日本已經投下了兩顆原子彈,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所以當時日本本身就已經處於國內被美國轟炸,無法支援海外戰場的局面, 而且從東北撤軍只是時間問題,當然,蘇聯出兵是為了加快程序。
-
我覺得我們可以自己掏錢東北,因為當時日本在東南亞戰區、中國戰區等戰區打得太多了,戰鬥人員短缺,同時美軍在進攻日本,所以日本很快就會失去戰鬥力,所以我們還是可以自己收復東北的。
-
是的,因為當時日本已經被美國打敗了,美國的原子彈對日本造成了很大的破壞,當蘇聯出兵到日本時,日本實際上幾乎準備投降了。
-
是的,因為當時的日軍已經不是過去的關東軍了,美國對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日本經濟的極限下降了,面對這種情況,投降是肯定的。
-
當然,東北是可以收復的,因為1943年的關東軍已經不是過去的關東軍了,而是蘇聯出兵加速了對東北的征服。
-
<>蘇聯向中國東北派兵,以便與美國爭奪太平洋地區的利益。 東北部是蘇聯通往太平洋地區的最佳通道。 如果美國贏得了對日戰爭,蘇聯的損失將是無法估量的。
因此,在美國投下原子彈後,蘇聯不得不提前向東北派兵。
蘇聯向東北派兵是其自身國家利益的需要。 表面上,蘇聯打著把中國人民從困境中解救出來的旗號,向東北派兵。 然而,這背後卻是背叛中國主權利益和爭奪勢力範圍。
-
1944 年 11 月 7 日,在十月革命日的慶祝活動上,史達林發表了不同尋常的講話,正式稱日本為侵略國。 據日本分析,蘇聯肯定會廢除日蘇中立條約。
1945年4月16日,日本接到駐蘇聯大使館的情報,告知其4月初,蘇聯已開始向遠東派遣大量部隊、飛機和坦克。 看來蘇聯已經下定決心要對日開戰。
5月5日,日軍大本營下令將駐紮在中國大陸的四個師團調往東北方向。 1945 年 7 月 17 日至 8 月 2 日,美國、英國和蘇聯國家元首在德國彭坦舉行會議。 會上討論了結束抗日戰爭的條件和戰後對日本的處理,史達林告訴杜魯門,蘇聯將於8月15日對日作戰。
Caption: 蘇軍第1集團軍從東寧附近進軍東北,第4集團軍從北部的孫武進軍,第3集團軍從西部的海拉爾進軍。 一天之內,它越過了大興河。
結果,8月9日,也就是美國在長崎投下原子彈的那一天,蘇聯出動了一支157萬人的大軍,分為東、北、西三條路線,像秋風吹樹葉一樣,強勢果斷地清理了日本的王牌軍關東軍。
蘇軍出征東北,是抗日戰爭的最後一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戰,對交戰各方、戰後世界格局和中國革命的勝利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蘇聯出兵既有反法西斯的一面,也有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更重要方面,後者是最重要的一面。 雖然他們正在與日軍作戰,但他們在遠東的利益主要來自中國而不是日本。
蘇聯聲稱在這場戰爭中擁有 10,000 人,但他們在中國東北獲得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利益遠遠超過他們付出的代價。 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中國接受了蘇聯的軍隊,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失去了部分主權和東北的大量財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雖然蘇聯歸還了一些屬於中國的權益,但外國人在中國土地上作戰的悲哀和無奈,是永遠忘不了的。
蘇聯人與慶安嶺的中國居民進行了愉快的交談。 蘇軍東北推進遇到日軍抵抗,西線相當順利,一天推進24公里。
在哈爾濱市,蘇聯軍隊檢查繳獲的日本坦克。
瀋陽市民歡迎蘇聯軍隊的到來。
8月15日至16日,蘇軍占領旅順後,18日南下占領千島列島。
東北民主抗日聯軍與蘇軍接觸。
偽滿洲皇帝溥儀於8月19日在逃亡時被蘇聯人逮捕。
所向披靡的日本關東軍很快被蘇聯紅軍擊敗,駐紮在哈爾濱的日軍向蘇軍投降。
-
在這場戰爭中,蘇聯除了消滅盤踞在東北的日軍外,還獲得了東北地區的土地、資源和財富,當地的勞動力、工業裝置、金錢和物資為蘇聯的戰後發展提供了條件。
-
蘇聯當時在東北獲得了土地資源和財富,當地的勞動力、工業、裝置和材料為蘇聯的戰後發展提供了條件。
-
蘇聯派兵到東北獲取大量工業品,因為在此期間,日本在東北建立了許多工業基地。
-
有兩個目的,一是報日俄戰爭的失敗之仇,二是誤導中國人放棄外蒙古和遠東,以對華友好的態度運輸農產品和重工業裝置。
-
要想占領東三省,天下人人都知道。
-
如果蘇聯不出兵,外蒙古就不會獨立出動。 這不是沒有,這一切都是有代價的。
-
日本在美國的打擊下即將投降,如果不向東北派兵,就得不到任何油水,於是急忙出兵。 本來,英美一直要求蘇聯向東北派兵,以減輕西線的壓力,但蘇聯不敢動。 德國還要求日本進攻蘇聯,日本不敢打。
-
蘇聯最真實的意圖是供應中國東北的資源——但跪下舔蘇俄的教子和叛徒太多了!!
-
仔細研究蘇聯出兵的動機和意圖,就會發現這種說法過於簡單化,甚至是一種雙方同意的因素。 就蘇聯向東北派兵的主觀意圖而言,至少有以下三點。 首先,這是對過去日俄戰爭失敗的報復。
二是奪取蘇聯在中國的利益,特別是在東北地區。 第三是出於對東北豐富產品的垂涎欲滴。
-
為了自己的利益,蘇聯在所有社會主義國家中實行計畫經濟,蒙古和中亞的幾個國家只發展農業和畜牧業,波羅的海三國發展高科技和教育,波蘭的幾個國家發展經濟和軍事,烏克蘭發展軍事研究和海軍,而中國的任務是發展農業。
提到蘇聯,它是世界上第乙個社會主義國家。 就土地面積而言,蘇聯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家,蘇聯是乙個聯邦制國家。 實施了計畫經濟政策,蘇聯共產黨掌權。 >>>More
車諾比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失誤。
我認為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的根本原因是重大執行失誤,我認為根本原因是當時核電站事故前夕人員操作的重大失誤,以及應急管理和培訓的鬆懈和不足。 作為在核電站等特殊場所從事特殊工作的人,必須首先進行良好的培訓。 顯然,蘇聯在這方面做得不好。 >>>More
1980年,蘇聯的經濟實力是美國的2 3倍以上(如果考慮到通貨膨脹,蘇聯1980年的國民收入可能比今天的俄羅斯聯邦高出10倍以上,即使加上獨立國協其他國家的產值(這些國家的總國民收入也沒有那麼大俄羅斯),這個比例仍然非常驚人),並且由於人口略多,人均數字不到美國的60%。考慮到沙皇俄國與美國之間的巨大差距,以及蘇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內戰和偉大衛國戰爭中遭受的巨大損失(1946-1950 年,蘇聯的國民收入是美國的 20%,而在沙皇俄國時代,這個數字要小得多), 這真是人類歷史上從未見過的奇蹟。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