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氧化二氮。 又稱一氧化二氮,分子式N2O,1800英製H大衛用它作為麻醉劑,被稱為笑氣。
它是一種無色氣體,易溶於水,能支援燃燒,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用作乙炔的氣體。 一氧化氮。 分子式NO,無色氣體,可直接由空氣中的氧氣和氮氣結合產生電火花,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不與水發生反應。
一氧化二氮。 分子式N2O3,液態和晶體均為藍色,在氣態下大部分解離成“無”和“無”。 它與水反應生成亞硝酸,因此是亞硝酸酐。
二氧化氮,分子式NO2,紅褐色氣體,冷卻至以下,變為無色結晶,即N2O4。 二氧化氮易溶於水,是一種氧化劑。 五氧化二亞氮。
分子式N2O5,無色結晶,不穩定,與水反應生成硝酸,故為硝酸酐。
-
4no+3o2+2h2o=4hno3
加氧使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再加水; 由於二氧化氮極易溶於水,形成硝酸,工業上一般用氨來製造硝酸。
-
加氧使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再加水; 由於二氧化氮極易溶於水,因此會形成硝酸。
-
加氧使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再加水;
-
這還不是很簡單嗎?
-
濃硝酸與鐵、銅和其他金屬一起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氮
銅與濃硝酸反應化學方程式如下:
Cu+4Hno (濃縮) = Cu(NO) 2NO+2HO
鐵與濃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少量鐵:Fe + 6HO(濃縮)= Fe(No)3O + 3HO(條件:加熱)。
過量鐵:Fe + 4HO(濃縮)= Fe(No)2O + 2HO(條件:加熱)。
-
當硝酸為濃硝酸時,硝酸返回。
原二氧化氮。
cu + 4 hno3 = cu(no3)2 + 2 no2↑ +2 h2o
cu + 4 h+ +2 no3- = cu2+ +2 no2↑ +2 h2o
當硝酸被稀硝酸稀化時,硝酸被還原為回。
一氧化氮。
3 cu + 8 hno3 = 3 cu(no3)2 + 2 no↑ +4 h2o
3 cu + 8 h+ +2 no3- = 3 cu2+ +2 no↑ +4 h2o
-
有兩種方法,稀硝酸和濃硝酸鹽。
自酸:3Cu+8Hno(稀)。
3cu(no₃)₂2no↑+4h₂o
這裡用的稀硝酸,硝酸作為氧化劑,銅作為還原劑。
Cu + 4Hno (濃縮) Cu (NO) 2 否 +2H O 這裡也用濃硝酸作為氧化劑,但氧化力不如稀硝酸強,銅仍用作遠端還原劑。
-
濃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反應生成一氧化氮。
-
稀硝酸能與銅反應生成一氧化氮,濃硝酸能與銅生成NO2
-
濃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反應生成一氧化氮。
稀硝酸與銅反應生成一氧化氮,根據問題的具體型別,對步驟進行拆解,進行原因原理分析,擴大含量。
具體步驟如下: 其主要原因是......
-
當硝酸為濃硝酸時,硝酸還原為二氧化氮。 cuhno3
cu(no3)2
no2↑h2ocu
h+no3-
cu2+no2↑
當H2O硝酸被稀硝酸還原為一氧化氮時,硝酸被還原為一氧化氮。
cuhno3
cu(no3)2
no↑h2o
cuh+no3-
cu2+no↑h2o
-
一氧化氮在150°C下由二氧化氮釋放 該反應是吸熱反應(δH = 114 kJ mol)。
2no2=2no+o2
與水歧化反應生成一氧化氮 該反應是工業上用氨制得硝酸的反應之一(奧斯特瓦爾德制硝酸法)。
3no2+h2o==2hno3+no
NO2 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一氧化氮。
mo+3no3=2m(no3)2+no
這就是我所知道的。
選擇我作為最好的。
-
與硝酸的濃度有關,濃硝酸氧化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再稀為氮氣。 一樓的說法不正確,應該是在極稀的條件下形成的硝酸銨(因為硝酸根離子比氫離子氧化性更強,實際上不可能產生氫氣)。
-
以硝酸與金屬的反應為例:
稀硝酸與金屬氧化生成無色一氧化氮,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紅褐色二氧化氮。
濃硝酸與金屬氧化直接生成紅褐色二氧化氮。
極稀硝酸與金屬氧化,只產生氫氣。
-
二氧化氮只能在較高濃度下產生。
-
NO比NO2更活躍,從分子結構的角度來看,NO2分子中有一對孤對電子,形成乙個吸引三個原子的“大環”,從而提高了分子的穩定性。
該物質與稀硝酸反應生成NO
該物質與濃硝酸反應生成NO2
原因:其實物質與濃硝酸的反應是兩個反應疊加的,第乙個反應生成NO,這與物質與稀硝酸反應的方程式相同; 第二個反應是NO2第乙個反應生成,然後與濃硝酸反應生成NO2。 為什麼 NO 會與濃硝酸反應生成 NO2?
這是因為濃硝酸還具有很強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強氧化性強,所以濃硝酸可以將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則不能。
這個解釋對房東來說應該更容易理解。
-
濃硝酸與還原性物質反應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與還原性物質反應生成一氧化氮。
為了運用大學的物理和化學知識,大多數化學反應的速度隨著溫度的公升高而增加,而反應速度隨著溫度的公升高而降低是非常罕見的。 反應 2NO+O2=2NOno 是乙個特例。 目前尚不清楚為什麼該反應的反應速度會隨著溫度的公升高而降低。 >>>More
人體吸入少量一氧化碳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可經肺排出體外; 只要避免吸入一氧化碳,吸入一些新鮮空氣,就沒事了,身體也不會殘留; 如果較重,則需要高壓氧**和低流量常規氧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