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乘佛教的一些問題,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關係

發布 文化 2024-06-03
21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我記得有一位偉大的大師曾經說過,佛法中沒有大小之分,只有因六根不斷攀登而生起的辨別心。 就像有大學和小學,但進階不同,所以比丘、新手和居士所受的戒律是不同的,並不是說佛法的大小有區別。

    禪宗直指心,見佛的本性,絕不是一輩子,一定是多生多劫漸進修煉而得的,一般人只知道六祖慧不能讀和聽人讀經:應該沒有住處生心有悟, 其實是片面羨慕好果,不知道師父多命,修行嚴,人不能忍受的修行,今生能得到一點善業,看經就能解決。

    禪宗不是一句話就能成佛、頓悟的新思想,這只是世人認為理所當然的誤會。 同樣,乙個人必須從最基本的三皈依五戒開始,然後成為僧侶,慢慢地從新手到比丘。 每個層次的戒律從淺到深不等,具體的修行起點可能不同,但基本戒律是相同的。

    所以,歷朝大祖都強調以戒為師,不守戒是沒有用的。 如果你喜歡禪宗,那麼你應該知道禪宗大師們的嚴格戒律,比如佛頭、中午一頓飯、一百件衣服、睡在樹下、不碰錢、不與男女同住等。

    以上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2.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按照對學派終結的理解,禪宗是大乘佛教,但又怎能離真理越來越遠呢? 大乘佛教也有禪修的教義。 尺寸成倍增加。

    事實上,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都是從佛陀的教義演變而來的。 也許小乘(或南川)更接近原始佛法,但它不再是真正的原始佛法。

    不管是修煉禪宗還是內觀佛教,都是佛教。 可以修復。 Sugaku認為,關鍵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

  3.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禪宗當然是大乘佛教。 但是,如果你想修行禪宗,你必須有小乘佛教的基礎。 換句話說,沒有小乘修煉,禪宗也就不談了。

  4.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上座部佛教是以出家律師為基礎的。 佛教中有數百種小乘戒律。 最少三四百,最多四五百。

    大乘佛教是以心境為基礎的,不遵守戒律。 主張心是佛,心外無佛。 佛渡眾生,眾生渡佛,佛是眾生,眾生是眾生,沒有眾生要渡,沒有佛要證,只有自渡......

  5.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好朋友,我記得有個佛學生對“禪”做了這樣乙個比喻,非常生動。 比如竹管底部有一條蟲子,如果從竹管裡面鑽出來,它就可以上去,但它先水平鑽出來,從外面爬上去,這就是“禪”。

    開悟不妨礙秩序,開悟不妨礙實踐,互助互用,自己善於取捨。 祝你六點好運!

  6.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不同的道路通向同乙個終點,成千上萬的大道最終將合而為一! 不管你說1+1=2是正確的,還是2-1=1是正確的,真理永遠存在,不會改變,改變的只是人心! 最終目標是一樣的!

  7.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不管是大乘佛教還是小乘佛教,都有八萬四千種法門,佛法不分高低,都是平等的。

  8.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建議你修行禪宗和清淨的二元性,擁有禪宗和淨土就像長角的老虎。

  9.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阿哈瑪經》是對現實世界夢境中不可預測的無常的解釋,《金剛經》是對現實世界夢境中不存在的個體自我的解釋,《深奧秘識經》,《元覺經》和《冷嚴經》是對現實世界夢境本質的解釋, 《涅槃經》是對夢境中道自我的解釋,六部經都是從恆樂清淨自我的終極自我角度出發的漸進式,都是極善的經典,都符合易中道的思維方式。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0

    類別: 社會生計 >> 宗教.

    問題描述: 1.推導。 2.派系。

    3. 今天。 分析:

    大乘和小乘叫什麼?

    本來,在佛陀時代,大乘教法和小乘教法沒有區別,佛法是一樣的,但因為佛法的物件不同,佛法的內容和境界也不同。

    佛陀淺根對聽眾說,做人、持五戒、修十德的根本原則,這就是所謂的人天乘; 對於有強烈厭世意識的人來說,據說從生死中解脫的方法被稱為 shravaka 的小乘; 對於根基深厚、有慈悲心願轉世的聽眾來說,那就是大乘菩薩。

    事實上,佛教有五種交通工具:人車、天車、僧車、覺悟車和菩薩車。 修煉上品五戒十德,中品五戒十德,綜合五戒十德,稱為天道; 舍羅瓦卡通過聽法修行從生死中解脫出來,獨覺不聽法而無意識地從生死中解脫出來,綜合的聲聽稱為解脫之道; 菩薩道是一種不放棄人性而尋求解脫之道的方法,因此大乘的菩薩道是解脫之道與人性之道的綜合。

    那些只在人間天道上修行五戒十德的人,還是普通人。 那些已經獲得解脫,不再受制於生死的人是聖人,因為他們只關心自己利用佛法獲得解脫,不想回頭去救其他眾生,所以他們被稱為小乘人。 菩薩求無上佛道,解脫生死,降生化無量眾生,故稱大乘。

    就佛教的分布而言,通常說北傳的梵文——以中國為中心,延伸到日本、南韓、蒙古和西藏的佛教是大乘佛教; 上座部佛教,即南部的巴利語佛教,以錫蘭為中心,傳播到泰國、緬甸等國家。 其實,這是由於北方佛教徒的區別,而南方佛教徒根本否認這種區別的正確性,因為在《根本律宗》第45卷和《大乘律》第28769卷中,有大乘佛教的名字,指的是八正道的修行者。 雜項阿哈姆26 6 4是以僧人的身份修持四受法,並加上一阿含,娟19,其中明確包含了大乘的六度。 除了理論境界的發揮,北傳佛教超越了南傳佛教,在佛教的生活和實踐中,北傳佛教未必全是大乘佛教,南傳界未必都是小乘佛教; 中國北方佛教,除了素食之外,沒有什麼比南方佛教更好的了,尤其是在中國大乘佛教的成就上,因為中國老莊思想形成的形上學的清譚,在魏晉時期特別流行,所以上層階級的士大夫和紳士們也把佛教視為一種消遣和一種形上學的清談理論, 中國的天台宗和華嚴宗的理據確實受到這種時尚的一些暗示,所以在近代,有一位日本學者木村泰憲,批評中國佛教是學術佛教,而不是實用佛教,事實上,天台華嚴的思想框架大多是建立在中國僧侶的自我啟蒙之上的, 印度佛教思想沒有足夠的基礎。

    以上摘自盛炎法師的《正傳佛教》。**。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19

    佛教目前分為兩個分支,乙個是大乘佛教,中國佛教和藏傳佛教都屬於大乘佛教,主要傳播於中國、日本、南韓、越南、台灣、尼泊爾、蒙古、俄羅斯等地。 另乙個分支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川佛教。 現代上座部佛教繼承了古老的上座部傳統,中國和藏傳佛教的信徒通常將其稱為上座部佛教。

    由於其貶義,長期以來在學者和佛教徒中一直存在爭議。 1950年,世界佛教徒聯誼會明確定義了南方佛教的術語,在西方和東方都使用小乘佛教而不是小乘佛教。

    一般來說,大乘佛教是以修行菩薩道為基礎,強調利益眾生的需要,體現在“四戒”、“四無量心”和“四度無量”。 上座部佛教主要以解脫之道為基礎,即通過接受“四聖諦”或觀想“十二因緣”來修身,最終成為阿羅漢或佛陀,從而獲得最終的解脫。 不過,上座部佛經也記載了菩薩道的修行,從古至今不乏修行者,具體修行與大乘佛教不同。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18

    騎,意思是:船。

    佛教是引導眾生修行,使他們能夠到達彼岸。 因此,佛法被比作一艘船。 (即“乘法”)。

    乘法的含義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

    1.從本地角度理解它。

    小乘佛教被比作一艘小船,修行的結果是有限的。

    大乘佛教被比作一艘大船,修行的成果非常高。

    2.從果田的角度來理解。

    小乘佛教,比作一艘小船,只能載少數人。 因為練習起來比較困難。 很少有人接受它。

    大乘佛教被比作一艘可以載許多人的大船。 因為有很多方便的練習方法。 有很多人是有學位的。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17

    佛法研究。

    請聽景空法師的《識佛》、《立凡四教》、《太上感應章》、《地藏經》和《無量壽經》。

    法師所傳授的《解脫之道》、《阿哈瑪經》、《心經》和《金剛經》

    簡風文居士講了《冷嚴經》、《元覺經》、《冷迦經》、《六祖壇經》和《三祖信碑》。

    母音老人說“蓮花錄”。

    聖一法師的《金剛經》和《六祖壇經》。

    在我的空間主頁上有乙個三匯禪室的鏈結,有乙個。

    阿彌陀佛。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16

    簡單來說,小乘主要是關於思考自己。

    大乘是大乘是想眾生,發展菩提心,心境不同,有些人覺得眾生接觸佛法後太難了,所以乾脆照顧自己,小乘是最高的,即阿羅漢,大乘是無上菩提心的灌頂,解脫一切眾生,最終成佛。

    如果你有一顆心,你就是最好的大乘佛法,如果你沒有一顆心,你就是小乘佛。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15

    “上座部佛教”是大眾教派送給上座部的“禮物”。 (至於別人接受不接受,你自己想想。 )

    “大乘佛教”是人氣部給自己起的“名”。 (有時候我覺得,乙個宗教人士的傲慢確實是可怕的,不管他是什麼宗教。

    所謂“小乘擺渡人,大乘擺渡人”,這種說法,他會說出來,你可以聽聽,保留你的意見。 怎麼會有沒有慈悲心的阿羅漢呢? 難道別人的慈悲、悲憫、喜樂、犧牲都是白白培養出來的,再看近代南傳地區學佛的風氣,絕不是光是自己劃掉就能抹去的。

    從法律意義上講,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區別在於對“空性”的解釋不同,也不相同,只是態度不同。

    大乘佛教進一步闡述和發揮了空性的意義,這種闡述在龍樹菩薩時期達到了頂峰。 《摩訶般若經》包含了對大乘最輝煌時期的解釋。 相比之下,小乘佛教有點僵化。

    上座部佛教不贊成對佛陀教義的闡釋和施行,也不對佛經進行任何改動(即使有細微的改動,也可能是語法上的,無關緊要的)。 保留佛陀原有的教義和戒律,不接受任何新的見解和事物。 有一種“背經,都和魔鬼一樣”的態度。

    一件事,兩種不同的學習方式。 各有優缺點,一是學用,二是嚴謹求實。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14

    六祖慧能大師在《壇經》中說:“佛法無四乘,人心有其分,見聽唸是小乘,領法釋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一切法都完備,一切法都準備好了, 凡事不沾汙,佛法無得益,名無上。 乘法是行義,不是口頭上的爭執。 ”。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13

    如果你真的想先學小乘,然後再學大乘,有些人前世就已經是修行者了,他們已經有了學習小乘的根基......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12

    小乘修身養性與修身性是佛教的最好形式。

    大乘佛教以這種方式創造神靈、崇拜神靈、招募信徒,這叫做救人。

    大乘佛教是佛教的墮落。

  19. 匿名使用者2024-01-11

    大乘佛教的主要---是掌握---天、地、人、神、鬼、過去、現在、未來——八法小乘佛教是單一的,也就是說,它是普遍的。

  20. 匿名使用者2024-01-10

    小乘佛教自救,大乘佛教跨越眾生。

  21. 匿名使用者2024-01-09

    1.關於宗教教義體系:

    小乘基本上保持了釋迦牟尼的遺產,強調倫理教義,以佛陀為師而不是神,不崇拜偶像崇拜;

    大乘佛教接受了外來道教的思想,修改了釋迦牟尼的教義,將佛陀視為具有不同化身和無限力量的神,宣揚神通,並創造了各種偶像供奉。

    2. 在修道的道路上:

    小乘主張一切眾生都能自助,人人都可以通過修行進入涅槃,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成佛。

    另一方面,大乘佛教不僅提倡自我超越,而且提倡超越他人,認為只要真誠地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成佛(能夠證悟、感知他人、達到圓滿的人就是佛)。

    3.在哲學理論上:

    小乘斷言“自我空性存在”否認主觀真理,但並不完全否認客觀存在;

    大乘佛教主張“佛法和自我是空的”,這不僅否定了主觀真理,而且否定了客觀真理,這是一種徹頭徹尾的唯心主義。

    4.超越生死輪迴

    小乘認為有必要自己修行,甚至成為僧侶,過乞討的生活。

    另一方面,大乘佛教主張信徒可以像往常一樣過家庭生活和事業,只要真誠地念佛,就可以通過布施來做功德,甚至可以超越輪迴。

    5.成分不同

    大乘佛教的相應梵語是“大乘”,意思是“偉大的戰車”。 在佛教的三乘佛教教義中,菩薩(或佛的乘)是大乘教義。

    小乘(發音為“小乘”)是佛教三載體的“shravakayana”和“關係意識”的統稱。

相關回答
25個回答2024-06-03

1.寄宿家庭還是很不錯的,住在別人家裡,什麼都不用帶被子什麼的,什麼都行,是不是就等於住酒店帶點東西? 當然,牙刷之類的個人物品應該自己帶(當然你說你沒有帶那樣的小東西,寄宿家庭一般會幫你解決),但貴一點,有孩子什麼的也沒關係。 >>>More

21個回答2024-06-03

如果你在國外工作,最重要的是加強你的口語和寫作,這是你在和你的老人做外交時用到的,當你寫作時,你會用來寫電子郵件、摘要、計畫書等。 我認為,要想提高這兩個方面的能力,就需要一定的詞彙量和語法,而這兩個要素對於寫作來說更為重要! >>>More

5個回答2024-06-03

點選我的昵稱以了解更多資訊。

5個回答2024-06-03

按照我自己的說法,先申請普通的學院或大學(如果實在考不上軍校,可以回原來的學院學習,還有很多其他的好處:)),然後是大一上學期,也就是入學的下半年(因為你剛考過高考, 高中知識不會忘記),參加(戶籍地)入伍體檢,如果能入伍,那就勤奮當兵一年(期間要多複習高中課本,讓你的連長和教官知道你入伍是為了上軍校), 第二年,我試圖藉此機會參加從軍隊招募軍事院校的考試,並取得了成績。

18個回答2024-06-03

你用什麼來安裝這些程式? 它是否與iTunes同步安裝? 帝國大廳。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