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體RAID是在CMOS自檢後按熱鍵(通常為CTRL+F)進入SETUP程式介面;
根據您的具體情況,建議的步驟如下:(軟盤無驅動器方法)1找乙個硬碟(RAID以外的),把它掛到主機板上,安裝你需要的系統和軟體,安裝RAID卡驅動(這個驅動是鑰匙),安裝矮DOS工具箱,最後取出硬碟。
2.安裝 2 個硬碟並在啟動時設定 RAID 0
3.將硬碟與系統連線到RAID埠以外的SATA埠,從該硬碟啟動到Dwarf DOS工具箱,然後啟動幻影,並使用磁碟到磁碟對安裝在RAID上的系統進行幻影。 (您也可以先對 RAID 0 進行分割槽,然後使用分割槽到分割槽對系統進行幻影)。
完成後,重新啟動系統,沒關係。
-
這很簡單,有兩個:
一:硬體陣列。
請到電腦城買一張陣列卡 安裝後,也很簡單 看螢幕操作 有四個選項 好像加了乙個陣列 刪除乙個陣列 最後兩個忘了兩個:軟體陣列。
其實window2003系統就已經支援陣列了,先設定兩個硬碟作為活動磁碟,然後再把它們加成乙個磁碟,就這麼簡單。
硬陣列支援DOS操作和系統備份,軟陣列不支援最好加乙個小容量的硬碟來做系統,大概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如果說得不好,請指教。
此外,您不需要軟盤驅動器來製作陣列,您可以通過安裝陣列卡來操作它。
-
如果主機板本身支援RAID,那麼可以在BIOS中設定RAID引數(比如華碩技嘉主機板),如果BIOS沒有RAID選項,那麼就只有軟體RAID了,房東說的,其實效果是一樣的,理論上來說,主機板BIOS(硬體RAID)和軟體RAID是有些不同的, 但肉眼是感覺不到的,除非是測試軟體才能看出軟硬體的區別。
-
這並不難。 直接在BIOS中設定了哪兩個2硬碟要把乙個RAID做成乙個RAID,然後重啟進入RAID設定頁面(系統會提示你),設定好你要做的RAID型別,然後重啟進入WinXP系統會自動發現新的硬體。
當然,如果你進行突襲,你原來的磁碟上的資料就不見了,所以你必須先備份它!
good luck!
-
估計你也查了不少資料,但有點不敢下手,其實大家說也沒用,一定要去做,最簡單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在你的系統上安裝乙個虛擬機器,根據你找到的資訊進行安裝,把虛擬機器安裝到你的系統上, 所以虛擬機器的環境和你實際要操作的是一樣的!等你熟練了之後,再在實際的機器上操作,這樣萬無一失,這就是我學的時候是怎麼來的,事半功倍!
在英語中,您可以試用 30 天。
good lucky!
-
如果要做RAID,只能用軟碟機安裝,需要安裝硬RAID,軟RAID效能比較差。 你可以試試樓上的方法,找一些帶有RAID驅動的安裝盤試試,如果沒有,只能找乙個軟碟機安裝。
-
現在盜版 Windows 帶有 SATA RAID 驅動程式。
RAID 0 完成後,硬碟上的資料將消失,並且無法恢復。
-
在BIOS中設定,檢視主機板手冊,不同主機板的RAID做法是不同的。
-
軟體陣列還沒做,但硬體還是不錯的。
-
1 當然,硬碟越多,速度越快。 因為做 raid0 是提高讀取速度的唯一方法。 然而,這裡的進步是,首先,你的陣列卡是PCI-E插槽,其次,你的硬碟應該很快,第三,你的主機板有乙個空閒的PCI-E插槽。
以PCI陣列卡為例:PCI是32位的,但有些主機板是33MHz,理論上PCI最快的傳輸速度是133MS,所以如果你做2或4個RAID0陣列,速度基本沒有變化,可能會快幾ms。 這個時候,速度的平頸在PCI上,現在PCI插槽的陣列卡基本就要慢慢淘汰了。
只是一些舊主機板,更適合伺服器公升級。
以PCI-E X1為例:X1的最大理論速度為250ms,2個硬碟為陣列,根據你個人的操作環境,實際速度一般在140-160左右。 如果您使用四個硬碟驅動器,則不會超過 190。
一般在160左右。 速度的平頸現在位於 x1 上。
以PCI-E X4為例:X4的最大理論速度為250M S*4=1000M S,足以滿足四個硬碟的總速度。 此時,速度平頸主要在硬碟上。
因此,當您選擇陣列卡時,最好購買 PCI-E x4 或 x8 或 x16 插槽卡。
像 LSI 3041E、Rocket 2640x4、Promise TX4660 一樣,這些都是 PCI-E X4。 最具成本效益的是 2640x4
還有一點。 四個硬碟是 RAID0 陣列,如果你的硬碟是,速度並不都比你的單盤 SSD 硬碟快。 如果您的四個硬碟驅動器可能被超過。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並不代表您的實際速度。 感謝您的理解。
-
RAID 0是將資料分開,兩個硬碟同時讀寫,速度一般比幾個硬碟快幾倍,但乙個硬碟壞了,所有資料都報銷了。
RAID 1 用於資料備份,與兩個硬碟相同的儲存,不會提高效能,但會提高安全性。
有幾種模式,應該有兩者的結合,看起來很複雜,最好找個專家幫你做。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硬碟應該是同一型號的,否則以效能最低、容量最小的硬碟為準。
-
一探究竟。可能會對你有幫助。
設定RAID功能時,似乎無法選擇哪些RAID組,以及哪些未分組。 你想成為乙個團體,或者你沒有乙個團體。
建議單獨安裝SATA RAID卡,價格不貴,而且它的RAID處理能力絕對比主機板自帶的要好。 將幾個藍色磁碟組連線到 RAID 0。
主機板作為系統連線到 SSD。
-
IBM 伺服器是相似的,幾乎是一樣的,只需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當開機進入自檢模式時,當左下角出現按F1和ESC的提示時,按ESC鍵,會出現下圖:
按 Ctrl+H 進入 WebBIOS 操作介面,如下圖 1 所示(Ctrl+M 進入純 BIOS)。
單擊“開始”進入操作介面,如下圖所示。 (如果您認出右側的硬碟)。
單擊“配置嚮導”使用以下選項進入操作介面。
選擇第二個選項“新建配置”配置新陣列,如下圖所示。
選擇第一項,custon 配置手動配置它。 如下圖所示。
左邊是乙個可以用作陣列的硬碟。 按住 Shift 鍵並根據需要選擇左側處於就緒狀態的硬碟
單擊“接受陣列”,輸入下圖:
單擊“下一步”轉到陣列配置頁面
左側是陣列的配置選項:raid level:raid 0; stripe size:
64k;rfead policy:read ahead;write policy:write through;cache policy:
cache i/o;選擇“大小”:(輸入右側的值)。單擊“接受”
在下面輸入圖 8。
單擊“接受”如下圖所示:
單擊“是”新的 araay 0 已成功建立。 如下圖所示。
按照以上步驟,先建立乙個系統盤,只選擇320G硬碟(圖6),其餘步驟相同。
然後根據上面步驟中8T的資料盤,選擇所有剩餘的磁碟,其餘步驟相同;
最後一句話:不知道你的伺服器是做什麼用的? 要知道RAID0只是最大容量和最快的傳輸速度,但也有風險,如果其中乙個1T磁碟出現問題,所有資料都會丟失!!
建議:如果7T磁碟空間足夠,將資料盤構建成RAID5,RAID5有乙個分散的磁碟空間來備份檢查資料塊,當其中乙個磁碟出現問題時,RAID卡會從檢查資料塊中恢復丟失的資料!
-
不好的事情包括多種搜尋場景:硬碟斷開連線無法強制上線(online),硬碟資料校驗失敗,硬碟本身出現物理故障。
Q:如上所述硬碟壞了,資料全部播放需要多長時間?
答:這取決於你的硬碟質量+RAID操作的正確性+你的運氣,在我的客戶中,3年內還在使用它,當然,2年內就會有問題。
Q:如果 RAID 5 看似還算安全,但是需要 3 塊硬碟,而其中一塊似乎只是備份盤,而不是備份盤,那麼我可以使用帶有 IDE 介面或 SATA 介面的 80G 硬碟作為備份盤嗎?
答:不可以,同一RAID中的硬碟必須是同一型別的硬碟(包括介面、規格、容量等,即同一塊硬碟)。
問題附錄:所以我問乙個小白問題,如果我想取消突襲,硬碟上的所有檔案都會丟失嗎? 或者,如果我想更換硬碟驅動器,所有資料都會丟失嗎?
答:如果取消 RAID,所有資料都將丟失。
如果在 RAID 0 模式下更換硬碟,資料肯定會丟失,如果在 RAID 5 模式下更換硬碟,RAID 將變為失敗模式,這樣如果 RAID 資料重新出出成功,資料就不會丟失。
另外,站長群上還有產品**,便宜***。
-
現在 1T SATA3 的磁碟最高速度約為 150m s,SATA2 和 SATA3 之間沒有區別。
所謂SATA2理論速度在350M左右,SATA3在600M左右,這是介面能達到的最高速度,而不是實際工作速度,所以SATA2的raid0組和普通硬碟的SATA3沒有區別。
你遇到的另乙個問題是你不知道該怎麼做"SATA2的理論速度約為350m,SATA3的理論速度約為600m"如果您在 320 毫秒(英特爾 320 系列可以)下使用 2 個 SSD 來執行 RAID0,則 RAID 磁碟速度可以達到 500 毫秒。
RAID 就是讓磁碟協同工作,堆疊速度也堆疊了容量!
raid0 的理論速度會隨著所用磁碟數量的成本而增加,在實踐中是無法達到的。 就像 2 個 SSD 一樣,每個 320MS 理論上應該是 640MS,實際上應該是 400-500MS
-
1.HDD組raid0中SATA2和SATA3之間幾乎沒有差距,即外觀不同。
2.硬碟的容量以兆位元組(MB MIB)、千兆位元組(GB gib)或兆位元組(TB TIB)為單位,常用的換算公式為: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 但是硬碟廠家通常使用GB,即1G=1000MB,而Windows系統還是用“GB”字來表示“GiB”單位(1024換算),所以我們在BIOS中看到的容量或者格式化硬碟的時候會小於廠家的標稱值。
3.硬碟的容量指標還包括硬碟的單個磁碟的容量。 所謂單盤容量,是指硬碟單盤的容量,單盤容量越大,單位成本越低,平均訪問時間越短。
SATA是普通的IDE(PATA)和公升級版,硬碟內部結構採用原IDE硬碟的結構,介面採用SATA,SAS是SCSI的公升級版,硬碟結構採用SCSI,所以一般來說,SAS多用於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