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大開發的總體規劃,按50年可分為三個階段:
奠定基礎階段。
從2001年到2010年,重點調整結構,做好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科技、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市場體系,培育特色產業增長點,使西部投資環境初步改善,生態環境惡化初步遏制。 經濟執行進入良性迴圈,增速達到全國平均增速水平。
加快開發階段。
2011-2030年,在前一階段基礎設施完善、戰略性結構調整、體制建設成果的基礎上,進入西部大開發的衝刺階段,夯實和完善基礎,培育特色產業,實施經濟產業化、市場化、生態化、專業化區域布局的全面公升級。 實現經濟增長的跨越式發展;
現代化階段。
從2031年到2050年,在加強部分率先發展並融入國內外現代經濟體系實現自我發展的地區實力的基礎上,加快發展邊遠山區和落後農牧區,全面提高西部地區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水平。 全面縮小差距。“十五”期間,西部大開發的重點任務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 鞏固農業基礎地位,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旅遊; 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的發展; 特別是要抓好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邊疆地區和極端貧困地區的扶貧工作,從根本上改善這些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集中有限的力量,精心謀劃,組織建設一批關係西部大開發大局的標誌性工程。
要努力在5至10年內在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上取得突破,確保西部大開發的良好開端。
-
西部大開發範圍包括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以上10個省、市、自治區是"西部"最主要的是。 此外,內蒙古自治區也是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很大一部分,因為它從東到西很長"偉大的發展"的列表。 此外,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和山西省也被列入西部大開發範圍。
預防 措施
在國家對西部地區的投資安排方面,主要安排在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科技建設、教育建設等方面。 要努力在5至10年內在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取得突破。 包括該項目的繼續,國家在西部地區的投資大幅增加。
基礎設施落後仍是制約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 西部大開發,必須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有關人士認為,要根據“九五”以來對建設專案給予的優先安排和近兩年國債資金的使用情況,從戰略眼光出發,下更大的決心,多投入,率先建設。 並適當推進專案。
同時,要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籌集資金,鼓勵企業、社會和外資加大對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 從這個意義上說,西部大開發既是西部和國家的事,也是東部和中部地區的企業通過參與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找到共同發展點的事。
-
西部大開發主要包括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
西電東輸是指在貴州、雲南、廣西、四川、內蒙古、山西、陝西等西部省區開發電力資源,輸送到電力緊缺的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北京、天津、唐等地區。 >>>More
主要是資源開發(礦產資源,水能資源,旅遊資源。 還有經濟發展,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帶動鋼鐵、建材、石化、電力等相關行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