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國際法有資格向日本要求戰爭賠償的戰勝國是:中國、美國、英國、蘇聯、荷蘭、澳大利亞、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越南、寮國和柬埔寨。
其中,中國、美國、英國、蘇聯、荷蘭、澳大利亞和印度都放棄了戰爭賠款,而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寮國和柬埔寨則獲得了戰爭賠款。 具體金額為:(當時均**)。
印度尼西亞:8億美元; 菲律賓:8億美元; 緬甸:2億美元; 越南:3900萬美元; 寮國:278萬美元; 柬埔寨:417萬美元。
此外,南韓、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四個國家也通過與日本的“鬥爭”獲得了賠償。 具體金額為:
南韓:3億美元; 新加坡:2500萬新元; 馬來西亞:2500萬令吉; 泰國:150億日元。
隨後,二戰的四個“中立國”瑞士、西班牙、瑞典、丹麥等國也向日本賠償了在戰爭中毀壞的中國和東南亞財產,日本也作出了賠償。 資本金額為:
瑞士:11億日元;
西班牙:20億日元;
瑞典:5億日元;
丹麥:7億日元。
更複雜的是蒙古,因為戰前日本不承認蒙古是乙個獨立於中國的國家,所以日本認為中國放棄賠款意味著蒙古也放棄了賠款。 但後來,經過談判,日本同意向蒙古提供50億日元的免費經濟援助作為變相補償。 戰後,日本共支付了223億美元的戰爭賠款。
中方放棄賠款的原因:
二戰結束後,中國一直沒有放棄賠償問題,但由於許多獲得賠償的國家都是英國、法國等附屬國,因此對賠償的分配問題進行了談判。 而且,當時日本經濟已經崩潰了,連賠款都是分期支付的,而且是用東西來補償的。 因此,中國當時從日本帶回了大量工業裝置到中國,以支付戰爭賠款。
後來,中國爆發了內戰,戰爭賠款的事情自然被擱置一旁。 後來,國民黨戰敗退到台灣,其國際形勢十分尷尬,為了獲得美國的資金甚至軍事援助,只好宣布放棄日本對中國的賠款。
後來,為了孤立台灣,獲得國際承認,中國也放棄了戰爭賠款。
1972年9月29日上午10時20分,中日兩國代表在人民大會堂簽署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聯合宣告》。 該宣告第7條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關係,它放棄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 ”
至此,中日之間長達27年的懸而未決的賠償問題以中國的正義拋棄而告終。
然而,為了換取日本幾十年來對中國的無償技術援助和經濟無償貸款,其實中國也有計畫。
-
樓上的答案基本上是標準答案。
當然,還要收回一些機器和裝置。
日本對中國的長期援助和低息貸款的結果之一是80年代後日本商品在中國的擴散。
國際結算就是這樣,所有的日元,拿去都是廢紙,最後要換成實物商品才有價值,日元其實就是乙個數字,最後中方在結算前確定進口貨物的數量和品種。
-
這簡直是胡說八道。 戰敗國一無所有,否則也不會被打敗,如何補償? 補償一堆沒有任何購買力的廢紙錢?
-
因為歐美列強不想讓中國發財,所以他們想打壓中國。
-
因為上面認為我們可以在3年內趕上美國,所以沒有必要得到一些補償。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為中心的三個軸心國在戰敗後對勝利的反法西斯聯盟進行了賠償。 日本在二戰戰敗後支付了540億美元的賠償金,並提議就日本在二戰期間遭受的侵略向中國支付約216億美元的賠償金的40%。 但其他盟國不同意,只同意中國將獲得30%的賠償,即162億美元。
而由於戰敗後日本國庫空虛,無法償還當時的天價賠償,日本選擇用機械裝置進行補償。 <>
由於戰後國庫匱乏,日本無力支付天價賠款。 在美國的保護下,日本戰後共支付了約1億美元的賠款,與當時其他國家要求的540億元人民幣相差無幾。 美國對此的解釋是,應該遵守國際人道主義原則,戰後經濟將能夠維持日本人民的合理生活水平。
二戰期間,中國的軍事實力與同盟國其他國家相比相對落後,但當時中國也擁有日本80%左右的軍隊,為世界反法西斯鬥爭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 二戰期間,中國有3500萬居民,財產和經濟損失超過5600億美元。 日方宣布無條件投降後,中方從日方接收物資453箱,共計1610噸。
中方要求日方歸還從中國偷來的300多萬冊圖書,但日方只歸還了1萬冊圖書。 <>
總而言之,中國在物質賠償和從日本歸還掠奪物資方面的收益都沒有達到預期。 雖然我們常說是戰後受苦的人民,在美國的領導下,各國在對日進行賠款時都要考慮到戰後日本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日方在進行戰爭時卻沒有考慮到被侵略國人民的生活。 日本在二戰後的賠款遠遠不足以彌補戰爭期間對中國人民造成的損失。
-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結束,之後的問題是戰敗國的賠償問題。 中國作為戰勝國,本應要求日本賠償,但最終中國拒絕了日本的賠償並將俘虜完好無損地送回日本。
據統計,在整個二戰期間,中國人口達到3500萬。 大部分工業和農業被摧毀,按當時的貨幣計算,損失約為120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間接損失。 日本投降後,雅爾達會議委員會提出日本向外國支付540億美元的賠款,每個國家都在計算自己的損失,其中美國、英國、蘇聯和法國提出的賠款金額遠遠超過540億美元。
就在每個國家都在竭盡全力要求賠償金額的時候,蔣介石向日本提出妥協,放棄戰爭賠款以換取日本投降。
日本對中國的要求為零,主要原因是中國正式放棄戰爭賠款。 這是因為像***和***這樣的領導人知道,如果中國繼續要求賠償,負擔最終會轉嫁給日本人民。 中國人民嘗到了這種苦難的滋味,為了兩國的和平,他們不希望日本人民遭受這種苦難。
絕對這其中也有一些歷史因素,中日建交後,蔣介石原來的台北條約自動抵消了,但他當初宣布放棄賠償卻是第乙個,如果繼續提出要求,國際形象就會大膽。 這一決定是經過多重考慮後做出的。
但是,放棄索賠僅僅是對這項權利的放棄。 我們從未放棄對日本提出私人和個人索賠的權利。即使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許多領導人也多次公開表明了對此的立場。
不過,由於當初蔣介石的慷慨解囊,日本才有了立名的藉口。 然後。 蔣介石撤退後,我黨宣布不承認蔣介石簽署的《三藩市條約》放棄賠款,可惜國際社會只承認蔣介石和他當時簽署的條約。
眾所周知,二戰結束後,日本一直依賴美國,後來美國又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日本一直擔心有一天,中國會再次提出賠償問題。 後來,在1972年,出於對中日關係的考慮,中國直接簽署了正式放棄日本賠款的宣告,此事才真正告一段落。
-
因為,日本是乙個相對流氓的國家。 您可能想對這種補償偷懶。 有小小的禮貌,但沒有大義。
-
因為那個時候,我還看不起中國。 不分也沒關係,怎麼會有補償呢?
-
因為當時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比較低,所以幾乎沒有發言權,就算是戰勝國,也依舊不被重視。
-
因為戰敗後的日本根本沒有補償能力,他們會選擇用**來償還債務,而這些廢銅和爛鐵對我們的發展和恢復沒有好處,所以中國還不如幫個忙。 在我國歷史上,有乙個非常悲慘的抗日戰爭時期,給經濟人民帶來了極大的傷害。 正常情況下,戰爭結束後,戰敗國日本需要用一大筆錢來補償我們,但中方卻主動放棄了戰爭賠款,很多人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畢竟中方當時急需這筆錢來增強國力。
首先,日本在這場戰爭中投入了大量的資源、金錢和人力,戰敗後,他們幾乎完全癱瘓了,要得到這筆賠款就更加困難了,他們只能使用第一批用來扣除賠款的裝備。 畢竟強行要錢只會製造民族仇恨,還不如幫忙,這也顯示了中國人民的智慧。
其次,放棄戰爭賠款也與美國有一定的關係。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後,美國向日本派遣了一些士兵,以顯示其國際地位並鞏固其利益。 為了顯示自己的慷慨,他們主動減少了戰爭賠款,要知道當時的美國非常強大,如果不是他,戰爭將不知道會持續多少年,很多國家也因為美國的面子而放棄了戰爭賠款, 並與日本合作。
最後,戰爭賠款的寬恕也可以顯示我們的大國意識。 中日衝突由來已久,直到70年代才正式建交,而中國一向本著慷慨大方的原則,不願意與對方打交道,與其強迫對方還錢,不如藉此機會提公升自己在國際社會的好感度, 這對中國後續的發展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
這個問題其實很有意思,二戰結束後,如果你不想提出索賠,別人會給你戰爭賠款,而你要求賠償的人不會給你,那就等於白戰。 二戰結束後,沒有人願意支付賠款,其中許多人專注於經濟建設。
-
因為當時日本無力支付如此鉅額的戰爭賠款,而且經過多年的戰爭,日本的經濟已經崩潰了,在當時看來,能夠收回這筆錢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
二戰結束後,中國之所以不想要戰爭賠款,是因為當時對方的損失也很慘重,當時沒有那麼多的經濟能力來補償,這就是我國的寬巨集大量精神。
-
由於當時日本已是一片廢墟,暫時無法支付任何賠款,杜魯門對蔣介石懷有個人恩怨,中國在賠款問題上從未主動。
二戰後中國不讓日本賠償的具體原因:
1.賠償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軸心國以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為核心發動的侵略戰爭。
2.如何補償。 二戰結束後,1947年,盟軍以日本的部分工業裝備作為補償,中國獲得了日本價值2000多萬美元的裝備和34艘共計1萬噸的艦艇。
3.這是解決它的方法。 由於日本是乙個資源匱乏的島國,戰後經濟處於蕭條狀態。
因此,美國決心放棄日本的賠款,再加上戰後國際形勢的變化,最後美國提出各國放棄戰爭賠款,並迫使台灣的蔣介石承認與日本的和平條約,也放棄戰爭賠款。
4.最後的賠償是通過協議達成的。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後,為了中日友好,中國也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賠款要求。
-
中國之所以沒有拿到戰爭,是因為賠款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當時的中國確實比較弱小,所以很多西方列強沒有考慮到中國,其次,最後也是因為內戰,導致這件事情一再拖延, 最後,他們只能選擇主動放棄賠償。
由於二戰後世界上絕大多數大國都是由美國領導的,中國沒有與美國打交道,與蘇聯鬧翻,因此與這些國家建立外交關係是不可行的。 只有法國因為戴高樂的政治野心而選擇與中國建交,他不願意從屬於美國!
我知道有一種型別的遊戲基本上以二戰為背景。 這是一款坦克遊戲,基本上就是。您可以轉到應用程式寶藏並搜尋它。 >>>More
德國必須拉攏他,因為他是當時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強國之一,在世界大戰中,如果他不和德國打仗,他就會跟著英國打,即使德國不靠他打任何人,也結不出更強的敵人。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