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在二戰前,日本就大力推廣“雷擊戰術”作為主力決戰的手段(日本人推崇的主決戰,戰列艦也是一場大PK),你去看看小澤治三郎這樣的一群人,他們都是魚雷戰術的專業將領。
山本上台後,他宣揚了空軍的作戰理論,但為了平衡艦隊派的心態,他還是用了一批老資歷(日本人對資歷很講究),其實在能力上,南雲並不適合指揮空軍,但他自己也知道, 於是他重用了自己麾下的一群人,基本上都能給他們好好的建議,而且很老套。
失敗的原因不是他乙個人的責任,而是戰略和日本自己的實力問題!
-
不完全同意,失敗不能只歸咎於他乙個人。
南雲忠一(1887 年 3 月 25 日 - 1944 年 7 月 7 日)是日本海軍上將(追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時聯合艦隊第一航空艦隊司令,以參與襲擊珍珠港和中途島戰役而聞名。 他於1887年3月25日出生於日本山形縣,是太平洋戰爭開始時日本機動部隊的指揮官。
1.第二次所羅門戰役。 戰鬥中的指揮有點遲鈍,但總體表現還算不錯,中途島的失敗是日本海軍全面危機的爆發,對他的指責大多是毫無根據的。 1944年,他擔任日本中太平洋艦隊司令和塞班島衛戍總司令,在塞班島戰役戰敗後自殺身亡。
南雲死後,日軍大本營追封他為海軍上將。
從他的履歷來看,南雲忠一是一名礦山專家,之前曾負責機動部隊。 不過,由於日本人一向注重資歷,所以他被安排在乙個相對陌生的領域,所以他沒有表現出指揮官的水平是可以理解的。
-
這樣的人是平庸的,那麼任何國家的海軍都沒有合格的將軍。
-
日本海軍的領軍人物五十六山本海軍上將和南雲忠一中將是最著名的兩個人。
-
日本著名的二戰將領是:山本。
五。 十。 6.井上鳴海,岡村忍二,南雲忠。
1.山下鳳雯等。
1、山本五十六。
1884 年 4 月 4 日 1943 年 4 月 18 日,原名高野五六,是日本帝國海軍上將,二戰期間擔任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是偷襲珍珠港和中途島海戰的策劃者。
2、井上成美。
1889年12月9日-1975年12月15日,帝國海軍最後一位海軍上將,與公尺一光正和山本五六組成鐵三角,強烈反對三國同盟和對英美的戰爭,以及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第四艦隊司令。
3、岡村忍治。
1884年5月15日至1966年9月,他是日軍侵華的戰犯,百團之戰後被調任華北最高司令官,指揮日軍對八路軍抗日根據地進行殘酷掃蕩。
抗日戰爭末期,任日中派遣部隊總司令。
昭和軍閥三根羽毛中的第三名。
4、南雲忠一。
1887年3月25日至1944年7月6日,日本海軍上將(追授)。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時擔任聯合艦隊第一航空艦隊司令,因率領艦隊參加偷襲珍珠港和中途島海戰而聞名。
5.山下風雲拉文。
1885年11月8日-1946年2月23日,日本陸軍上將,甲級戰犯。
他是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最著名的高階陸軍將領。
太平洋戰爭爆發時,任第25集團軍司令,指揮所指揮馬來亞戰役,攻占英國遠東海軍基地新加坡。
-
海軍最出名的名字是山本五十六,但他實際上擅長政務而不是戰爭。
還有與山本五十六合作的南雲忠一,他的官職不小,而且是魚雷專家,優點是謹慎,缺點是過於謹慎。
-
當然,是山本五十六,但當他被暗殺時,美國和日本在索羅門群島沿線處於激烈的僵局,這並不是二樓所說的絕對失敗。 戰區的制空權最多是5,5 kai,當時的布干維爾島完全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下,而美國人最近的空中威脅實際上遠在瓜埠島的亨德森機場,所以如果是一般檢查,就沒有危險了。 不過,山本作為日本海軍司令,也是日本最負盛名的將領,前來視察還是有很大的風險的,主要是因為擔心途中遇到意外,畢竟從日軍前線的拉包爾到布干維爾島有700多公里,這段距離上沒有其他中途島嶼, 而飛機一旦出事根本無法獲救,從海上起飛更是險大,不僅擔心可能的空中威脅,還擔心美國潛艇的威脅。
而且,山本五十六居然要從布干維爾島調船去前線視察霰彈地、蒙達等地,所以風險太大了,很多日本將領都反對,但最終還是攔不住。
大家基本上都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麼,日本的電報被美國截獲破譯,從瓜埠島起飛的18架遠端P38戰鬥機在布干維爾郊外成功攔截了山本56的飛機,山本墜毀身亡。
-
是山本五十六,他是日本聯合艦隊的第 26 和第 27 任指揮官。 他策劃了著名的偷襲珍珠港戰役,並發動了太平洋戰爭。 他去世時被授予海軍上將軍銜,並被追授元帥頭銜。
-
山本五十六歲,軍銜為海軍上將,或日本聯合艦隊司令。
-
當時是山本五十六,當時日本的戰敗已經決定,估計山本是故意求死的。 那樣的話,日本人已經沒有制空權了,美國已經破譯了日本的秘密電報,他們還在飛到前線視察,肯定是在自取死! 他在從拉包爾到布干維爾的巴拉爾76公里處被美軍攔截。
-
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日本海軍擁有12艘戰列艦、10艘航空母艦、20艘重巡洋艦、17艘輕巡洋艦和130多艘驅逐艦,組成了10個艦隊。
在12艘戰列艦中,金剛級有4艘是由戰列巡洋艦改裝而成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服役,扶桑級和伊勢級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建造並投入使用的,戰時已經服役了近30年,艦長, 而且已經無法與當時的英美尖端戰列艦抗衡,長門級建造於1920年代,艦齡相對較短,在12艘戰列艦中,只有大和級是丸-3案中最新服役的新型戰列艦。
在10艘航母中,“赤城”號和“加賀”號是由巡洋艦和戰列艦改裝而成的,飛龍級的兩艘是中型航空母艦,兩艘翔鶴級是為丸-3號新建的,這六艘航母是主力,代表了日本海軍航空母艦建造的最高水平, 而且它們的速度、承載能力、噸位都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其餘的航母都是輕型航母或改裝的航母,而不是主力。
在20艘重巡洋艦中,最先進的Maru 1號是由輕巡洋艦改裝而成的,古高階和青葉級建於1920年代,噸位偏小,火力不如其後繼者,妙級和高尾級是典型的條約型重巡洋艦, 是日本海軍重型巡邏隊的骨幹,具有出色的炮兵作戰能力。Tone級是日本海軍航空巡洋艦的首次嘗試,可以攜帶五架海上偵察機。
在17艘輕巡洋艦中,除春節張級外,其餘16艘均為5500噸級巡洋艦,雖然是輕巡洋艦的主力,但服役時間長,作戰能力大幅下降,難以承擔高強度的戰鬥任務, 而且設計理念已經過時了。
在以冬木級、揚衍級為代表的130多艘驅逐艦中,它們著重加強炮兵和閃電戰能力,參加日本海軍戰前制定的逐漸衰落的攻擊邀請作戰,但防空和反潛能力較弱。
-
艦隊航空母艦(包括輕型航空母艦)實際建造
寶翔
赤城縣
加賀縣
龍城
蒼龍
飛龍
Shokaku(翔閣酒店)
瑞閣
雲龍
天城
葛城
笠木
麻生太郎(ASO)。
生駒(生駒)。
大鳳
信濃
翔鳳
瑞穗
龍穗
千歲
千代田
由商船改裝而成的航空母艦。
日代
純洋
太陽
雲鷹 (UNYO)。
中洋
新陽
海陽
二戰期間,日本沒有趁機進攻蘇聯,首先是為了避免將兵力分散在兩條戰線上,以利於在南線集中兵力。 其次,因為蘇維埃國家太大,與蘇聯開戰後必然會陷入僵局,而且要打很長時間,不像南線國家比較小,可以速戰速決,可以乙個接乙個地占領, 完成目前的戰鬥任務難度要小得多。簡單地說,南線國家比蘇聯更容易打仗和占領,日本不得不考慮自己的持續作戰能力。 >>>More
第一次世界大戰更加激烈。 毫無疑問,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是世界第一,二戰中的德軍並不比蘇聯好,戰前的紙面實力也不比法國強(法國的戰略失誤是後話了)。 海軍,世界第二海軍,第一英國,可以比起差距。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