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鵪鶉養殖技術包括選址、品種選擇、孵化場管理等。
1.選擇乙個地方蓋房子。
鵪鶉養殖時,選擇在安靜、方便、光線充足的地方建造鵪鶉舍,按照平地的方式建造鵪鶉舍,高度不宜小於2公尺,頂部應鋪有橫樑,並安裝相應的裝置調節溫度,防止老鼠, 蛇和其他天敵進入圍欄。
2.選擇品種。
選擇活潑健康、羽毛光滑、眼睛深邃、體型適宜的鵪鶉幼苗,根據繁殖方向決定品種,例如,當用作雞蛋時,可以培育白羽鵪鶉或龍城鵪鶉,按照雄雌比例3:1進行配色,保證雌鵪鶉的受精率。
3.孵化管理。
雌鵪鶉在繁殖期交配後進入孵化期,選擇表面無雜質、斑紋分布均勻的蛋作為孵化蛋,期間應保證圍欄內溫度在15度以上,環境濕度不低於78%,7天後即可孵化。
鵪鶉如何繁殖
繁殖季節為5月至7月。 通常在到達繁殖地後不久,雄性佔據該區域並開始求偶和鳴叫,雄性具有攻擊性,尤其是在繁殖期間。 雄鳥和雌鳥不形成固定的配偶關係,而是在乙隻雄鳥中有多個雌鳥,因此雄鳥在繁殖過程中經常為雌鳥而激烈爭奪。
它築巢在平原草地、農田邊緣以及貧瘠山坡上的草和灌木中。 巢多由雌鳥在地面上的天然坑或地面上的淺坑組成,內坑內填充乾燥的細草莖、草根和草葉。
巢的大小直徑為10-15厘公尺。 5月初產卵,每窩7-14枚,淡黃褐色、淺褐色、黃白色或深灰白色,有黑褐色、橄欖色或黃褐色和紅褐色斑點; 卵的大小分別為21-24公釐和28-30公釐; 雞蛋重量為5-7克。 雌鳥孵蛋,在孵化期間雌鳥非常喜歡築巢,有時人們不會在它們面前飛翔,潛伏期為17天。
小雞是早熟的。 在孵化後的第二天,它們可以跟蹤親鳥的活動和覓食。
-
鵪鶉養殖技術主要以幼鵪鶉管理、飼料管理和日常管理為基礎。
鵪鶉 如今,中國的農業非常廣泛,農業相對簡單。 然而,養殖鵪鶉在其生長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飼養管理方法。
尤其是在戰爭初期。 幼兒期相對較弱,管理不當會導致死亡,降低和影響經濟效益。
一、小鵪鶉管理開碼。
鵪鶉體型較小,不穩定,鵪鶉受濕後不易控制重心而造成跌倒,有時還會被稍大一點的鵪鶉踩踏,所以要分批餵食水,如果可能的話,可以配製適量的水杯,避免濺濕,讓他休息1-2小時後再把鵪鶉放進育雛室, 然後餵食飲用水,並注意水溫的控制,餵食時,早上的轎車要加熱消毒,然後控制每只鵪鶉都能喝水。
2.飼料管理。
幼鵪鶉可以在破殼後一小時內餵食,第一次喝水後約 4 小時。 幼鵪鶉破殼後可在適當的時間餵食25-27小時。 第一次使用煮熟的雞蛋或玉公尺粉。
作為食物。 幼兒的初始飲食很少,因此有必要控制劑量,以防止浪費飼料。
給蹣跚學步的孩子餵食,讓蹣跚學步的孩子自己餵食,並確保每只雛鵪鶉都能獲得飼料。 適時可對殘餘飼料進行清理,防止幼鵪鶉在飼料變質後攝入,導致鵪鶉腸道疾病,影響繁殖效率。
鵪鶉到達飼養階段後,我們將鵪鶉轉移到飼養籠進行飼養。 在轉移群體之前,請確保飼養籠盡可能靠近以前的生活環境,以防止鵪鶉無法適應環境。
3、日常管理。
1、籠子應經常清洗,及時清除糞便(每天清除糞便一次,至少每兩天清除一次),並經常刷食槽,防止汙染、受潮,保持乾燥衛生。
4日齡鵪鶉經常表現出逃跑的野性,餵食和餵食時一定要小心,防止飼料被撿起濺到,防止飲用水弄濕絨毛。
3、鵪鶉餵食40天後可上籠,產卵時適應籠養環境,冬季做爐子,溫度保持在16°C以上,夏季保持良好的通風,防止中暑降溫。
4、產卵期應有足夠的光照,天黑後可補充光照4小時左右,雌鵪鶉產卵時間一般為下午2-4點,6點結束,應隨時撿起產卵,防止啄食和踩踏。
5、勤於調節和檢查室內濕度、溫度、光線和通風情況,防止各種啄食、應激、動物傷害、鼠害和煤氣中毒。
的發生次數。 6、定期稱量檢查羽毛的生長情況,並做好各種記錄和統計報告。
-
1、勤洗籠,清除糞便(每天清除糞便一次,至少每兩天清除一次),防止受潮回流汙染,經常刷食槽,保持乾燥衛生。
在4日齡時,它經常表現出逃跑的野性,在餵食和餵食時要小心,以防止飼料被撿起和濺到,並防止飲用水乾涸和弄濕絨毛。
3、鵪鶉養殖40天後可上籠,以適應產卵時的籠養環境,夏季保持良好的通風,防止中暑降溫; 冬季應搭建爐灶,溫度應保持在16°C以上。
4、鋪設期間應有充足的光照,天黑後可補充光照4小時左右。 雌性鵪鶉通常在下午 2 點到 4 點產卵,下午 6 點結束。 隨時撿起雞蛋,防止踩踏和啄食。
1、池塘條件:池塘水面不宜過大,適宜水面1 2畝,水深1公尺,並有完善的排水系統和曝氣系統; 池塘底部略有坡度,無滲漏,並修復了防逃逸設施。 放養前,必須清理池塘(乾法)清除雜物和雜草,以免在池塘內留下敵人和病原體,每畝水面用150 200公斤生石灰消毒。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