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命平等的論文,以及關於人平等的論文

發布 教育 2024-04-16
3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構圖上的平等是最美麗的。

    同樣,美麗的光束詭異耀眼,螢幕上出現的是乙個不合標準,肚子微微凸起的女鼓手,也是年紀較大的一方,她一直走在鏡頭前,與其他鼓手一起行進,一邊背對著身體敲鼓。 他們把心跳得厲害。 強烈的心跳聲在雅典奧運會上迴盪。

    這是第28屆雅典奧運會開幕式上的一幕,身材不那麼標準的女鼓手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我的記憶中。 我突然想到,以我們中國人的習慣性思維,為什麼這麼重要的開幕式,在開幕式的第一幕,這麼重要的時刻,這麼重要的位置,第乙個出場的是乙個年紀大了又不漂亮的女鼓手?

    看看隊伍裡的其他鼓手,天哪,高矮的,胖的和胖的,瘦的和瘦的,不均勻的,像一支臨時組建的軍隊,無論年齡還是外表,只要鼓聲彈得好。 奧運會上的合唱團也是如此,我們看到的是充滿情感的歌手,而不是像制服儀仗隊一樣的木偶。

    不管是小學生還是大人,都不能僅僅因為他太高、太胖、太老、太瘦、太矮,就剝奪他參加公共活動的權利。 體育最根本的精神是平等和參與。 人人有權參加比賽或表演,雅典奧運會開幕式充分體現了這種平等精神。

    不長得漂亮的女鼓手,乙個個敲擊著胸前的鼓,表情是那麼專注,彷彿人與鼓融為一體。 她專注於鼓的方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有一種獨特的美感。

    幾千年的“節制”影響了中國人的審美,特別注重同樣的一致性,往往忽略了獨特的美。 看著西點軍校的美軍校士兵們,高高矮胖瘦瘦黑白,排成一隊進行操練,顯得很自然,不像我們,總是按大小排列。 “適度”就是沒有特色,每個人都像千面兵馬俑,長得很像。

    究竟什麼是美? 美不是“平均”,美不是“相似”,美是獨一無二的,美是不尋常的。 更重要的是,平等的態度,給不同年齡和不同形象的人同樣的機會。

  2.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給你一篇文章,看看人們是怎麼寫的,然後根據你自己的靈感,在《如果你給我三天的光》中寫海倫。 凱勒用文字描繪了他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這讓我感動了很久。 今天,我又讀了一篇描寫盲人內心世界的文章——《感動的春天》。

    文中的小女孩第一次親手摸到了蝴蝶,用自己的心第一次領悟了飛翔的概念。 看完這段文字,我想了很久:靜靜看不見這五彩斑斕的世界,但她卻有著非凡的靈性,居然抓住了這只蝴蝶!

    她是怎麼做到的? 她是如何在黑暗中度過她本應幸福快樂的童年的?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她,我花了半個小時去體驗。

    我輕輕地閉上了眼睛,這個動作似乎把我扔進了乙個黑暗的洞穴。 我很無助,總以為我會撞到什麼東西。 我幾次想睜開眼睛,但被理智阻止了:

    我們普通人,閉上眼睛,只要睜開眼睛,就能再次看到這個多彩的世界。 但要想安靜,這樣的瞎子無論如何都看不見這個世界! 在體驗過程中,我幾次撞到桌椅,差點把碗打碎。

    我終於意識到,安靜地熟悉這個世界是多麼困難,我經歷了多少痛苦! 半小時後,我睜開了眼睛,彷彿在乙個黑暗的洞穴裡找到了出口,找到了光明。 突然,我又明白了:

    殘障人士不僅不比我們正常人差,而且還有一種比我們更優秀的品質:勇氣! 正是因為他們的勇氣,他們才能勇敢地面對這個世界。

    正是因為他們的勇氣,他們才能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類似的口號,比如“請同情殘疾人”。 我想,雖然我們真的很想幫助殘疾人,但你有沒有想過? 這可能會造成對殘疾人的歧視感。

    朋友們,請抹去心理潛意識——“殘疾人比我們更糟糕”——讓我們翻開新的一頁——人人平等! 因為每個人都是大自然的造物,每個人都是上帝派來人間的天使,每個人都有權利和權利用自己的雙手觸控世界,創造輝煌! 所以請記住,無論你是殘疾人還是普通人,我們都是——都是平等的!

  3.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你可以寫關於動物保護的文章! 體現人人平等。

相關回答
2個回答2024-04-16

失敗是成功之母。

成功“和”失敗“是對立的,如果在數學中,+2 和 -2 是對立的,那麼以此類推,+2 是成功,-2 是失敗。 -2×-2=4。消極就是積極! >>>More

7個回答2024-04-16

生活無處不在,應該像飛鴻踩在雪泥上。

7個回答2024-04-16

學習的座右銘如下:沒有學習就沒有學習的辦法,沒有野心就沒有學習的辦法。 - 諸葛亮. >>>More

4個回答2024-04-16

中國素有“文明古國”和“禮儀之國”的美譽。 因此,誕生於21世紀,我們必須構建和諧文明的社會。 建設文明和諧社會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More

4個回答2024-04-16

可以在頂部搜尋我不知道你想要什麼級別小學、中學、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