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發高燒,突然退燒後對身體造成傷害

發布 健康 2024-03-17
6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病理條件下體溫公升高稱為發燒(也稱為發燒)。 發燒的原因有很多,但更常見的原因之一是由於感染了病原體,例如傳染病。 根據體溫公升高的程度,發燒可分為以下四種型別:

    低熱(38以下)、中熱(38-39)、高熱(39-40)、超高熱(41以上)。

    發燒對人體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 發熱在一定限度內是人體對疾病的生理防禦反應。 此時白細胞數量增加,抗體產生活躍,肝臟解毒功能增強,物質代謝加速,可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這些變化有利於**激素的消除和人體健康的恢復。 因此,在許多急性疾病中,體溫公升高通常表明身體反射良好。 另一方面,體溫過高和長時間發燒會引起患者的一些生理紊亂,例如,由於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可引起煩躁、譫妄、幻覺,甚至抽搐。

    這更有可能發生在兒童身上。 已經證明,當體溫超過41時,體溫調節中樞就失去了調節體溫的能力; 等到體溫達到43,幾個小時內患者就會死於體溫過高。 由於迴圈系統功能障礙,可引起心跳加快,成人體溫每公升高1次,心率每分鐘增加1次,兒童每公升高15次,心率每分鐘增加15次。

    此外,還消耗了大量的物質和能量。 這些對人體不利。 因此,如果患者發高燒,應立即諮詢醫生進行診斷。

  2.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發燒的症狀是用來應對疾病的,突然撤退還真不好。

  3.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作為孩子的母親,你必須經歷孩子成長的過程,從剛出生的嬰兒到苗條,這是乙個艱難的過程。 特別是剛出生的時候,因為寶寶的免疫力低下,經常會生病,出現感冒或發燒的症狀。 那麼如果我的寶寶發燒了,我該怎麼辦?

    這是作為母親必須知道的常識。

    如果寶寶發燒怎麼辦。

    1、寶寶一旦超過度數,就已經算是高燒了,高燒會引起很多併發症,比如高熱驚厥,所以退燒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如果寶寶還是有點熱,建議做物理降溫,用溫毛巾擦拭寶寶,以達到降溫效果。

    2.嬰兒發燒除及時退熱治療外,應到醫院進行常規血液檢查,以確定嬰兒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高燒,然後做正確的症狀。

    寶寶發燒時還應該注意什麼?

    1.建議多給寶寶喝熱水,根據寶寶的體溫變化適當增加或減少衣服。

    2.密切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況,一旦發現寶寶情緒低落,及時就醫,以免耽誤寶寶的病情。

    媽媽是女超人,無論白天黑夜,風雨無阻,寶寶的健康和幸福都是放在第一位的。 因此,作為乙個合格的媽媽,一定要非常了解寶寶的健康狀況。 因為寶寶還小,他們往往容易出現這樣那樣那樣的狀況,除了平時對寶寶的愛之外,這些基本的常識是必須知道的。

    通過以上內容,你知道寶寶發燒怎麼辦嗎? 希望它對你和你的孩子有所幫助。

  4.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給寶寶一些姜糖漿,這個季節寶寶發燒多多是感冒引起的,喝姜糖漿有效果。 還有清淡的奶粉選擇,如樂昌。

  5.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發燒會影響寶寶的食慾。 你必須給他一些更輕鬆的東西。 如果你正在喂奶粉,你可以選擇Genenoan。

  6.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兒童發燒很常見,一般來說,如果你在以下地區,你不能去醫院,只需要家庭護理。 當孩子發燒超過發燒程度時,被認為是高燒,家長應立即帶孩子去看醫生,及時治療發燒。

    一般來說,如果孩子的臉是正常的或潮紅的,可以放心地在家照顧; 如果膚色暗沉,發黃、發青、發紫,眼睛發呆,說明病情嚴重。 當孩子發燒時,家長不要盲目退燒,而應去醫院查明發燒的原因,並根據結果做出相應的決定**。 因為發燒是身體的正常防禦反應,感冒、白血病,甚至其他疾病都可以表現為發燒。

    高燒確實很嚴重,大多數人誤以為高燒不退,腦子就燒壞了。事實上,高溫燒壞心靈與溫度和持續時間有關。 只有當體溫超過42度並持續很長時間後,身體的蛋白質才會開始變性,對大腦造成直接損害!

    對智力和大腦發育的大多數影響是由持續抽搐引起的腦膜炎或缺氧性腦病。 這是由於疾病本身的病程,而不是溫度; 這些疾病大多有高燒症狀(即使體溫低於42度)。 這導致了錯誤的假設,即高燒會燒毀心靈。

    區分兩者的基本方法是看孩子的食慾和活力。 腦膜炎、敗血症等嚴重感染可能導致兒童食慾不振、活動不暢,並可能一直昏昏欲睡,如果腦壓公升高,可能會嘔吐。 因此,當孩子發燒時,家長一定要“注意言行”,一旦發現上述症狀,應立即送往醫院。

相關回答
16個回答2024-03-17

應該有乙個孩子有這種想法。 我去洗澡,馬上把空調開到最大,一覺得熱,就馬上去洗個涼水澡......

13個回答2024-03-17

還是要問問孩子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