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的開通說明了漢朝的外交政策

發布 旅遊 2024-03-19
13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開放和折衷政策。

  2.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聯合西域各國,共同對付匈奴。

    起初,漢朝建立絲綢之路,主要是希望與西域各國結成聯盟,共同對付匈奴,後來發展成為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陸路通道。

  3.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連線中國與地中海國家的貿易路線。

    絲綢之路是指起源於古代中國,連線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陸路商業路線。 在運輸方式上,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始於西漢的首都長安(東漢延伸至洛陽)。

    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經濟、政治和文化交流的主要路線。

  4.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1.絲綢之路的開通,有力地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交流。

    2.對漢朝的繁榮起到了促進作用。

    3.這條絲綢之路仍然是中國與西方之間的重要通道。

    4.中國在國外的經濟文化與塵埃交流中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應該好好利用它。

  5.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1.與西域建立附庸關係,將西域置於漢帝國的勢力範圍之內。 2.設立西域都市保護國。 3.在西域駐軍,保護過往商人。 4.對匈奴人的持續打擊。

  6.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張騫和班超使西域在開闢絲綢之路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為了保證絲綢之路在公路上的暢通,漢朝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設立西域保護國。 西元前60年,西漢建立了西域保護國,負責西域事務。

    從此,今天的新疆地區成為**的管轄範圍,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域護城府成立,絲綢之路的維護工作基本上由帝國護國負責,派遣部隊,建設邊防,提供驛站。

  7. 匿名使用者2024-01-20

    漢朝的對外事務以陸路為主,商品以絲綢和絲綢織物為主。 西漢時期,張騫勾搭了與西域的聯絡,建立了西域護國; 東漢超越西域,重建西域。 自西漢以來,與西亞和歐洲的貿易關係不斷發展,漢朝的政治經濟中心在內地,遠離海洋,只能通過“絲綢之路”與外界隔絕。

  8. 匿名使用者2024-01-19

    特點: 1、從開放到閉關:中國古代的外交政策一般是以開放為基礎的,尤其是在明清時期之前。 然而,在明清時期,它逐漸走向封國。

    2、路線由陸轉海:秦漢時期,對外交流的主要路線是絲綢之路(雖然有海上絲綢之路,但並不佔主要地位); 唐朝發展了對外交通,從海路和陸路推進; 宋元時期,主要是海上。

    3、對外文化交流同步進行:秦漢時期,陶瓷、絲綢織物傳入西方,佛教傳入中國; 唐朝時期,中國與日本、新羅、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經濟和文化交流; 宋代的對外交流以海外**為主,同時傳播中國的科學技術; 明清時期從國外進口大量農作物。

    4、交流形式以和平為主:和平交流:漢代絲綢之路、經濟文化交流; 唐朝以經濟和文化交流為主; 宋朝海外**。

    5、封建社會後期(明清時期),有侵略和反侵略鬥爭:齊繼光同日本侵略者作戰; 鄭成功收復台灣; 康熙皇帝組織了反對沙皇俄國的夜叉之戰。

  9. 匿名使用者2024-01-18

    在政治上,當時邊疆國家大多隸屬於中國,軍事勝利促成了幾個例如:

    軍事實力雄厚,在匈奴戰爭中取得了幾次勝利; 經濟上,國內穩定發達,經濟發達,需要交流; 文化雙方的相互學習; 張建通個人對西域的貢獻; 從民族上講,少數民族需要和平相處,主動與漢族人交往,思想開放。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17

    絲綢之路的開通和對漢代社會的影響:絲綢之路的開通有效地促進了中西兩國的經濟文化交流,也對漢代的繁榮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絲綢之路:在西漢之前,中國絲綢通過西北各民族販運到中亞和印度半島。 張騫出使西域後,漢朝的使節和商人陸續西行,大批絲綢錦緞沿航道不斷向西移動; 來自西域各國的異物也陸續進口到中國。 這條連線中西大陸的陸上大動脈,在後世被稱為“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

    漢武帝後,開闢了與南海各國和印度半島的水上交通線,進行定期交流,這就是“海上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的精髓:

    絲綢之路是西漢為了聯合大越氏族攻打匈奴,派張騫到西域,使漢朝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大量漢代的絲綢和絲綢織物被運到西域,再轉移到西亞和歐洲。 在更大程度上,它是行為之後的民事行為的結果。

    絲綢之路開通的影響和歷史作用:

    “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中國的絲綢織物和冶鐵、鑿井、造紙等技術相繼傳向西方。 西方的毛皮、汗馬、石榴、葡萄等瓜果,以及佛教、魔術、**、舞蹈、雕塑等,也都來到了東方。 絲綢之路是西漢與西域交流的歷史見證。

    絲綢之路也是西漢及以後中國與西亞和歐洲國家之間的紐帶。 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也加強了沿途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的關係,促進了中國西北地區的發展。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16

    絲綢之路的開通,有力地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交流,也對漢朝的繁榮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絲綢之路仍然是中西交流的重要通道,在中國對外經濟和文化交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15

    絲綢之路是張騫在漢代開闢的,為漢朝與西域的交流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條件,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商業通道,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也連線了中原與阿拉伯半島,對漢朝的繁榮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漢代,絲綢之路在商業交流中發揮了作用。 絲綢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徵。 中國古代的絲綢和瓷器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各個國家。

    各國的貨物也沿著絲綢之路流入古代中國,文化與文明的碰撞在絲綢之路的作用下愈發燦爛。

    同時,絲綢之路在文化交流中也發揮著作用。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也非常發達,它們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西方,比如四大發明的傳播。 印刷術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中亞,考古學家在敦煌等地發現了印刷品的痕跡。

    此外,宗教間的交流也是絲綢之路的影響。 如今,各國的文化經濟越來越強大,也是由於絲綢之路最早的發展。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14

    它大力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為促進漢朝繁榮發揮了積極作用。 它擴大了漢朝的領土,加強了漢朝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

相關回答
4個回答2024-03-19

首先,發展背景不同。

1. 絲綢之路:與戰爭一起誕生。 >>>More

12個回答2024-03-19

絲綢之路通常是指歐亞大陸北部的貿易路線,與南方的古茶馬之路相比,西漢的張騫以長安為起點,經過關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達錫爾河與蕪湖江之間的中亞河地區, 以及連線地中海國家的陸路通道。 >>>More

6個回答2024-03-19

衝擊:

1、古絲綢之路開創了東西走廊的開通,構建了龐大的世界交通網路。 >>>More

8個回答2024-03-19

在絲綢之路早期,絲綢還不是主要的貿易材料,大約在西元前15世紀,中國商人進出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購買今新疆地區出產的和田玉石,同時,貝殼等沿海特產,與中亞地區進行小規模交流。 馬匹和其他適合長途運輸的動物也開始使用,使大規模的文化交流成為可能。 例如,單峰駱駝在阿拉伯地區經常使用,具有耐渴、耐旱和耐飢餓的特點,在西元前 11 世紀被用於商業運輸。 >>>More

5個回答2024-03-19

絲綢之路是指西漢(西元前202-8年)張騫使節開闢的陸路通道,以長安(今習安)和洛陽為東起點(有人說洛陽是起點),途經甘肅和新疆,到達中亞和西亞,連線地中海國家(這條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分其他兩條未來以“絲綢之路”為名的運輸路線)。絲綢產品是這條道路向西運輸的貨物中最有影響力的,因此得名。 其基本方向設定在漢代和漢代,包括南、中、北三條路線。 >>>More